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信的生成理路、价值意蕴和实践方略
2022-11-23王雨洋刘小会
王雨洋,刘小会
(1.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2.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1]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历史自信”这一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深刻认识,是根源于历史、立足于现实、指引着未来的智慧结晶,是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影响深远的思想总结。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系统考察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历史自信的生成理路
历史自信既是政治话语,又是价值观念,也是思想表达,它的生成与中国人民的物质实践和物质交往密不可分。历史自信是文化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政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深刻系统把握历史自信的生成过程,需要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系统考察中华文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人是社会性存在,也是文化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品格,因此,任何民族的自信首先就是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明历史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首先源于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2]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4]“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3-4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文明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伟大成就:独具特色的汉字,个性鲜明的文化传统,深厚丰富的道德资源,曾经世界领先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兼容并包的宗教哲学,高效稳定的政治制度。中华文明不仅深刻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6]的精神内涵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每个中华儿女最为深刻的文化性格,最为鲜明的精神印记。五千年中华文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
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自信的思想基础。“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7]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来源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把握了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5]9马克思主义在系统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生成方式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系统透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全面呈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力量和革命潜力,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必然会导致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进而建立由自由生产者组成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完整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散发着真理的光辉,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科学思想。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的著作本身就是科学。”[8]德里达指出,“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9]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10]2,他强调,“马克思再次成为一位21世纪的思想家”[10]4,“马克思相信这将会推翻资本主义,这是—个在我看来仍然正确的预见”[10]12。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百年风云激荡中始终坚定自信,勇毅前行,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历史自信的实践场域。历史自信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和科学的思想,更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积极的精神力量作为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1]34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12]690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它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13]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3]9。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有力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团结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抗疫、统筹兼顾,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自信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因此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自信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5]54,“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5]9。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到1926年5月初,全国工会会员增加到120多万人;农民协会组织遍及10余省,会员发展到近百万人”[15]。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七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十万人”[1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军民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17]。解放战争时期,在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了国民党800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抗美援朝战争中“七十多万人组成大车队、担架队”[12]733,“各界人民的捐款可折合战斗机三千七百多架”[12]734。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做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二、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
作为一种科学认知,历史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总结,又作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历史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性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1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历史自信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意义非凡,更对全国人民意义重大。历史自信意味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在实践中生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深刻认同。历史自信所提供的文化和精神上的双重认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建构性的文化理想和持久性的精神动力。历史自信意味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自信,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对中国人民伟大创造力量和奋斗精神的民族自信。历史自信是党和人民在时代变换和风云激荡中保持定力的思想指针,它深刻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体,系统阐述了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完整呈现了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目标的实践路径和现实道路。历史自信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精神力量、领导核心、历史主体和现实路径的自信;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现实中创造历史、在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引。
历史自信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和走向世界。“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是近现代中国面对的一个战略性主题。”[20]真正解决这一战略问题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实践意义得到了完整深刻的阐述,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作用得到了系统全面的呈现。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治国理政的现实实践中,从而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2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而且也推动了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这不仅表现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具有了现代的表现形式,更表现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具有了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和价值根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22]11
历史自信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成就“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13]6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巨大挫折,在这种背景下,思想界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等论调,质疑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正迈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地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巨大成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中国,使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最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终结论”归于终结。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实践成果的同时,也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充分彰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得到深刻诠释,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历史自信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3]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去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进,始终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肩负起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非凡的领导能力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更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屈不挠、砥砺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为中心的文明新形态,是在反思和批判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基础上生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和平与发展的统一,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是批判性和建构性的统一,是反思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智慧结晶,是立足于历史视野和全球关怀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是中国共产党在文明发展形态上对全人类的创造性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4]164的核心内涵为文化根基,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现实基础,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理念,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历史自信的实践方略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1]。
坚定历史自信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1]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所在、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一百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着历史,书写着奇迹,这一切成为历史自信最为深厚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使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都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国,这种世所罕见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的现实基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创造更大的奇迹。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一个没有科学的历史认知的国家和政党,无法形成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是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的根本政治保障。科学的历史认知要求正确认识历史,科学评价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正确评价历史,认识历史,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为历史自信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1]因此,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定历史自信,需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中,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中。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立党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的思想基础、价值旨归、现实路径、政治品格,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史自信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自信,对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和斗争精神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人民情怀的自信,在更深层次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信,这种自信始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奋斗的伟大历程中,这种自信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伟大建党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精神,在创造历史的具体实践中生成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的精神滋养。
坚定历史自信,需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4]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鲜明的道德规范,塑造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建构了独特的个人精神世界和超越性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汤因比曾指出,“中国在传统的文化上,其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和身份印记,其来源于历史,丰富于现实,导向了未来。这种跨越时间的维度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依然有深刻影响,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现在的中国虽然初看上去是全新的和革命性的,但实际上与一个漫长而荣耀的传统联系在一起。”[26]2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思想资源,更提供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华文明“重新发现了其原有的作为一个伟大文明的荣誉和尊严”[26]230,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实践中,也深入到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在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坚定历史自信,需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历史是宝贵的财富,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22]17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多维图谱,其中不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历程和丰富历史经验,也饱含着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呈现出的超越性的时代智慧和思想财富,能够为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现实借鉴。系统全面学习“四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创新性,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对全人类的现实影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恒久价值,才能深刻把握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系统学习,不仅能够树立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的科学历史观,建立以世界历史视野去考察和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大历史观,形成全面多维深入考察历史各个方面的系统思维,更能通过对历史的系统学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在学习历史经验和总结历史教训中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和现实启示,进而坚定历史自信。
坚定历史自信,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历史自信不仅仅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把握,也来源于对历史教训的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11]589,“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5]13。在大革命时期,面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紧急召开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正确的革命方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深刻总结了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确立了正确的革命路线,挽救了中国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管党治党,维护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因此,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