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永胜县设施种植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2-11-23吴志梅

现代农机 2022年2期
关键词:设施农产品农民

吴志梅

(永胜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674200,云南丽江)

永胜县土地面积4 950 km2,总耕地面积3.18 万hm2,共辖15 个乡镇、150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40.42 万,其中农业人口30.15 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59%。水稻、玉米、土豆、小麦、蚕豆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而水果、蔬菜、烤烟、甘蔗是主要经济作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物质产业等新兴产业兴起,乡村旅游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的原料用途将不断强化,并进一步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这为永胜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设施种植不仅能确保“菜篮子”中的产品丰富,而且也有利于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开展高质量的设施种植,有赖于先进的设施装备与机械化生产技术。可见,设施种植的典型特征是科技含量高,投入多、产出多、效益多,是现代农业中发展最为迅速且最有活力的一项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设施种植之路,这也是农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永胜县设施种植现状

永胜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种类繁多,种植业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种植的瓜类、茄果类、叶菜类等蔬菜品种有80余个,全年一般可种植2~3 季。2021 年全县种植蔬菜达8 033 hm2,其中冬早蔬菜4 933 hm2,夏秋补淡蔬菜3 100 hm2。水果种植面积达12 691 hm2,其中软籽石榴4 259 hm2,沃柑2 649 hm2,芒果3 163 hm2,其他水果3 298 hm2。中药材种植4 153 hm2,其中续断、重楼、天冬、草乌、附子等中药材面积为2 674 hm2,红花1 479 hm2,中药材实现产值1.997 5 亿元。全年种植烤烟3 880 hm2,收购烟叶15.8 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19亿元,烟叶税收4 825 万元。食用菌种植面积为216 hm2,以羊肚菌、香菇、平菇、黑木耳为主,其中羊肚菌157 hm2,其他食用菌59 hm2。花卉产业发展有食用玫瑰、万寿菊、花卉育种等新兴产业,面积达162 hm2,全县花卉产业不同海拔区域、多品种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已现雏形。

永胜县对发展设施种植高度重视,把推广设施种植及其机械化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设施种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设施种植得到了一定发展。目前,推广的设施种植装备以塑料大棚和滴灌为主。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机械作业质量高,能够满足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但是,设施种植机械种类少、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现代智能温室的应用仍处于空白。

2 设施种植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设施种植能显著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让瓜果、蔬菜、花卉、菌类等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第二,进一步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种植使种植品种得到丰富,种植质量明显改善,获得的效益也更多。这有助于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第三,促使生产方式的改变及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如今农业生产模式正从传统粗放型转变为精细集约型,现代农业生产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设施农业让越来越多农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效果,他们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都得到增强。可以说,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第四,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设施种植需要依靠专门的设备及种植技术、科学管理,对农民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农民也主动参与农技培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促使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逐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第五,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设施种植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单位面积产出率高,对水、耕地等有限资源可以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这有利于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也能保护土壤结构与农业生产环境,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力支持不足。永胜县是农业大县,也是财政穷县,县财政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设施种植生产规模小,零星、分散、品种多,难发展成支柱产业。

(2)相关设施陈旧老化。设施结构简陋、陈旧老化,科技水平低。大棚多为结构简单的小拱棚,棚内空间矮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3)经济收益不高。有的设施种植技术水平低、管理差,经济效益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信息闭塞,本地市场小,产业不大不强[2]。

4 永胜县发展设施种植的对策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发展设施种植的农户给予资金扶持,包括定额补助、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鼓励社会团体投资兴办设施种植企业或合作组织。对设施种植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设施种植面积,提升产业化程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围绕国家支农惠农的相关政策,扶持设施种植发展,减少手续办理环节,减免部分税收。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信贷支农作用,推出一些优惠利农的信贷业务,并大力推广,对涉农产品申办程序进行简化,让农民真正获得实惠。在此基础上加快标准化大棚温室、拱棚钢架、复式采运设备的升级,并积极引进新技术,促进当地设施种植产业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4.2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扩大设施种植规模,做大市场,拓宽设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加大对发展设施种植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和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墙报等多种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另外,要打造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特色化、聚焦精准的设施种植示范基地,并大力扶持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摸索出符合当地的设施种植生产的有效路径,从而树立高收益、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典型,吸引更多农民参与设施种植。

4.3 加强培训指导,提高设施种植水平

设施种植是新兴产业且发展前景广阔,许多农机新技术都应用于设施种植,必须加大农机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培育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引进推广设施栽培的专业育苗设施。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设施种植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做出品牌,从技术上多给设施种植农户大力支持[3]。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措施,将设施种植领域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长期在工作一线的“土专家”、科研专家请过来,开展设施种植机械培训班,或组织现场会,让农民学习设施种植的新技术,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

4.4 加强对设施种植的引导和服务

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推向市场。另外,要重视向设施种植农户、农业组织提供专门的信息与技术服务。重点保护设施种植的合法经营,及时处理设施种植经营者对不法侵害的投诉,简化设施种植经营的各种手续,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制定设施种植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种植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加大设施种植推广力度,促进设施种植的普及和推广。

4.5 加强对设施农业的安全监管

为确保设施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实现零事故目标,应明确设施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对设施大棚内的消防安全职责加以落实。同时,积极发展绿色设施农产品,重点推广高效、无毒、无残留生物农药,注册农产品商标,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严格采取市场准入制,避免不合格的设施农产品进入市场。可多引进一些名、优、特、稀的设施种植品种,丰富当地设施种植产品。

猜你喜欢

设施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耕牛和农民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民
农产品争奇斗艳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