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仁”在高校辅导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2022-11-23何映红单洪勰

山西青年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亲亲仁爱美德

何映红 单洪勰

1.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山东 济南 250103;

2.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仁”是儒家的核心伦理学概念,孔子将“仁”这一概念提高到至高的高度,孔子之“仁”并非一种德目,更不是规则伦理学范畴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接近西方美德伦理学范畴的关于个体的品格与美德的概念。孟子将“仁”列为“仁义礼智”四德之首。汉儒董仲舒将“仁”列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首。而新儒家非常重视“仁”的概念,同时对“仁”的理解也更接近于孔子。程颢提出“义、礼、智、信皆仁也”(即认为四者为“仁”这一根本原则的具体化),朱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包四德”的观念。自孔子以降,历代儒学主流学派壹是皆以“仁”为本,由此足见“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之重。

一、仁爱之谓

“仁”这一概念首先是被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伦美德被孔子所提出。从这一意义上的“仁”包含了两层内涵:一方面“仁”是协调人伦关系的一种美德。所谓“仁者爱人”,“仁”字从人,从二,意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另一方面“仁”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个体的美德境界。只有完全具备“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的人才可谓之“仁”。而在孔子之处,“仁”这一概念既不是一种德目,也不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品格与道德境界,而是一种关于人的最高的美德概念。

二、仁爱的价值意蕴

(一)仁是人的根本属性

儒家认为“仁”作为一种美德是人所独有,而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孔子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仁”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德,是人区别于鸟兽飞石的根本。如果抽掉了“仁”,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必将沦为霍布斯笔下与鸟兽无异的人人相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人也必将沦为没有灵魂的空虚的外壳;另一方面失去了成天地之“德”的为仁之人,世间万物必将失去温度与灵性。在这个意义上,“仁”是一种古代东方式的人道主义。其次,“仁”也意味着把“人”看成作是具有人格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即不论其阶级或地位高低(哪怕是奴隶)也应该看作是一个“人”,而非与禽兽相提并论的牲畜或与牛马等价的劳动工具。因而,儒家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二)仁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体

“仁”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为何?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人处于“天-地-人”三界之中,天地之间之所以需要“人”,是由于天地之间需要“德”,世间万物乃天生之、地养之,奈何天地所生养万物空有其体而无其心、无其魂,以之德,则世间万物方有温度,何以其德?人承天地而予之。仁作为人之美德的最高之德,也由此成为了人之存在与价值的依据。意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生万物而世间不免缺失温度与灵动,天地又生“人”,人承继天地之大德(天道)而衍生出“人之德”(人道),人之德(人道)之最高美德即“仁”,人施行“仁”,亦即在施行德(即行人道),行人道即是承天道、顺天道,人行人道以间接行天道,使得人与天地合一。天地生万物行大德,而人替天行道施德于万物,万物因德合为一体(始有万物一体也),万物遂有生机,人依德(德依“仁”)而赞天地之化育,因之,人成为与天地共立于宇宙之一极。

三、“仁人之爱”在高校的实施路径

(一)仁以爱生

1.等闲视之——将每一个学生看作平等的人。将“人”看成是“人”,是“仁爱”的内在要求,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被看作是与牛羊无异的劳动工具,而孔子却超越时代限制平等的将奴隶看做人,这是仁爱之意中的先决条件——平等。在新时代,当然已经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之奴隶,但是仍然存在着马克斯· 韦伯所说的权力、财富、地位的差异所导致的社会分层,将“人”看成是“人”,意即刨除这种外在的不平等,将人看做平等的主体。“康德把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尊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手段所包含的意蕴是,人或他的人性有着绝对价值。同时,把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尊为目的本身或自在的目的,同样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是平等的。”[1]

而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是平等的,这意味着:一方面师生之间在地位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只有角色职责之分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差别。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平等视之,而非高高在上的俯视之。另一方面则是学生间地位的平等,学生之间有差别但不应该有人格上的优劣、高下与分层,高校辅导员不应以学生个体或家庭社会资源的差别而在人格上区别对待。同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儒家的仁爱不是单纯讲求程序正义之平等而不讲求结果公平的平等,而是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基于效果公平与程序正义的双重原则,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坚持程序上的正义平等与结果导向的结果公平相结合,既重视程序与过程,也要重视结果。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看做具有理性的主体的人。将人看作是目的而非手段,看做是有理性的作为主体的人。这是孔子强调“仁者人也”,从而肯定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应有之意。康德说“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须服从这样的法则,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他们自身就是目的。”[2]而且“普遍必然性的形式命令(绝对命令)内在蕴含着一种至上的或终极性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人性,或人本身。任何一个人,更一般地说,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绝对价值……有理性的存在者被称作人,因为他们的本性已经使得他们自身作为目的而存在。”[1]

