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重要论述的渊源探究
2022-11-23程红菲
程红菲
(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家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视。大学生是青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载家庭希望,是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源泉。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2021年全国有约909万大学毕业生。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就业,以关注关爱青年大学生为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讲话,号召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时刻关注青年群体就业工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青年就业工作的重点。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重要论述首先要弄清楚该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时代的产物,思想产生必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原因。
1.1 世界发展百年变局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自身发展做出的重大判断。一方面世界性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各国各地区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对于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全球化进程愿望强烈,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等全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合力解决。从对抗走向合作、封闭走向开放,从零和博弈走向共赢。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发展中有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从全球范围看,就业问题依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代解的“心病”。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就业市场遭受重大打击,失业率大幅升高,结构性失业加剧。
1.2 中国进入新时代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蓝图是党和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发展成果被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第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时代主要矛盾,要求始终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强烈期盼的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初心使命。就业就是人民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创造美好生活需要把解决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当前发展速度放缓等变化带来新的就业形势、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要求必须主动积极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新创业。为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必须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主动就业、尽早尽快就业。从原来的被动就业、被动选择,向主动就业、主动创新开拓就业转变。
第四,疫情全球蔓延后,我国有效控制疫情,同时恢复生产生活,积极促进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中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因此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就能稳住就业工作的基本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殷切希望:“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论集中阐述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认为青年的发展是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定是实现自身价值与为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和为人类谋福祉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个人能力和水平,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就业实际相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中国化的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第一,蕴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精髓。2010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华中科技大学讲到:“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习近平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
第二,坚持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立场上探索人类自由解放道路,人民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改善民生涉及诸多方面,就业就是根本民生问题,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习近平更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资助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大民生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思想。
第三,劳动是人的本质。1835年秋天,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认为可以为人类服务、为人民谋利是最神圣的职业。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表述,认为国家的基础是家庭和市民社会,意识到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生就业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军营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通过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获得作为人的终极追求和幸福感。
第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观。1985年,时任厦门大学副市长的习近平到厦门大学经济系座谈,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这里“水分”就是指与实践相脱节的书本知识。自找苦吃的思想和挤掉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结合的思想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的路径之一。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更要多实践,有吃苦精神,才可能成为国家栋梁和为人民服务的有用之才。
2.2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中国化的就业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是秉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就业思想精髓,又结合新时代创新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结合时代特点和趋势,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和论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思想一脉相承,对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方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就业工作一如既往的关注关心。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说:“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这些思想和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力支援边疆、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77年,邓小平“全国范围恢复高考”改变了无数知识青年的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很多新思想,结合我国党史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在经济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鼓励资助创业。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重要论断,并提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江泽民曾明确提出创业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999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要求所有高校大学生和全国青年“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青年一代只有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和困难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2011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严峻。胡锦涛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他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支援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3]200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讲到:“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创、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对困难毕业生要及时提供就业援助,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大学生就业论述思想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思想并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出新的要求,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3.1 源于“无我”的价值观
“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更是一种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就业重要论述来自于个人价值观,通过个人的“无我”工作的境界,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就业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发问时的回答。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置身国家发展和时代洪流中才能真正进入“无我”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思想就是基于这种“无我”精神来鼓励大学生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束,心无旁骛的干事创业,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无我”是幸福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我”境界为党和国家而工作时充满责任感和幸福感,也希望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当代大学生也能够感受得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青年大学生就业重要思想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所提出的。
3.2 从基层到中央丰富的工作经历
习近平在我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讲到这是一段对人生影响很大的7年。从政之路从陕北农村大队支书做起,在河北正定起步,在福建政坛成熟。习近平曾说“在厦门工作过的3年,我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应该说,这几年的特区工作历练,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当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工作要抓好调研,要多向基层延伸。这种从基层开始的工作经历给习近平的人生发展带来了很多宝贵的丰富的经验和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的2个大局出发,明确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出路。他通过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业思想,通过自身成长的感受感悟,以及心怀人民的为民情怀,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成长范本。“青年兴则国兴”,关心青年人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