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议手册

2022-11-23林靖生杨之涛周惠娟蔡燕华毕宇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网格化核酸管控

陈 颖 , 沈 虹 , 林靖生 , 杨之涛 , 周惠娟 , 蔡燕华 , 毕宇芳 , 宁 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a. 对外合作与发展部;b.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c. 学科规划与大设施管理处;d. 医务一处;e. 感染科;f. 纪委办公室;g. 院长办公室,上海 200025)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精神,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以快制快、抓细抓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因时因势因情施策,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扎实推进网格化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隐匿传播风险,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尽快阻断疫情传播,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高校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当前疫情发展态势及校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建议手册。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精准防控为指导,采取科学应对、多措并举的应对策略 ,切实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及时有序地开展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冠肺炎对学校及师生员工造成的危害,维护校园稳定。

一、坚持指挥部统一领导,多机构协作指挥实时联动

形成“指挥部统一领导,专班组实时联动,工作组分工负责”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由校领导牵头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由市、区级人民政府(政府)、教育委员会(教委)、疾病控制中心(疾控)等主管单位成立现场办公指导专班组,联动大学所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专业医疗队伍、 专业实验室成立现场医疗保障专班组,疾控、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成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专班组,多机构协作指挥、多组织实时联动,下设具体工作组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快速排摸、准确研判和有条不紊部署,发挥抗疫指挥主导作用。

二、扎实推进网格化筛查,构建多层次分级管理机制

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启动适合高校特征的“学校-区域-楼宇-楼层-宿舍的多层次网格化管控模式”,第一时间启动控制感染源与切断传播途径。

贯彻网格化管理方案,通过多层次网格化管理布局,采用分区域、分楼宇、分楼层、分宿舍的适合校园特征的四级管控模式。 同时,在核酸采样过程中实施分类分区管理办法,将校内区域、人员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大类,分类进行大范围混管检测+小范围精准单管检测, 大幅度提升采样及检测效率、降低实验室检测压力的同时快速定位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一旦筛查出核酸异常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总指挥部,前方即可进行快速定位管控。

三、分阶段落实有序组织,实现全程防控与动态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疑似核酸异常人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

分阶段采取不同程度的疫情管控措施。第一阶段,面对突发疫情,迅速有序组织管理单元,立即切断传播途径,抑制疫情蔓延趋势;第二阶段,迅速推进多次、分类全员核酸检测并辅以抗原检测,锁定结果异常及密接人员并强化管控, 严格控制传染源;第三阶段,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清零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内容

为保证高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综合管控组、医疗保障组、防控流调组、后勤保障组等,具体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

一、综合管控组

负责落实高校疫情防控期间校内与校外各项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流程通畅。

包含①信息收集与上报:收集与管理在校人员的基本信息, 确保能够随时联系与落实各项通知,明确各类信息汇总、审核、上报责任主体和上报流程;②医学隔离场所设置:构建区域、楼栋、楼层、宿舍四级空间管控模式,为有效精准化、网格化管理提供基础依据;③教学安排:保障线上教学工作有序进行;④物资储备保障:明确学校物资储备品种数量、具体场所和应急领用流程;⑤校地联动:通过区委、区政府、区疾控专家现场联合工作组,迅速推动校地联动联防联控;⑥健康监测:明确校内师生体温监测、抗原测试检测的实施主体和信息上报路径等。

二、医疗保障组

根据校内人员底数, 测算采样与检测能力,细化采样方案,科学制定检测策略,保障核酸检测全流程的规范性、安全性、科学性、及时性,保障校内核酸检测异常人员的及时管理与日常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包含①核酸采样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采检匹配, 根据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制定采检匹配计划,加强采检匹配的动态指挥和调整; ②核酸检测工作:在区域核酸检测过程中,实时掌握人员底数及采、送、检进度,避免检测机构忙闲不均或样本积压;③核酸结果管理:统一归口管理区域核酸检测所产生的数据信息, 建立清晰的信息流转流程,专人收集、专人统计及专人上报;④医疗环境管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规范设置检测及等候区域并加强管理,避免人群聚集及交叉感染,以确保检测的安全性;⑤基础医疗保障:及时对校内人员实施基础救治及治疗干预,必要时转运至学校定点医院;⑥医疗知识宣教: 加强疫情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避免造成在校人员过度恐慌及心理压力,做到疫情防控形势人人知晓,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抗疫氛围。

