APP下载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困扰

2022-11-23刘韦成李文哲方一鸣丁召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直肠

刘韦成 李文哲 方一鸣 丁召

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是慢性便秘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粪不尽、排粪梗阻感及肛门坠胀。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其中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可达2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ODS的发病机制复杂,功能异常、解剖改变及心理因素等都参与了ODS发生,这些因素导致ODS诊疗较为复杂[2]。目前,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参考罗马Ⅳ标准。ODS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饮食及生活方式调节、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及手术治疗。OD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规范化临床指南,导致目前针对ODS治疗效果参差不齐。

一、ODS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导致ODS发病因素大多同解剖异常有关,例如直肠前突和直肠套叠,会阴下降、乙状结肠疝等。临床表现为排便过程困难、排空不完全或需要手指辅助排便等[3]。慢性便秘会导致解剖结构的异常,而异常的解剖会加重便秘症状,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最终会导致直肠敏感性受损和盆底功能失调。ODS的便秘症状还有可能同时存在泌尿系统及女性生殖系统异常,亦与上消化道疾病和心理障碍有关,但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因此,ODS发病机制复杂,曾被比喻为“冰山综合征”[3]。诊疗过程中关注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等显而易见的症状外,ODS病人常伴有隐匿性病变,并且这些隐匿性病变出现的频率可能比之前想象的要高[4]。这使得ODS发病机制更加复杂,导致目前临床诊疗的困境。

二、术前精准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待规范

欧洲共识建议采用标准化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并结合ODS严重性指数评估术前和术后病人症状程度和生活质量[5]。便秘评分量表(constipation assessment scale,CAS)、Wexner便秘评分表 、便秘病人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symptoms,PAC-SYM)、便秘严重程度评估量表(constipation severity instrument,CSI)和排粪梗阻综合征(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评分系统,各有侧重,综合评估病人功能情况和便秘严重程度,便于随访追踪。各类量表标准存在差异,造成了相关研究缺乏可比性。

在短期随访中,手术治疗ODS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直接、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已发表的文章对ODS经肛门手术前的基本评估,尤其是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及选择病人的指标缺乏客观有效描述和总结[6]。很少有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病人的疗效指标。外科医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影像学所揭示的解剖缺陷上,经常忽略与ODS有关的其他可能因素,单独通过手术方式修复盆底某一个单独解剖缺陷,可能反过来导致相邻部位出现功能进一步的紊乱(如经肛门治疗内脱垂可能会导致大便急迫或尿失禁)。因此,仅通过利用手术去矫正解剖缺陷(直肠前突或直肠内脱垂)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相对有限[7-8]。

手术方式可分为经腹手术或经肛手术。经腹手术包括各种类型的直肠悬吊或固定术,其中较为经典的是腹腔镜腹侧补片直肠固定术(laparoscopic ventral mesh rectopexy,LVMR),LVMR虽然具有术后便秘缓解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但是可能会引起盆腔疼痛及性功能紊乱等问题[9-10]。经肛门手术方式包括肛门直肠切除钉合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和Delorme等。STARR术总体有效率及术后总体满意度均较高[11-12]。STARR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出血,其他并发症还包括术后大便急迫和大便失禁、ODS复发、直肠肛门痛、大便失禁和直肠阴道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欠佳。 研究证明Delorme手术的疗效及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也有局限性,常有肛裂、缝合线裂开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这些术式各有优缺点,使临床实际手术抉择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经腹入路复发率低、症状改善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高;经会阴入路则具有较低的并发症。目前,对于ODS的外科治疗效果缺乏高质量或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多为短期疗效研究。

三、ODS非手术治疗效果需要提升

ODS非手术治疗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调节、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骶神经刺激等方式[13-15],短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中远期没有达到良好的疗效[16],目前尚无标准的非手术治疗规范,例如应用时间、方案选择等尚无高质量临床医学证据可供参考。

增加膳食纤维对于轻微症状ODS病人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全球多个慢性便秘指南均推荐将增加膳食纤维作为ODS的基础治疗措施[17-18],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心理问题治疗、腹部和盆底肌肉练习对于ODS病人也有一定的帮助[19-20],但对于顽固性ODS病人,这些治疗措施疗效有限,对于部分严重病人无效。