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视作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理性人和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个体。对学生应该具有天生其材必有用的敬材之心和助人成人的哺育之心。每个学生自有其成长成才的潜能,从客观技艺上,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教育中具备慧眼识才的胜任力;从主观态度上,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主动识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一双识才的慧眼和主动识才的意识,坚持育人之长、补人之短,教学相长、互学互鉴,克服填鸭式思想灌输;在管理中需要改变“家长式”角色定位,转型成为柏拉图笔下“助产士”式助人成人、助人成才的助产士。

3.育人者必先育己。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德育工作,归根到底是“立德树人”的工作,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者必先育己,方能育而不偏、引而不歪。高校辅导员只有育己之仁,成己之仁,才能成人之仁。因此,高校辅导员欲培育具有美德之人,需要首先培养自己为美德之人。

4.以性善论作为育人之人性基点。无论新儒家的程朱学派,还是陆王学派,都认为人皆应接受道德教育,从而为善为德(区别可能在于“从善如流”与“此心光明”)。对学生人性的判断,恰恰决定着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与培养教育方式的差异。以人性恶假设为教育起点,则对学生的假设即为恶之人,德育工作重心必为严规与惩恶,对学生的态度也会是冰冷而无温度的(甚至可以说以人性恶假设作为教育起点,也就不存在“德育”之说了)。以人性善为起点,则对学生的假设即为善之人,德育工作重心应为引导学生发现与保持自身的德性,拔除可能遮蔽善良意志之外部乌云,使学生保持此心之光明,对学生的态度也会是和善与关爱的(学生既然是善良的,育人者必以善待之)。

学生乃是具有可塑性的有价值和独立人格的主体,教育者应该通过柔性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并辅以必要的规章制度,而非以惩人之恶式的制度规范为主。社会之良性运行需要惩恶扬善,也必以其法律规章惩恶,但于教育者而言,育人之善乃是教育之职。因此,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格物、致知,保持此心之光明,使学生能够人人从善如流。

(二)育生以仁

1.亲亲之爱,育人之本

儒家以亲亲之爱为仁爱之基础,亲亲之爱又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根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一个人连父母子女都不爱,何以爱亲戚朋友?亲戚朋友都不爱,何以爱陌生之人,乃至于爱物?所以儒家以与自身最为亲密的父母子女为仁爱之根。

高校辅导员应该从激发培育学生的亲亲之爱作为基础,以培育“孝悌”文化为落脚点,以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民族节日为有利时机,开展主题教育,让孝老爱亲落实为具体行动,培养学生孝老爱亲的意识,并进一步从爱父母、兄弟、亲戚等至亲扩展到爱朋友、同学等熟人,培育孝老爱亲懂感恩的大学生。

2.爱类之爱,育人之要

儒家并非狭隘的只爱亲、不爱众,而是以亲亲之爱为基点,让大众从至亲感受爱人之心。孔子说“泛爱众”,荀子说“有知其属莫不爱其类”,儒家之至圣先贤从亲亲之爱出发而广之到爱类之爱。孟子所言之“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皆是爱类之爱也。

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培育大学生亲亲之爱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爱熟人的情感中体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所蕴含的同类群体的同一情感共鸣,从爱熟人拓展为爱陌生人,即将亲亲之爱拓展为爱类之爱。由此才能培养出能够懂得同情与共情,温恭善良、与人为善、爱人如己的大学生。

3.爱物之爱,育人以广

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从人之同类延展至自然万物。宋儒程颢提出“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朱熹也认为人与万物皆来源于同一个理。以儒学思想一以贯之思想,笔者以为爱物之爱源于“仁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一方面,人与万物皆为同类,爱类之爱理应包含爱物。理学家认为万物皆源于理,万物乃为一体,则人与物皆为理一之创生,皆为类,爱类之爱延展于此,则人应爱于物。另一方面,汉学之代表董仲舒有云:“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既然人是“天-地-人”三界之一,人又承天道,因此,人有其职责以礼乐成万物,因之,人应(替天地)爱世间之物。

高校辅导员应该以爱物之爱,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爱同类之“人”扩展到爱世间万物,不仅承认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应该把仁爱之心从人扩展到物,即尊重之且爱之如同类。也可以以儒家仁爱之观念,开展大学生生态教育。

邵雍提出“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3]他还进一步提出“易地而处,则无我也”,“易地而处”就是指主体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达到这种状态就能超越私我与小我,进而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问题,能这样做就是真正的无我。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仁爱”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要坚持仁以爱生——以仁人之心爱生如子;另一方面要育生以仁——要从亲亲之爱教育始,培养学生“易地而处”的意识和能力,跳出小我与私我的局限性,以仁人之心看待与对待世间万物,从亲亲之爱到爱类之爱,并进一步拓展到爱物之爱。真正培育出有爱心、有善心、有良心、懂感恩、知大义的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亲亲仁爱美德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亲亲你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道人善即是善
助人为乐是美德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