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教育研究

2022-11-23赵合明钱晶晶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基地互联网+

赵合明,钱晶晶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专业对信息化实践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农业发展,各大高校也积极改进教育目标,大力发展信息型农业人才,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类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相关技术与社会实际脱轨等,不利于学生发展。为加强农业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在互联网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进行融合,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信息化农业道路漫长,产学研合作涉及企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同时农业信息化基地建设时间过短,导致我国部分农业教育教学基础薄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合作双方信息交流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

1 高校融合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的意义

1.1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高校的培训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关系密切,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1]。因此,在实践教学与产教学研的融合时,高校可更好地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作为农业类学校,高校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学校应联系企业、政府,了解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才,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相互利用资源,两者保持互利共赢模式,企业即为“产学研教”基地,学校通过企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企业通过学校培养专业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的融合进一步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

1.2 加强教育全面性

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遵循了教育的全面性原则,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培养,保持学生的全面性。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融合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知识与技术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技能,就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企业及市场需求。同时,全面性原则可避开学校开展的简单技能培养活动,当前高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在于育人,防止学生成为工作机器,因此学校需要量化综合素质,在进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同时,教师要遵循教育本质,增强学生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加强学生培养质量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保证学校的长久发展。而在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融合中,学校可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学校与学生、企业、社会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多方共赢。因此,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要控制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符。学校在和企业合作时,不但要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合作,还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吸引企业注意力[2]。

2 当前高校农业“产学研教”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层次不高

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的基地融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合作层次不高,部分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指导”“新产品引进种植”“农业生产工艺改良”等,对农业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探究等投入不足,缺少信息化实践课程,导致我国部分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首先,在融合方式上,部分农业院校参与企业的技术转让和委托技术开发项目,主要融合方式为企业出技术支持与资金,高校出人才支持共同探究项目,项目结束后合作结束,待下一个项目来临时再重新进行磨合,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一般以“短平快”为特点,同时需要获取政府关注获得相应合作资金;其次,在融合内容上,一般以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单项技术,较少进行全套技术的开发,同时学校对企业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合作没有足够重视;最后,融合规模上,一般通过学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点对点”合作,合作规模较小,未形成系统体系[3]。

2.2 信息交流不够

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的形式决定了参与的单位与部门,因此要加强产学研教的有机结合才可发挥作用,而在结合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交流只是流于合作形式,没有实质的探究及决策交流,各利益相关方对消息进行封锁,只顾增加项目任务,缺失对彼此之间的信任、协调,不利于整体发展。如:部分学术单位座谈会中,多数企业只探究共性技术,缺少对核心技术的分享,这种产学研的融合性质不清晰,内涵不足,可操作性不大,浪费了人力物力,未认识到融合的本质,出现信息交流不足的现状。

2.3 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

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融合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融合各主体积极性并不高,导致融合效果不完全。首先,政府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干预过少,没有发挥较大作用,导致学校成为融合主体,难以与各企业进行融合;其次,企业认识不到融合的重要性,不愿意花费资金、技术培养学生,导致融合仅流于形式,企业不认可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只为学校提供用人标准,不参与人才培养,导致学生失业现象严重;最后,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足,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3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加强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

3.1 确立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成正比,而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模式,需要多个主体相互配合,发挥出每个参与主体的价值[4]。首先,政府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融合方向进行调节,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对相关大数据进行收集,同时对人才进行整合,得到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和学校进行定位,保证学校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其次,学校要根据政府提出的市场形势、用人标准与自身特点寻找合作企业,保证学生发展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与能力需求,设置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保证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以以人为本为教育理念,应用计算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多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成为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知识点的运用与应变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农业专业教育中,要将学生的实践任务进行细化,针对不同的岗位培育制定不同的计划,使学生凭借自身实践行为探索理论知识,校内教师要提供专业意见,加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形成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3.2 整合校企资源平台,加强融合

在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过程中,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如:在企业内部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学校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挂职等,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补。但实际情况下,由于校企合作在融合过程中出现配套待遇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全面等问题,存在学生进不了实训基地,教师不愿参与校企合作形式的产学研融合,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兼顾企业利益与学校要求,需要整合校企资源平台,应用互联网对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进行分析整理,以地方为单位成立专业性职业集团,将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按照学生专业及学生特长进行划分,加强学生学习技能能力,使企业接受学生,而不是作为劳动力进行补充,让企业及学校感觉出回报,进而建立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的有效措施。

3.3 积极开展实践,推进地方脱贫

为加强校企双方协同发展,应用新技术进行开发,农业类专业院校可与相关农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如:在施肥课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智能施肥系统中的生产、维护和农民培训技术带入实践课堂。首先,可实现课内外的“全融通”,强化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同时将项目延伸到脱贫攻坚策略,促进学生的工匠精神、企业服务等职业文化的培养;还可创新课堂文化,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学习环境,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要共同进行生产、调试等工作。其次,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间上的“全沉浸”。加强学生的实践行为规范,保证学生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工作,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加强其知识储备;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产品服务能力,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校企合作创新产品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最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展校内、校外的职业培训,推广农民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及智能化生产[5]。

3.4 加强实践基地文化建设

在进行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要弘扬农耕文化,积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进而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发展。首先优化校园规划建设,突出办学底蕴,学生在学习综合技术的过程中,要感受到传统农业的智慧与现代农业的科学性;此外开展文化活动,活动中凸显农味、趣味,培育学生的农业情怀。

3.5 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媒体矩阵,加强互联网建设思想,通过微平台拓展农业教育渠道,进而加强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进行学习,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推动课堂革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教”基地融合是我国农业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道路,关系到我国社会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将其当做一项长期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通过多方面努力,将“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到学生的实践学习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农业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产学研基地互联网+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