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022-11-23李任辉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防护林公益林树苗

李任辉

(金秀瑶族自治县国有金秀林场,广西 来宾 545799)

生态公益林是指以保护环境、平衡生态、保护物种资源、国土安全为目的,提供公益性产品的林区,多集中在森林、江河源头,对于土地贫瘠、岩石裸露、乱砍滥伐之后生态破坏的森林具有更新与保护的作用,能够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重视度的提高,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1.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相关理论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目前人们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认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的看法。国际主流观点认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维持森林生态平衡以及物种多样性,从而满足社会发展中对于森林资源、林副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因此国际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系统化的森林经营理论,例如新林业理论、综合森林经营理论等。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生态补偿理论

生态补偿理论是通过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可以调节自然资源。生态补偿主要以生态修复中的货币补偿为表现形式,例如对退耕还林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生态补偿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补偿者与受益者的确定、补偿额度、补偿途径这三方面。随着生态公益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对财政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2.生态公益林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

2.1 水源涵养林

水源涵养林主要是发挥森林涵养水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森林功能的逐步开发,其涵养水源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水源涵养林是生态公益林的常见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其涵养水源的效果,并且通过适当的封山育林也有助于优化森林物种结构,从而确保树木掉落物可以维持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林木生长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组分,从而改善天然林木的交替与生长。针阔混交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林木结构,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2 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是多种植根系发达的树木,并且遵循乔、灌、草的建设原则,提高天然林的保持水土能力。例如,有些地区的生态公益林通过增加刺槐种植,其根系发达且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低,不需要施肥就可以快速生长,并且其抗虫害能力较强,适应能力强,提高其水土涵养能力,有助于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助于防止土地荒漠化,因此需要重视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对于生物条件以及环境条件不佳的地区,可以优先选择适应力强且抗病害能力好的灌木树种,尤其是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树种,同时还要考虑树种的冠幅、掉落物以及经济效益等要素,可以选择白檀、臭椿、猫儿刺、桂花等树种。

2.3 城区防护林

城区防护林具有美化环境与防护的双重作用,可以吸收城市排放的废气,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城市噪音。城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需要优化乔木、灌木、草坪比例,从而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2.4 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是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通过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确保农业种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推动农业的平稳发展。农田防护林主要是以杨树为基本树种,配合其他类型的乔木、灌木,以不影响农业生产为前提,不能种植根系发达的树种,避免防护林根系与农业作物根系竞争,影响农作物产量。同时农田防护林还不能选择树冠较大的品种,不然会减少农作物的日照,最好选取防风固沙、抗逆性强的树种。

2.5 道路防护林

道路防护林主要是美化道路、吸收汽车尾气、降低噪音污染、吸附灰尘等作用。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国公路四通八达,很多老旧公路也逐步拓宽,因此需要重新设置道路防护林,在考虑长远发展的情况下,最好混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从而满足道路美化的基本要求,又为未来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

3.1 设计质量

建设方案设计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对于生态公益林作用的要求,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设计方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因此在建设方案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生态公益林规划设计通则》《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等标准,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实地勘探工作,全面掌握造林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有效地设计建设方案。同时还需要加强设计团队的专业建设,做好内部控制管理,严格自查自纠,及时纠正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严格审查之后,对于已经批准的设计方案,要求施工单位不能随意更改。

3.2 树苗质量

树苗培育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树苗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种子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等相关管理规定与技术标准,按照生态公益林工程的应用途径,培育优质品种的树苗,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树苗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检疫工作,并且要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要求,使用满足国家标准的树苗,要严肃处理违规使用劣质树苗的情况。

3.3 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是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最难的环节,这与施工单位的责任心与施工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掌握施工相关技能与要求,加强施工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监督,对现场发现的各种违规操作严肃处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对于发现问题的地方要坚决返工,从而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3.4 验收质量

验收质量控制与验收人员的责任心与业务能力有密切的相关性,生态公益林竣工验收必须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验收并做好文件归档,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能随意更改或者是被人为因素干扰,否则就无法真实地反映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The simulated result for the metamaterial unit cell at 12 GHz is shown in figure 4.

3.5 管护质量

后期管护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补植补播、封山育林等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动物践踏、森林病虫害对栽种树苗的破坏,通过各种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3.6 档案质量

档案管理是生态公益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档案可以了解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相关记录,也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的真实反映。因此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措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生态公益林数据库,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信息系统,并逐步完善各种资料、图表、账本等,从而做好方便数据分析、统计与计算,从而提高质量控制效率。

4.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的相关因素

4.1 领导的重视度不够

生态公益林建设部门的领导对于其建设质量关注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领导的重视度,做好组织管理,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将目标、质量、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不然会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4.2 设计方案质量较低

生态公益林设计方案如果不做好事前调查,就无法了解造林地的真实状况,导致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导致面积不实、树种不适等情况,尤其是在关键环节的施工中,无法指导实际施工的开展,会直接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4.3 树苗质量不过关

树苗质量不过关会直接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树种运输距离长,若其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运输期间大量死亡,或者是栽种之后成活率低下等情况,最终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4.4 施工质量不过关

施工质量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加强质量控制,严禁出现不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的情况。在栽种过程中需要做好苗木管理,避免假植、苗木长时间暴露、苗木缺水等情况的发生。若施工质量不过关,整地不符合标准,导致苗木在栽种过程中出现窝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影响苗木的成活率,降低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4.5 管护不到位

管护不到位是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的重要原因,过去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例如夏季不及时进行除草管理,秋季没有及时进行补植补播,并且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周围村民随意上山采伐,或者是上山放牧,导致牛羊啃食苗木,将林场变为牧场,并且畜禽粪便、污水会导致森林病虫害严重,最终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4.6 自然灾害

5.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5.1 做好全程控制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管理中,需要对建设的每一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加强监督与管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预防性干预,并总结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5.2 加强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主要包括设计、组织、施工等环节,涉及范围广,包括树苗采购、整地、栽种、自检、验收等步骤,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组织领导,合理安排组织与计划,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加强对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培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数量掌握施工工艺,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对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从而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5.3 加强检查环节的质量控制

生态公益林通常可分为国家公益林与地方公益林,因此通常需要接受国家审核与地方审核,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验收制度,从而科学评价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状况,并且通过验收了解生态公益林质量信息,以便发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提高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但是如果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甚至是验收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映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会给生态公益林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验收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5.4 加强监督管理

生态公益林建设需要有效监督制度的引导,确保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落到实处,从而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满足合同中的各个要求,并对建设质量过关的施工单位进行表扬,对建设质量不过关的施工单位进行惩罚,并对造成重大事故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严肃问责追究,从而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质量。

5.5 加强养护管理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后,还需要做好管护工作,这是巩固建设成果的重要措施。需要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禁止入山、禁止放牧,及时除草割灌、施肥浇水,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并要加设公益林标志,设置防护围栏,确保生态公益林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质量控制是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需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从而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防护林公益林树苗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合影
三棵桃树苗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浇水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