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影响下的高校“非虚构写作”课程

2022-11-23

山西青年 2022年10期
关键词:虚构个体情感

陈 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新媒体写作是使用新技术手段和新写作载体进行的写作活动。它借助网络交互活动,使用电脑或手机等工具,依托网站、电子期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传播。形式上以文本为主,又加入图像、音频、视频、GIF动态图像,超文本和超级链接等元素,其创作、传播、接受、回馈和互动依靠计算机和超级链接技术的支持。

写作形式上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开启了作者与读者对话的模式,写作内容上以受众为本,以热点话题为主。由于传播速度快,对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及时的动态更新;另一方面,要求关注读者的情绪和情感。此外,消费主义深刻影响了阅读与写作活动,使写作走向娱乐化,主题追求平民化与专业化并重,并能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精神享受。这导致作品在内容上同质化、模式化写作盛行、软文和爆款文流行、追求阅读量的增长、粉丝的黏着度高等,成为其写作的重要目标。所以,新媒体写作高度重视读者、作者与读者、用户与作品的高度互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改变了作品的意义。

读者不再是隐含读者,而是可以与作者即时互动的鲜活读者。对话与交流,尤其在交流中包含的情感需要的满足变得更为重要,这是传统写作无法完成的。当整个社会越来越深入地与互联网世界连接,现实中与他人交流必然减少,这使情感与交流的满足变得弥足珍贵,人们会把对情绪价值的现实需求,如倾听、陪伴、共鸣等需要转移至网上,这使写作必须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

一、新媒体环境之下的非虚构写作

(一)何为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产生于1830年的美国报业,成熟于1960年。随着近年来创意写作教程的发展,又引入中国。作为一项写作策略,非虚构写作源于西方新闻重视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写作哲学,可运用于各种文体和不同领域的书写实践中。虽然非虚构写作最初用于新闻作品时对真实性的追求是极致的,但是在实践中人们也认识到,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实,而无法抵达到绝对真实,因而如何讲述故事、讲什么故事就成了人们抵达真实的重要手段。

非虚构作品一定是叙事性作品,故事是写作的重点。“今天的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事件的真实性和文学的创造性的结合。”[1]现今国外除新闻写作外,旅行文学、科普写作、历史记录、生态文学、犯罪纪实、各类回忆性作品都是非虚构文学的重要呈现方式。

非虚构写作既肯定平淡与平凡不等于平庸,也启示人们去珍视平凡,强调努力生活的个体人生价值。今天的中国高速发展,社会变迁与观念更迭的速度超乎想象。人们在城乡二元生活模式中互相切换,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各种共存的社会意识无缝对接。人并非稳定地处于某个时空当中的,在接受碎片化的信息的同时,个体的内心也被撕裂的当下,安稳的生活难以拥有,对平凡生活的向往是对旧日时光的缅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可见,筛选主题、剪裁素材、阐释作品非常重要,非虚构写作尤其重视最后一点。

它要求作者不仅重视素材、重视文学笔法、学会转换视角看人生;还要求作者重视细节、情感真诚独特、尊重写作对象的内心情感和体会,作者如果不能真诚地自我表达就难以驾驭非虚构写作。

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专业作者和素人作者的要求是不同的。素人作者写作出于倾诉需要和情感需求,无盈利目的,无需定期定量产出,只要依托专业平台,写出具有独特人生体验或情感体验的作品就能获得发表,只要作品真诚动人,技巧或语言上的青涩粗糙反而成为真实性的表现。

(二)现有条件下非虚构写作的教学策略

对本科阶段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而言,设置合理的目标是必要的。创意写作专业既不培养记者,也不培养文学家,而是培养适应现实写作需要的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的许道军教授就曾说过,创意写作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为社区培养写作人才。只有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写作需求出发,方能培养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型的写作人才。

非虚构写作教学的难点在于:既认清写作应关注读者反应,又要认识到写作与商业的结合是当下的时代特质;写作为个体服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写作为团体服务,为满足社区、文化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各种要求提供内容上的生产。

