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献古籍传承与文化自信
2022-11-23蔡乾涛
陈 峥,蔡乾涛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中共萍乡市委党校,江西 萍乡 337000)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其完备与丰富的程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而没有中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有着从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碑刻石经到书写在竹木简、纸张上的汉字系统与整理文献古籍的传统。优秀文献古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缔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先民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记载了中国数千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历史记忆与知识体系,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治国理政智慧,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底气和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一、优秀文献古籍的保护与传承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发达的文明,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虽经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但保存下来的文献古籍仍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2000余家公藏机构珍藏的汉字文献古籍就有20余万种,超过5000万册(件)[1]。而民间收藏的大量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还未统计进去。这些文献古籍记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折射出刚健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和中国人的宝贵精神家园。
(一)优秀文献古籍的主要类别
对于丰富的文献古籍,古人有一套按学术渊源与著述流派制订出的图书分类法。西汉刘向、刘歆等首创“七略分类法”,西晋荀勖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后世学者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仅《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就收录了历代典籍一万五千多种,而现存于世的古籍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经部文献居于四部之首,居于核心地位,主要收集儒家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观念、仁爱思想、礼仪观念、法天敬祖思想、中庸之道等,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史部主要收集了古代史书及典章制度和地理方面的书籍,包括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史钞类、别史类、载记类、地理类、纪事本末类、传记类、政书类、职官类、目录类、史评类等。子部主要收集了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古代科学技术书籍,除儒、道、法、兵、农、医等各家著作外,还有天文、术数、杂家、类书、小说家、谱录、释家、军事、法律、教育、农学、医学、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诸多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百科知识和科技文化的宝库。集部主要是古典文学著作,主要有楚辞、别集、总集、小说、诗文评、词曲等类别。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内容丰富,体例严谨,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这一庞大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繁荣发达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之巨大贡献的重要证据。
(二)文献古籍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式
中华文献古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而传承至今,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同古人始终重视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有着直接的关系。
1.公私藏书
从古籍文献的所有者来划分,中国古代藏书有官方、私家、书院及寺观藏书等四类,其中以官方与私家藏书为主。
中国古代官方藏书始于商周,政府专设收藏甲骨文献的“龟室”,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史官称“贞人”。周代设“守藏室”,汉代后官方藏书场所有“观”“阁”“库”等称呼。清代阮元说到:“《周官》诸府掌官契以治藏,《史记》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藏书曰藏古矣。……汉以后,曰观,曰阁,曰库,而不名藏。”[2]376-377官方有规模的藏书始于汉代,秦代文献典籍遭受空前的大浩劫,刘邦攻克咸阳后,萧何抢救出一批典籍。汉武帝曾下诏大征天下图书,以致“百年之间,书积如山丘”[3]732。此后历代承袭汉制,有损有益。明清设立皇史宬,负责收录保存皇室档案史册。清代官方藏书达到鼎盛,著名的藏书楼主要有乾清宫、皇史宬、昭仁殿、武英殿、文渊阁等,征集了大量的民间图书文献。
中国私人藏书历史悠久。隋唐时,京都等通都大邑集中了大量私人藏书家。宋代时藏书家名家辈出。明清之际,私家藏书楼层出不穷,以浙江范氏天一阁与项氏天籁阁、江苏徐乾学传是楼与钱谦益绛云楼等最为著名。清代时期,浙江杭州丁国典藏书楼、浙江湖州归安陆氏皕宋楼、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海源阁,合称四大私家藏书楼。
2.刊刻发行
刊刻书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李洣云:“古代卜吉以龟,货贝亦以龟。故其契龟削甲,实为文字鼻,又即刀刻先河。”[4]337-338“契龟削甲”即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下迨商周之际,沿而未改”[4]289。至春秋战国时期始以钟鼎、竹简代之,秦汉后书籍皆以手钞。隋朝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书籍刊刻的效率。陆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敕废像遗经,悉令雕版。”[2]369此系中国印书的开始,其后书刊印刷业发展十分迅速。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考证:“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5]104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书籍刊刻发行始成规模。元明清时期,图书刊刻的传统被继续发扬光大。为推动图书刊行与文化传播,清末张之洞大力倡导:“凡有力好事之人,若自揣德业、学问不足过人而欲求不朽者,莫如刊布古书一法。”[6]9975此言一出,“海内刻书之风几视乾嘉时相倍”[7]23。
