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实践方略与效应表征研究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2022-11-23范丽华
范丽华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双高计划”是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为了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双高计划”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是我国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实施好‘双高计划’”,充分体现我国办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的国家意志。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1],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20 世纪70 年代末,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20 世纪80、90 年代,我国学者开始研究新兴学科,并逐渐引入各教育层次的研究中。教育生态系统包含宏观生态、微观生态、教阶结构生态、教育群体生态,具有限制因子定律、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花盆效应原理等,通过运用迁移与潜移、富集与降衰、平衡与失调、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等规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2]以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研究职业教育与其生态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方法,从而也为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新的研究取向。例如,如何进行“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的建设,更好地促进院校发展和推进“双高计划”的实施?有少数学者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双高计划”中专业群建设进行研究,李晓娟、王忠昌[3]提出应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群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流动;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平衡专业群生态位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专业群从“量贩”走向“精品”;重塑课程逻辑取向,实现专业群的“协同发展效应”等。王琺、米俊魁[4]认为要通过培育特色专业群和优势专业群、以技术链为依托优化专业群顶层设计、建立专业群相关保障机制等治理路径,走资源共享与集团化办学的专业群建设之路,不断优化专业群生态机能。本文从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出发,在分析“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的教育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建设实践方略及应具有的生态效应表征。
一、“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生态系统内涵
“生态系统”(Cecosystem)这一概念是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于1935 年首先提出,范国睿[5]认为在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即可视为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一经形成,就存在相应的范围和边界,其内部还可分为若干生态层次,或包含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生态系统可在特定界域内与周围环境组成更高一级的生态系统,此时作为个体生态系统,在高一级的生态系统中具有自身生态位。由此,可以将进行“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专业群生态系统理解为围绕岗位群和产业链、以核心专业为基础,能实现资源共享等组建逻辑,将3 个以上专业组建为一个集群,包含课程、师资、实习实训、教学资源库等生态因子,通过各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以及与外部系统环境的交互影响,进行自身的循环、生长与进化的系统。个体的专业群与其他相同类别专业群构成专业群种群,各不相同的专业群种群系统又构成“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群落系统。同时,个体专业群与同院校其余专业群,组成所在院校的生态系统。
二、专业群生态建设实践方略
(一)核定专业群生态位,积极组织优化调整
“双高计划”建设作为更大范畴的生态系统,各专业群作为其主导因子,许多专业群存在定位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定位“双高计划”建设的专业群的生态位,需从三个维度进行。
一是明确在“双高计划”建设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国家“双高计划”首次批准的389 个专业群,按类别对应社会经济中产业发展需求,形成特定时间和空间界域下的专业群生态系统。相应的入选专业群存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人才培养的同层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由于对应不同产业获批的专业群数量不同,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有10 所院校获批,而“电梯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仅1 所获批,前者构成“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群落系统中较大的种群生态系统,因此同层次群落因数量的不同,竞争还存在一定差异性。专业群之间的竞争将直接面对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的专业群种群内部的结构优化,以及专业设本乃至院校升本布局。
二是明确在产业链中的生态位。产业发展是专业群建设的外驱动力,也是专业群组建的逻辑起点。专业群匹配区域产业,是国家政策的明确指向,决定了专业群的本质特征。“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的生态位,应定位于与专业群紧密相关的传统产业链前沿,紧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服务面向,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积极应对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密集化特征,不断优化调整,从而增强与前沿产业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培养产业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明确在所在院校系统的生态位。在院校系统内部,各个生态群体即各专业群之间,特别是建设水平相近的专业群之间,由于隶属关系、经费渠道、具体功能、面临的问题相同或相近,那么所处的生态位相似,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发展关系。由于入选“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比校内其他专业群获得更多资源,也承担更多的发展责任与建设任务,因而又与校内其他专业群出现生态位分化的情况。“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与校内其他专业在进行良性竞争外,更需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同进化,构建院校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
(二)评估限制因子,补齐发展短板
在教育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可能成为限制因子,量低于临界线或量太大超过最大负载力时,都会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专业群生态因子的评估,可借鉴当前职业院校进行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系统,结合专业群实际工作,建构围绕专业群生态系统的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四大主导因子构建的生态因子评估体系[6]。在评估体系中,对应主导因子列出相应的影响因子,如对应“专业”这一主导因子,外部影响因子有产业发展情况、区域产业规划情况、合作企业稳定情况、学校发展布局等,内部影响因子包括学生数、实验实训场所、资金来源、教学管理等,对各因子进行客观评估、动态监控、跟进调整,调动限制因子的内在能动作用,积极调节,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正确、客观评估各因子是否降衰或失调,是后续生态因子调配的关键。如主导因子之一的“师资”,包含教师的数量、质量和教师梯队的状况,具体到评估教师个体因子,主要在于是否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评估教师队伍整体因子,在于教师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具有活力,是否坚持系统思维,明确每位教师的生态位,充分发挥教师在系统中的作用等[7]。
(三)梳理知识流,构建丰富的课程生态链