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ODS的药物,药物治疗对轻中度ODS病人有一定疗效[21],各类泻剂的应用可减轻病人排便的痛苦,但长期应用,会导致病人依赖性,且可能发生结肠黑变病等严重并发症[22]。促分泌剂可加快病人肠道蠕动,增加病人排便频率[23],促动力剂可加速慢性便秘病人结肠运动[24],但仍欠缺关于这些药物长期疗效的报道。

生物反馈治疗已被列为ODS的一线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盆底痉挛型ODS病人[25-26]。研究表明,与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相比,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治疗排便过程中的协同失调障碍[27],生物反馈相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小,可减少药物的使用。但是,对于便秘症状评分较高、直肠感觉阈值高的病人,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较差[28]。

2016年罗马IV指南推荐将骶神经刺激用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便秘[17],但骶神经刺激价格昂贵,同时可能发生局部感染、电极移位和刺激部位疼痛等并发症,且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29]。

四、ODS的手术方案选择尚需规范

目前已有的ODS手术方式包括经肛门和经腹手术方式。经肛手术包括STARR术、TST STARR术、Bresler术、Delorme术等现多被推荐用于治疗中重度直肠内脱垂和(或)直肠前突导致的ODS病人[30]。其中STARR术应用最为广泛,TST STARR术主要应用于肛管内脱垂病人,Bresler术主要应用于直肠前突为主病人。Delorme术被认为是适合伴随大便失禁的直肠内脱垂病人的手术方式[31]。腹腔镜腹侧补片直肠固定术(laparoscopic ventral mesh rectopexy,LVMR)是近年来推广的经腹手术方式,多被推荐应用于直肠前突和/或直肠脱垂导致出口梗阻便秘症状同时合并盆底腹膜疝、会阴下降或子宫膀胱脱垂等解剖异常者[10,32]。

痉挛型ODS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和盆底痉挛综合征,导致痉挛型ODS的病因较为复杂,发明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这决定了其诊断和治疗的困难。临床报道应用过多种手术方式,但疗效都欠佳。目前最常被应用的手术方式是部分耻骨直肠肌离断术,分别有经骶尾后入路、双侧肛门外入路以及经骶尾后正中切口入路等手术方案,其他手术方式包括耻骨直肠肌挂线治疗、经直肠内纵切横缝术、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等[33],但这些手术方式长期疗效尚不确切。目前临床上仍然欠缺一种标准、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痉挛型ODS。因此,痉挛型ODS的诊疗仍然是亟待突破的临床困境。

目前已有较多关于ODS手术方式的报道,但对于手术方案该如何抉择仍然存疑。已报道的每种手术都各有优缺点,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可供参考。此外,由于目前已报道的ODS手术方式研究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和随机对照试验,在评估和比较这些ODS手术治疗方式确切的长期疗效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医学证据可供参考。

五、ODS治疗新方案需要探索

目前已报道的ODS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确定,中长期疗效普遍欠佳,针对ODS病因学、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亟待探索。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作为一种快速、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可通过它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并可能治疗某些疾病,如自闭症、帕金森病等[34]。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焦虑症病人肠道菌群发生一些变化,有研究证明,FMT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35]。我们中心前期研究数据同样发现,ODS病人肠道菌群与正常人存在特定菌群差异,目前已有研究尝试菌群移植治疗慢性便秘[36-37],但在ODS的治疗研究中目前尚未见报道,结合我们中心的前期研究数据,能否将FMT应用到ODS的治疗当中,是值得探索的ODS治疗新方向。

目前,ODS的临床诊疗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为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临床诊治金标准和高级别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据可供医生参考,目前针对ODS临床诊疗仍然存在中长期疗效不佳、病人满意度不高等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目前ODS诊疗中所遇到的难点,为病人制定全面、综合的诊疗方案,不断提高ODS治疗的疗效和病人满意度。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直肠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直肠指检是必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