目前非虚构写作教学在高校本科阶段进行实践的难点是:学生由于缺少积累而表现出的写作经验不足。这具体体现为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不足,对生活本身缺乏直接经验,对写作的困难在心理上准备不足。

其次,缺乏借鉴学习的对象。“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是随着中国人民大学译介的创意写作教程引入中国的,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但各高校在创办专业时仍在不断探索,尚未形成定型的教育模式。所有写作的开端都是仿写,目前较好的非虚构作品仍产生于新闻领域,虽引入不少非虚构写作的译作,但对学生来说,在内容上尚缺乏符合其写作水平又能学习的作品,作品产生的生活和文化土壤难以借鉴,作品的情感价值更不可复制。

最后,心理条件是写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准备能为写作提供独特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年龄和心理成熟度很难形成开阔视野和题材选择、素材剪裁上的精准眼光,也难以对作品的传播效果做出良好的预测。

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首先,应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把握受众心理。其次,写作内容上将非虚构手法与各种内容结合,写好学生能驾驭的作品。最后,将非虚构重视的叙事功能与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结合起来,通过叙事达到治愈心灵、满足读者情感需要的功能。

二、了解网络心理学,把握受众需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创意写作的专业简介上提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意写作人才”和“新媒体应用能力”。这不仅需要重视学生新媒体写作技能的提高,还要熟悉传播学和网络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手机阅读成为潮流,公众号和微博成为发表文章的主流阵地。手机智能服务,为用户推送资讯的APP应用程序。闪光和声音的提示功能,吸引人们不断地浏览手机内容。订阅和推送功能更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各种个性化定制文章推荐给读者。

阅读界面上,由于小屏幕上容纳的文字内容与多媒体动态语言的丰富性,读者必须不断移动光标下拉界面进行阅读,人们不可能停留在一篇文章很长时间,海量的信息又容易给阅读者带来阅读焦虑。人们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既要调动多种感官把握有效信息,又被作品关键词导引至其他文章中去,快速不断地阅读,某种程度上疏解了掌握信息的焦虑,但容易使阅读停留于浅层次。

读者可以通过付费阅读直接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但又要被动接受资讯的免费推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往往具有两个自我的角色:一为现实自我,一为虚拟自我。由于人机交互,人们与真实世界交流日益减少,但虚拟自我却比以往更喜欢展示并渴望得到关注。人们的情感需要也从现实转向网络。写作动机变得更为复杂,写作的个人化和功利化现象凸显。如为了推广和销售商品,宣传个人形象而炮制的推销生活方式的软文盛行;贩卖焦虑,煽动网民情绪,为积累人气,聚集粉丝,提高点击量,并转化为流量的写作随处可见。

《网络心理学》一书告诉我们:“在网络上,这些需求,从生理需求到安全、爱和归属感、自尊、自我认识、再到自我实现,都能以某种方式得到满足。”[2]社交网络可以有效缓解孤独情绪并刺激多巴胺的大量分泌从而达到舒缓焦虑的作用。网络上的个体表达或获得点赞都可以带来快感,这又会促使人们进一步表达,同时不断进行搜索,得到各种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响应能力又给用户带来超越现实的控制感,有利于对自我做出更高评价。

网络自我是个体想成为的自我,人们通过组装文字、照片和个人资料,创造虚拟自我,网络自我将永远在线并处于不断变化中,而真实自我却可能被忽视。真实自我的情感需要只能在网络上寻找。新媒体之下的非虚构写作需要重视作品提供的情感需要。

从2016年开始流行的网红(网络红人)现象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粉丝,并利用号召力进行产品销售,攫取巨大利益。而当网红们只关注收割粉丝,不再有感情输出,用户们就会纷纷离去。这与非虚构写作有共通之处,用户对作品的阅读忠诚度,是与作者、作品主题、内容、情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层面追求相关的,如果把作品单纯当成商业模式去经营,很快就会失去读者。