时至今日,图书古籍的出版已为现代印刷技术和电子书籍所取代,与古代刊刻相比效率提高了无数倍,而且书籍阅读与携带更加方便。但数千年来古人着力于图书刊刻,不仅促进了文献古籍保护与文化进步,而且推动了无数新书的面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中华文明广泛传播于四海,泽被后人,利在千秋。
3.编纂汇集
古人保护和传承古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编纂类书和丛书。类书是指将同类或多类文献资料按照类、韵、字等加以编排分类,以供人检索的工具书。丛书是指选择若干种书籍编为一套,在一个总名称下刊印的书。三国时编纂的《皇览》是中国最早的类书,其后类书层出不穷,如唐代有《北唐书钞》《艺文类聚》,宋代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其中明代《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共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成一万零九十五册,共约三亿七千万字。[8]347清代编纂了《四库全书》,全书共计三万六千余册,著录书有三千四百余种,七万七千余卷,存目书有六千七百余种,九万四千余卷,两者合计,为书一万余种,十七万余卷。[9]2391
二、优秀文献古籍传承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指出:“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10]保护与传承好优秀文化典籍,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社会规律与认清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巨大的时代价值。
(一)传承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主要载体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越是古老悠久的文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容易随着时间流逝而渐于湮灭,而物质文化遗产则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或因人为原因而消失。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而没有中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整理文献古籍和“易代修史”的优良传统,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文献古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历史依据。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文献古籍不仅完整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史,也将中华文明成果展现在今人眼前。从发展过程看,现存文献古籍在历史上经历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艰难过程,这是无数文人学者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披沙拣金的结果。文献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个性与民族品格,也在一代代中国人对文献古籍的传读中得到继承,并在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中继续发展。
(二)弘扬求真务实治学精神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11]119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及精神脉络大多以文字的形式镌刻在历代的文献古籍中,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历史脉络与精神特质的重要介质与基础,蕴藏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文化智慧与共同历史记忆,积淀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标识与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之精神与灵魂。
现存文献古籍是古人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对大量文献古籍特别是同书异本文献进行品鉴和校勘的结果。古代士人学者都有对前代典籍“广勘异本,则善而从”[12]81的学术传统。官方对文献的整理大都是通过官定正本的形式,向天下颁布内容权威的版本。私家校勘为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首创,其风绵延至今,其校书理念正如晚明文学家李维桢在《范文正公集补遗跋》中所言“校书犹扫落叶,随扫随有”[13]1431,因而延续不断。这种历代继承并发展的校勘行为,从表面看是文人学者力图恢复古籍文本的旧貌,实际上是他们在学术上无止境刻苦探究事物本原的精神。我们今天在受益于古代学者校勘成果的同时,也耳濡目染地接受了他们严谨治学精神的熏陶。从这方面来说,当前大力提倡的正本清源与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也正是经由古代学者在传承文献古籍的过程得以弘扬至今。
(三)培育全民阅读社会氛围的有力保障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进入新时代,深入推动全民阅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文献古籍不仅有益于人们增智、养性、励志和立德,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品位、增长素质和改变人生价值。中国古代就不乏“负薪挂角”“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等刻苦求学佳话和“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社会共识。文献古籍的传播是全民阅读社会氛围培育的基础。中国文献古籍除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外,还给我们带来了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给人们以丰富多彩的知识体验。当前,阅读推广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到各阶层群众极大喜爱,而文献古籍以其强大审美价值和独特文化艺术魅力,对培育全民爱书、读书、藏书的社会氛围,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优秀文献古籍传承与新时代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文献古籍浩如烟海,是人类最为庞杂浩大和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传承。对流传于世的优秀文献古籍的整理与传承,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命脉延续的一件大事。优秀文献古籍所蕴含的厚重文化精神,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进入新时代,优秀文献古籍传承对坚定文化自信显得更为重要,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与维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组织大量人力,花费极大财力物力对文献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整理,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意义十分重大,也为今天推进文化自信打下了扎实的文献基础,并提供强大助力。在思索文化自信这个重大课题时,我们应注意到,“当代中国文化虽然有现代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却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这一根本和根源”[14]。