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流除了纵向富集外,各学科、课程之间还有交叉融通。高职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上承职业本科下接中职,应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产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打破专业界限,按“基础通用层→职业模块层→素质拓展层”逐层递进的思路,对所需的知识流进行梳理,重构纵横沟通的课程体系生态链。基础通用层是课程生态链的“底座”,整合专业群所涵盖专业具有共性特征的知识、技能,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信息素养、持续学习能力及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职业模块层是“中端”,设置对接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的技能模块课程,培养学生对接产业典型岗位及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素质拓展层是“前端”,以人文素质与技术技能拓展课程为主,满足培养复合型、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求。课程生态链需保持与外部环境中产业链资讯交互,以紧跟产业需求的步伐。
在设计课程体系生态链各层次的具体课程时,学校需针对不同层次目标与要求,深入分析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通过逆向推导,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具体地建立可循环、可延展、可升级的课程。首先,学校分解对应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明确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典型工作任务;其次,依据典型工作实施的难易程度,划分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级别,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推导、罗列出对应的课程;再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对照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列出每门课程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点。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课程与相关课程知识点间,即可形成相互交融的逻辑关系。在课程设置时,需遵循最适度原则,把握学生的量力性和可接受性,设计学生接受耐度的“低限”和“高限”,掌握好课程内容质和量的统一,不宜过低或过高,即最适度。由此从知识流出发,建构培养指向明晰、课程任务明确的网状课程体系,进而形成纵横交叉课程生态链。
(四)突破花盆效应,建立开放型系统
当专业群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形成,往往会出现局部生境效应,如群内阶段性专业构建相对合理、师资队伍配备齐全、合作企业相对稳定、课程改革基本完成,并在一定阶段内产生良好效应。但随着生态群体的迁入和迁出,生态环境的波动和振荡,原有的系统的适应阈值就会下降,生态幅变窄,如果不予以突破,则将出现花盆效应,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在紧紧把握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对产业深度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型的生态系统。从专业群生态体系看,开放型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开拓视野、整合资源、把握潮流;同时,与相似生态位的专业群除竞争外,更多地开展合作,从而激发活力,更好地提升对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适应性。从主导因子如师资看,教师的发展、开放的平台,需要与专业群外部各类生态资源进行互动,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要建立开放的专业群系统,首先,要构建政府、环境、企业、家庭的多元支持体系,形成政校、产教、校企与工学之间密切合作关系,让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建设,形成社会公众的口碑效应,获得充足的社会公众生源供给;其次,突破校企合作现状,不断提升合作企业的层次,与产业链前端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双赢,实现行之有效的校企多元培养、双主体育人的育人模式;最后,加强与“双高计划”建设中同生态位专业群的合作,建构良好的“双高计划”建设生态体系,更能增进与院校内部专业群的协同发展关系,构建氛围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三、专业群的教育生态效应表征
(一)生态位明确,人才培养环境优化
专业群作为个体,在职业教育大生态空间的综合、立体网络中,生态位明确。对内部生态系统,能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共享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凝聚办学特色,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对外部系统环境,能积极吸收各类资源,通过富集资源,不断地实现能量转换,不断地适应更高层级生态系统的改变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有效达成阶段性预定社会目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与空间。专业群生态系统内部,课程、师资、实习实训、教学资源库等各因子生态位明确,配置科学、结构平衡、协同发展、目标指向一致,将限制因子转变为发展因子。如师资因子活跃,教师关系平等、和谐,队伍结构合理,师德与专业素养较高,在开放的生态环境下不断提升,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课程建构立体,知识流交融配置
在兼顾整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能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知识技能提升、迁移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以模块化或典型项目等形式实现课程体系重构在课程体系中。知识流既体现横向交融又体现纵向交互,实现网状逻辑架构,具有能力导向性、思辨创新性、实践操作性,具体体现为基础专业课程共享、专项技术课程交叉、拓展技能课程提升,能满足受教育生态个体多元化成长需求,达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要求的“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8]。
(三)生态系统开放,内外交互性良好
构建良性的专业群建设系统,是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内外交互的开放型系统,是建设“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
第一,调节迁移更加灵活,对接产业需求取得实效。一方面,形成外向型专业发展动力机制,保持专业群内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和形成专业特色,同时能积极灵活地应对产业系统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关停并转的老专业有方向,组建派生的新专业有前景。另一方面,形成群对链的对接宽口机制,拓宽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对接的产业链的岗位需求面,能通过开创、开放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宽学生知识、技能边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中小微企业,实现多面向的技能服务[9]。
第二,内通外联互动良好,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外部生态环境中包含的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院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双高计划”建设同类专业群沟通良好、合作加强,与院校内部其他专业群协同发展,同时与职业系统内本科、中职交流沟通良好。内部生态环境优化,体现为物质环境优化、组织环境优化、规范环境优化,保持动态平衡。如建立具备较高建设水准、适合不同实习实训场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平台;群内各专业设置、组织机构与开放性系统相适切,持续推进形成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特色鲜明的专业群气质与风貌。
四、结语
“双高计划”以集群形态发展专业,着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体,要求高水平专业群能服务“中国制造”、服务重大民生工程、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专业群处于大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参与社会大生态体系的循环,是特定生态群落系统的个体,但同时专业群又有自身的生态系统,需遵循生态原则,关照各因子及因子的生态位。专业群生态体系的建设实践需关注四个方面:首先,要核定自身生态位,才能确定恰切的发展靶向,实现社会目标与价值;其次,应正确全面地评估限制因子、转换限制因子,使各生态因子相互协作,良性循环发展,构建良好的系统环境;再次,需构建立体的课程生态链,以前沿产业对复合型岗位的能力需求为构建逻辑指向,使知识流纵横有序交错;最后,应具有开放的专业群系统,推展路径明晰。在生态学视角下,通过不同实践路径开展专业群建设,将获得相应的生态效应,良性的生态系统应具备生态位明确,人才培养环境优化;课程建构立体,知识流交融配置;生态系统开放,内外交互性良好等效应表征,实现建构良好专业群生态体系的最终目标,即“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这是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根本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