好的非虚构作品提供使读者满足并能长期拥有的独特精神体验,它应具备:情感认同、兴趣认同、心理需求等要素。情感认同即阅读能引发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转发和传播作品。后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经验的独特性,非虚构写作中关注边缘人物的独特经历,反映某一类人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的作品恰好契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疏解了个体的孤独并引起共鸣。

除了情感认同,共同的兴趣也很重要。在掌上阅读时代,娱乐需求将与作品的文学性一样重要。由于网络平台的社交属性和读者们轻阅读的习惯,要求即使是在追求真实性、客观性的非虚构写作中也要做到风趣幽默、独到犀利,创意与个性并存。只有具备共同的兴趣,才能引发读者的交流互动,聚集在同一话题之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内容输出的平台,往往通过抛出共同关注的话题,让读者持续关注平台和文章,增强读者的黏着度。非虚构写作要善于关注生活,发现话题,通过故事引发讨论,以话题吸引读者,品味生活的点滴趣味。

三、非虚构写作结合叙事疗法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置身于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越深入虚拟世界便对现实世界越疏离,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侵蚀生活,生命枯竭,职业倦怠,人际焦虑,沟通障碍使人们的心灵无处安放,非虚构写作在对于读者与写作者均具有心理学上叙事治疗的意义。

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认为,一个人塑造故事的各种元素并具备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的权力是叙事疗法的重点,它真正以合作的方式,由叙述者和记录者共同重写的故事。[3]这一观点与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建构的后结构主义观点是拼接在一起的,福柯认为人类活动都是阐释性的,是基于特定语境和特定文化之中的,他反对在知识领域中建立一种知识凌驾于另一种知识体系的霸权,他以为话语基于文化而非真理。

从古到今,人们对故事的需要一直没有改变,对倾诉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讲述故事要求个体对自我概念先有理解,叙事疗法不再使用流行或普遍概况的方式来解释个体,而是承认个体具有多层次性,多种面向,同时包含多种主体概念。它关注现实对话和心灵对话中的独特性和在普遍意义之下被忽略的东西,并审视在讲述中如何理解人的身份认同,谁有话语权来描述故事,这归结为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对于被讲述的故事来说,谁有讲述故事的权利?这能使作者在讲述他人故事时能不断反思自我是否作为一个权威者在讲故事?自己讲述故事时是否注意到了故事人物的处境,是否相对客观,是否表达出了人们的共感。

叙事疗法认为对于人之何为,问题何为,答案应该是具有多种含义,而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这使那些被主流阶层定义边缘化的人与故事有了发出声音,被看见的机会,并在讲述与对话中支持自身的处境。个人拥有讲述故事的权利,将以往只能由精英写作者讲述故事的权限还给了普通人,那些经历过创伤的边缘化了的少数人群或个体渴望获得真正的对话,而不希望仅被告知或被指导他们是怎样的人,他们不想被主流定义,而想亲自叙述自己的故事,探索个人特有的能力。它允许个体亲自从各种视角去修订、整合和回忆一个故事。

在非虚构写作中,学生作为习作者而非专业写作,并未拥有主流权威的话语权,他的身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边缘化的,因而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更能理解讲述者的身份,如果能够细心体察,也能使用叙事疗法的技能在写作中充分展示非虚构写作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叙事中不仅能对叙述者起到纾解郁结的作用,对于读者也能通过他人的故事,达到净化和宣泄的功能,从而产生治愈作用,这也正是人们希望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情需求。

由于叙事疗法建立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之下,它更符合后现代社会中被割裂了的生活和个体讲述故事的心态,也更符合非虚构叙事关注边缘个体的写作特质,更能满足沉浸虚拟之中的人们通过讲述故事重新审视现实当中的自我,建构完整自我的需求。

在这一语境之下,作者相信不存在单一的客观真相而是存在着多个“真相”,人们通过讲述故事重新审视了问题,并发现问题本身不是自己的错误或责任,而是在社会、文化和政治情境的共同作用之下生发出来的。

猜你喜欢

虚构个体情感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的钥匙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