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路径探讨
——以课程思政特质为视角
2022-11-23马凌
马凌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100)
目前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其本质特征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在实践中遇到不少难题、出现不少偏差。只要抓住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就可以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可见,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三维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既是教学方法同时是教学目标,是方法论与目的论的统一,通过“三维融合”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课程思政学科专业性的视角:认知性、工具性与精神性
课程思政不是增加新的课程,如上所述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指导纲要》明确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的学科专业性决定了与思政课程不同之处在于课程思政是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隐性思政教育。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课程教学只停留在认知性、工具性层面教学,忽视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或为了思政教育而在课程知识教学上增加一些不相关的思政内容,出现“贴标签”现象。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抓住课程思政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特征,没有把握知识体系的结构规律,没有实现知识的完整性教育。
既然课程思政的课程具有学科专业特征,那就要遵循知识结构、知识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理论认为,知识的内在结构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知识—逻辑—意义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符号接受,到符号解码、思想建立,再到意义建构,是一个逐层深化的学习过程”[2]。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在教学中体现为层进性和融合性。知识传授从符号开始,教学上是对概念的理解,这是“授人以鱼”,学生通过概念的理解,认识“世界是什么”,是知识性的真。这一阶段是知识传授阶段,为进入能力培养做准备。能力培养是让学生掌握逻辑方法,教学上是让学生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这是“授之以渔”,是方法论和工具性的善。学生掌握了逻辑方法之后,就具有了比学习知识点要强得多的与逻辑结构相关的知识内化能力,还可以形成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外化能力,从而发现和领悟知识的价值意义。学生在发现、领悟知识的价值意义之后,其所学的知识就能与人类生活世界、人类和平幸福沟通,与学生自己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使知识“重新”恢复到鲜活的生命意义状态,达到认知性、工具性、精神性的真善美融合。
二、课程价值意义内生性的视角:深度挖掘、精准契合、适度阐释
课程价值意义的内生性特征是由学科专业性决定的,是指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是内源性而非外源性的。各门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逻辑和意义,构成自己的结构系统,其思想、政治、文化、道德等价值意义是内生于本专业知识的结构和体系之中,而不是外加的。相对而言,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本身就有精神思想价值意义,而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则相对隐蔽。课程思政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价值意义,包括政治、思想、价值、伦理、道德、精神等。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意义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内生性决定了价值意义是深层次的、隐蔽性的,需要深度挖掘。“挖掘知识所凝结的思想要素、智慧成分和德性涵养,通过转化促进知识的精神发育,是当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基础。”[3]目前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课程知识中蕴含的价值意义挖掘不深,出现“隔靴搔痒”现象;二是没有找到本课程的价值意义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从而导致课程思政“张冠李戴”现象;三是在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阐释缺乏精准度,思政内容过多过长,出现“泛思政”现象。
文科专业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国哲学、历史学、文学等相关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理论依据,独特的文化传统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理科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论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再从辩证唯物主义延伸到历史唯物主义,最后推论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契合点建立在课程的价值意义与思政教育、当代实践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上。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可以在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
首先,深度挖掘、寻找契合点之后,教师要进行适度阐释。精准适度的阐释首先要注意科学性、知识性与价值性、思想性的统一,同时要恰当融进感情元素。其次,是价值意义与思想政治结合讲解,在思政元素取材上宜少而精,要确保思政元素的精准性、短小精悍。如果呈现的思政元素数量太多、内容太长,就会冲淡专业课程内容,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秩序。
三、课程知识、价值的多样性视角:分类教学、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的多样性是指学科知识和价值意义的多样性:一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多样性。随着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多样化。我国高等院校采取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三级来划分专业。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2 个门类,12 个学科门类下设90 个专业类,90 个专业类下设703 个专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 个专业大类、97 个专业类、1349 个专业。其研究领域对象、表现符号、知识体系、功能作用不同,认知方法不同,不同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有不同的作用。有学者提出,要实现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4]。二是各种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的多样性。课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人类的所有知识,其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如文学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等,其表现的思想、观念、价值、人性、精神等都有所不同,呈现文化多元化特点。
课程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要进行分类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大类”。专业教育课程又根据学科特点将12 个学科门类分为“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等6 大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与思政课相比,课程思政教师更要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防止“一刀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门别类的针对性探索,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恰当融入与之相关的思政元素和感情元素,从而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知识和人格的整合及升华。
面对课程中人文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提炼其精华部分,为价值塑造提供高尚的精神食粮。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要以礼敬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想信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要以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为引领,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学生淡泊名利、敬业爱岗、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等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为人类造福、为祖国献身的高尚情怀。
四、课程思政的实践性视角: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课程思政的实践性是指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宋朱熹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教学理念,学问思辨后最终落在“行”上。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是“全面把握知识的必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素质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向人格转化的必要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5]目前,教育部已经将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实践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必然延续。数以千百计的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是学生知识内化、迁移之后的外化阶段,是培养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创新精神的主战场。社会实践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课程思政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但它仍然摆脱不了“课堂中学习思政”的困境,实际上还是口头宣教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很多伦理道德知识,却没有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判断,没有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王阳明批评“悬空口耳讲说”的道德宣教,提出“知行合一”说。课堂上的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的“知”,必须落实于实践的“行”,要高度重视实验课、实训课、体验课等实践活动,要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精神,“转知为行”,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课程思政的协同性视角:教师协同、学科协同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教师为“主力军”,以课程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所有高校、教师、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但目前教师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不强、实施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大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认识立德树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问题,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问题,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问题。国家、地方、各院校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思政文化修养,提高“三维融合”的能力。教师只有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建立学科、专业类、专业三级纵向协同机制。首先,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不仅要研究制定“三维融合”的建设标准,同时要研究制订“三维融合”的评价标准,并将之落实到学科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等方面。专业课程教师要将“三维融合”建设标准落实到具体课程、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等全过程。同时各学科之间要建立横向学科的研修、交流、分工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各地各院校要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用。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重大改革,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人才培养,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的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以科学的方法做好课程思政,抓住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三维融合”的教学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