三、防控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组

细化流调方案,及时掌握可能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保障校内核酸检测异常人员的可能接触人员与可能接触环境,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包含: ①结合多种流调手段询问确诊病例前4 d 内的暴露情况、接触情况以及活动轨迹、就医情况,调查病例的感染源;②判定追踪排查密接、次密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③分析疫情传播特征和传播链条,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精准阻断传播链,控制疫情扩散;④利用大数据技术补充印证现场调查中遗漏的重点场所和重要时间节点信息,拼接完整清晰的活动轨迹和传播链条;⑤划定风险区域及环境消杀范围,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采取不间断消杀工作措施。

四、后勤保障组

负责落实高校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内各项正常工作与疫情防控需要的保障物资与保障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包含:①负责有关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特别是消毒、隔离防护、救治药品等物资的应急保障;②负责安排专业消杀队进行消杀,并请区疾控专家培训、指导,对校园各区域进行定期消毒;③安排人员体温监测及抗原检测试剂自检,每日进行测量登记、上报;④落实调配疫情防控专用车辆,保证防控工作顺利进行;⑤加强饮食、居住等各项生活相关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核酸与抗原检测,负责各最小隔离单元餐食配送,并根据校园疫情防控各阶段发展, 逐步组织在校人员分批次就餐,维持就餐秩序;⑥定点放置医疗废物回收箱(专人负责)并定时清理消毒,在楼宇入口、洗手间等公共场所放置免洗消毒液、喷洒消毒液,要求人员进出洗手、消毒。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举措

一、第一阶段

疫情突发,有序组织,抑制蔓延趋势。

1. 第一时间组建指挥部、专班组、工作组:校园监测发现新冠疫情,须第一时间向所属辖区疾控中心上报疫情信息,并迅速采取行动,掌握疫情防控局势,全面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校领导牵头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各级相关部门成立专班组 (现场办公指导专班组、现场医疗保障专班组、现场流调专班组),下设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落实工作组(综合管控组、医疗保障组、防控流调组、后勤保障组),多机构协作指挥、多组织实时联动,全流程协同和精准调度,全面推动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及时、有效、精准落实。

2. 确定 “学校-区域-楼宇-楼层-宿舍的多层次网格化管控模式”:最小隔离单元是以实体墙体、门分割形成的物理空间,如空间允许,隔离标准应尽量满足单人单间。学生群体可以宿舍等为最小隔离单元,教研人员可以办公室、实验室等为最小隔离单元,工勤人员及其他群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隔离。 通过自我隔离措施实现宿舍封闭、楼宇封闭、区域封闭,以便找到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落实网格化管理举措, 明确最小管理单元,探索推进 “学校-区域-楼宇-楼层-宿舍的多层次网格化管控模式”,实现精准分区分级管理。网格是校园内部区域风险界定的最小单元, 综合考虑地理地貌、功能分区进行网格划分。地理地貌可依据河流、道路等进行划分, 功能分区可按照学校管理条线,依据生活区、实验室、运动场所等进行划分。

3. 建立人群分类管理机制与针对性管控措施:根据人群特点、流动性差异,建立人群分类管理机制,将人群划分为学生群体、教工群体、其他群体三类,其中根据工作属性及流动性差异,将教工群体进一步细分子类,分别为教师、科研人员、行政人员等流动性较小的教研人员,以及后勤、保安、宿管、食堂及商超工作人员等流动性较大的工勤人员。

建立人群数量清点摸排机制。对各类人群数量及网格分布进行统计, 把握校园疫情防控整体局势,并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重点关注流动性大、接触人群较多的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一人传多人”的疫情大范围扩散可能性。

