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精准协同研究
2022-11-23郭玉琼
郭玉琼
(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精准思维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务实思维方式,强调把握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的问题。医学院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也要运用精准思维,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精准协同。
1 精准设置目标,全程育人
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活动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理念日益普及,各大高校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由于没有统一的专业育人目标,在探索课程思政落地的过程中,教师设置教学目标难免“各自为战”,重复内耗和片面遗漏的现象兼而有之,这显然不利于课程思政育人效能的充分发挥。医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依次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共同构成了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杂乱无序,亟待纳入统一的目标框架,以实现“全程育人”。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精准协同,首要就是按照“专业——专业课程——课程章节”的顺序分层次精准设置目标,形成相互支撑的目标框架。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主题建议可知,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大医精诚”的医者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善于沟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这个目标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在根本上一致,符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医学专业特色,可以统领专业课程群目标体系。
在确定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后,还要根据医学专业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特征细化课程目标。考虑到医学专业课程群分布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点层次与思政教育接受规律的协同要求,课程目标可以这样设置:专业基础课重在培养态度,教会学生“求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专业桥梁课重在丰富学识,教会学生“求真”,提升医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专业课重在精进医术,教会学生“求善”,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品格;专业实践课直接面对患者,重在涵养职业道德,教会学生“求新”,扎根社会主义大地解决问题,用新医科服务人民。
课程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章节设计。确定每一章节教学目标的过程即是专业课教师把前期“专业——专业课程”确定的目标图谱落小落细落实的过程,体现在教案编写,表达于课堂讲授。设计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除了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外,情感目标必不可少。教师对蕴含于章节知识点的思政元素精雕细琢,挖掘出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故事”、“现象”、“问题”,设计出最佳的“触点”无痕融入,让知识点说话,展现思政教育主题[1]。这样寓价值引导于知识讲授、能力培养,既使课程思政育人无声,也使专业知识的讲授更有高度、深度。这一环节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技巧,并无定法,鼓励个性化呈现和差异性,但情感目标一定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底色,树立政治认同,涵养家国情怀。
精准设置目标能有效克服课程思政的片段化,有利于对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方位培养的一以贯之,突出了全程育人的系统性和长效性,避免了“育才”与“育德”的失衡。
2 精准定位角色,全员育人
面对“三全育人”的时代要求,精准定位教师角色,是澄清思想误区,纠正做法偏差,提升育人效果的前提,也有利于专业课教师增强推进“课程思政”的自觉和自信。
2.1 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教师,有义务
许多医学院校的教师把过多精力投入到艰深的专业研究,对“课程思政”则知之不多,甚至因为医学生学业繁重而担心“课程思政”会占用专业课课时,影响专业课学习[2]。殊不知这种观点正是造成专业课和思政课“两张皮”现象的思想根源。教育事关接班人的培养,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教师,他们是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守渠人”。每一位非思政课教师都要意识到自己是课程建设“主战场”、“主力军”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守渠”的方式是推进“课程思政”,这是促使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有效途径。
2.2 作为非思政课教师,有区别
专业课教师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者。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毕竟分工不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也因为词序的颠倒而产生词义范围的变化。思政课教师讲授的“思政”具有特定性,特指05方案规定的四门思政必修课及形势与政策课。思政课程以显性教育为主。而专业课教师实施的课程“思政”,外延则要大得多。不管是行为规约还是情怀涵养,只要是内生于专业课程并能正面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都可以被纳入“思政元素”的概念。课程思政通常以隐性的方式起到育人作用。诚然,“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协同形成合力,但如果无视区别,把“协同”变“混同”,把此“思政”等同于彼“思政”,就会导致“课程思政”被当作“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相加,让专业课教师产生“专业课教师要讲思政课”的错误理解,以至于产生尴尬、被动甚至抵触的情绪。
2.3 作为专业课教师,有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速度加快,相应地也降低了教师对信息的优先占有权和议题设置权。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和教师话语掌控力的式微,育人难度增加。教师发出的信息首先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阻抗进入到接受通道,再经由内化系统的批判和选择,最后外化为具体的表现。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现在的师生很有可能就是不久之后的同行。专业课教师在学生眼中不是强势灌输冰冷道理的“说教者”,而是示范该以何种立场、方法解决前行路上可能遭遇问题的“领路人”。他们提供的融合了知识、能力和价值判断的经验因为能够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在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场所能得到充分验证而备受信服。也就是说,相对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身份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类似信任、好感的积极情感而消除防御;专业课教师所授内容契合学生的关注点,接近学生的认知图式,更易被接受;专业课教师在预设情境中的言传身教可以被借鉴成为学生践行的示范,更易被模仿。简而言之,基于同样的专业背景,专业课教师更理解学生对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主体性需求,能够对育人内容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然也更容易被认同。这就是其最大的优势。
3 精准协同角度,全方位育人
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它们就像尚待发掘的“璞玉”,需要开采、雕琢。有的专业课教师独具慧眼,巧妙地融通“道”与“术”,授课内容没有刻意的“思政”痕迹却又意蕴悠长,让学生印象深刻乃至受益终生。有的专业课教师却守着富矿无从下手,找不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切入点。两者的差别在于是否真正理解“同向同行”中的“向”。依笔者看来,“向”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具体化为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因此,可以以“四个自信”为引领,确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角度,以此为切入点,解锁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宝库之门。
3.1 从道路自信的角度精准协同
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评价和持续确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从心理机制上来说要经过认识、判断和评价的过程。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医学生们明晰了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探索和反复实践最终理性选择的。它始于血与火的抗争,指向民族复兴的未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阐述为医学生产生道路自信奠定了认知基础。能否树立并坚定道路自信,还要医学生们理性思考作出判断。专业课教师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大背景下讲授医学知识的发展和突破,正是引导学生关照道路指引下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个视角,可以在专业领域为佐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提供鲜活案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医学生的道路效能感,引导医学生坚定道路自信。
3.2 从理论自信的角度精准协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实际的理论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的科学性、真理性,这也是理论自信的底气。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性和理论性极强,但其内含的求真务实、包容开放、自我超越的理论品格却与医学学科“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高度契合。从理论自信的角度精准协同专业课和思政课,正是对“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生动诠释。
3.3 从制度自信的角度精准协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复兴的成功密码,它最大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就在于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特点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就是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行健康中国行动。这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人优先”、“白人优先”的差别性防治,中国政府对全体人民负责的态度令国人安心,也令国人骄傲。这场战“疫”给医学界提出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学术难题,也给医学生提出了“我是谁”、“为了谁”、“保障谁”的人生考题。
3.4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精准协同
文化是国家、民族之魂。高度的文化自信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涵养文化自信的众多的资源中,中医药文化是独具魅力的一支。它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属性,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彰显出深邃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常用中医之道阐述治国理政方略,令人耳目一新。从培育医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无疑是很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