流传至今且保存完好的优秀文献古籍,完整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对文献古籍进行文本细读,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为当前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基本之策与应有之义。如药学家屠呦呦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5]67药方的启发,最终研制成功治疟良药青蒿素,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新冠肺炎暴发之初,中国决定在武汉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集中收治患者。两所医院的命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火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之一,最为著名的火神为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晋郭璞的注解写道:“祝融,高辛氏,火正号。”[16]120中华先民自发明了火,就知道火能够灭毒,祛除食物腥臊恶臭,预防疾病。《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7]271湖北乃古楚之地,在楚文化传说中,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而新冠病毒惧怕高温,火神正好能驱瘟神,于是“火神山”之名由此而生。雷神是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相传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16]120明王淮诗《张道玄天师画降龙图》曰:“雷神伐鼓云扬旗,火鞭乱打列缺驰。”[18]20可以看出,雷神的特点是“鼓”,即激励、使人奋进。两所医院的命名,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鼓舞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坚定文化自信。这是对文献古籍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呈现。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文化层面来说,美好生活既包括了人们对理想与信仰的不懈追求,也包含了对文化的需求。近几年,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再加上疫情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冲击和影响,导致相当多的人产生思想迷惑和精神苦闷,十分需要精神安慰、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中华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秀传统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其所蕴藏的精神财富在今天完全可以用来润泽人们的心田,减轻人们的学习、工作与抗疫压力,厚实人们的精神境界与内心世界,从而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其中的精华,使之深入浅出而不呆板无味,能让人们愉快地接受与产生积极的效果。植根于丰富的古籍文献,从中提炼出更多确凿而生动、鲜活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的“家风建设”为例,家风建设在历史上就得到极大的重视,在今天依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9]从历史和现实看,家风建设有多个维度,但优秀传统家训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家训,历经数千年发展与积淀,保存下来的单行本家训数不胜数,而分布于各种族谱和家谱中的族训家训更是数量惊人。这是古人修身齐家和教化族人家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背后有无法计数鲜活动人的家族故事和育人案例,其所蕴含的家风经历了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到今天仍老而弥新,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和共同精神财富,在当前依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因此,继承与传承优秀文献古籍,不仅能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精神动力与智慧支持,也能为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贡献。
(三)海内外中华儿女达成文化共识的精神纽带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比以往更加频繁与快捷。文化是各个国家与民族立于世界的精神根基。但民族性与世界性二者素来就不对立,更不相悖,而是互为动力和互相促进的。在历史上,中华文化中注重家庭的伦理观念与关心家人的生活方式,对先人的追忆和对历史的共同追忆及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大多通过汉字系统与文献古籍影响至今,使得中国人无论居住在何地,都能通过文献古籍唤醒民族记忆。
中华文化存在着强大的包容性与极大的开放性,不仅具有“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包容特质,还由此而产生了推己及人的“仁”,尤其认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经验总结与民族生存之道。文献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保护、整理与传承文献古籍,不但有助于国内社会各阶层更好地求同存异,促成全社会形成更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且对引导海外华人华侨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意义十分重大。
文献古籍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光辉历程,镌刻了华夏先民的伟大创造,赓续着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与精神血脉,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保护和传承好优秀文献古籍,既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和雄厚基础,也是当前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如何使蕴藏在文献古籍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先进的思想智慧与有用的历史经验为当前所用,并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新时代发展相协调,是我们今天应当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进入新时代,我们理当在保护与传承优秀文献古籍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其时代价值,在提升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和在具体实践中有因有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文献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中绵延不坠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