4. 统筹疫情防控物资与日常生活物资管理:疫情爆发期需要防止医疗资源短缺和病患急剧增多的突出矛盾,全力保障口罩、防护服、消毒物品、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与调度, 物流渠道畅通。同时放置医疗废物回收箱,由专人负责,定点收运消毒,避免疫情防控物资污染,保障疫情防控有序进行,保障疫情防控措施顺利实施。

统筹协调生活物资保障。 组织紧急物资运输,确保校园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特殊时期校园的有序运转,支持隔离措施顺利实施。

二、第二阶段

推进多次分类全员核酸检测,强化管控与控制传染源,尽早取得决定性成果。

1. 加速疫情排查工作: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医疗保障专病根据校园实际情况与需求,综合考虑城市运力与机构检测能力,核酸筛查包括采用混管检测的大规模排查与单管检测的小范围定位2 种方式,滚动筛查、锁定重点、切断传播链; 并在附属医院专业实验室的强力保障下,确保检验结果不隔夜, 以达到快速筛查定位的目的,保证后续滚动筛查跑过病毒传播。

大规模排查通过对区块、 楼宇的全员核酸检测,初筛确认污染区域,进行隔离管控,并实时更新网格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区域,实现精准分区管理。 小范围定位通过单管检测定位结果异常人员,联动疾控中心转出异常人员至专业医疗卫生机构。 同时,将抗原试剂检测作为筛查手段的补充,在特定人群筛查中提早发现风险,提高预警灵敏度。

同时,迅速启动流调工作,通过时间、空间与社会关系追踪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并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转移措施, 切断传播链、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并迅速联系区疾控部门对相关环境样本进行检测、排查污染区域,启动消杀程序。

2. 及时做好疫情防控宣教:及时通报疫情现状与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时对校内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指导正确使用消毒用品、正常穿脱防护装备,督导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和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职业防护等;积极开展对隔离人员的宣传教育,准确、有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的部署、成绩和实效,做好政策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各项安排。

推进心理健康建设,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借助宣传矩阵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及教育活动,及时制作推送疫情防控、心理调适等相关文章,疏导学生心理压力。

3. 清零后逐步有序开放分区:经过隔离、流调、封闭、转运、消杀等疫情防控组合手段,实现校园疫情逐步清零,取得决定性成果。 此时继续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分区管控,在此基础上由上级部门评估指导后, 有序推动校园区域逐步开放,开放餐厅、浴室等必要公共区域,保障校园人群的基本需求。

在校内以楼栋为单位,结合2 周内核酸检测情况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在后续校园暂未解封、各楼栋整体风险降级管控相对放松阶段,仍应尽量避免不同区域人员交叉流动,运动场馆、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区域继续关闭,并开展普遍连续持久的全区域清洁消杀工作。

三、第三阶段

动态清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疫情整体呈零星散发状态,校园恢复常态化疫情管控。 此阶段工作将加强校园日常生活管理,逐步将线上课程转回线下课、逐步开放实验室、图书馆,严格把控校园“入口关”,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

坚持校园日常整体管控, 防控校内疫情反弹。落实全员健康、出勤、出校、离沪台账管理制度。 加强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出校返校、出沪返沪情况监测,坚持每日“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缺课缺勤跟踪制度,对因病缺勤人员及时上报和追访。掌握出校人员离校期间主要行动轨迹,联合区疾控做好校内密接、次密接人员筛查工作。 严格执行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区域定期环境采样、监测,消毒、通风、导流等防控管理。

严格人员物资出入校管理, 防控校外疫情输入。排查人员、物资出入校园的常规与非常规通道,实行统一管理,筑牢校园防控闭环。 加强对校外住宿教职员工与公共服务后勤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核酸检测。 对入校配送物资人员实行监测排查。 建立食材、物料进货渠道定期摸排和冷冻冷藏食品定期检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强化快递、外卖管理与入校消杀,实行无接触配送。

做好校内疫情反弹的应急处理。对校内发现有可疑症状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日常网格化管理,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所在最小管理单元执行相应管控措施,将局部疫情反弹尽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猜你喜欢

网格化核酸管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核酸检测
关于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的路径探索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