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分析
2022-11-23单世领
单世领
(山东省单县龙王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300)
据调查分析,山东省的小麦玉米两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且为当地的农田高产带来了决定性的推进作用,本文主要运用对山东省小麦和玉米的试验数据分析,并依据理论分析及对实证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切入点,结合性地提出建议。目前发现小麦玉米两熟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适当现象,例如小麦和玉米良种良法的不配套、播种质量差、施肥过程不合理和病害等,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对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具体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山东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大省,可以说是中国的粮食主要生产区之一。当前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中排名第二[1]。而小麦和玉米则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对具体数值的调查,发现其总产量和总面积已经占据山东省粮食库的92%,并且这两种作物一年两熟的面积约为266万公顷/年,已经占据了玉米种植总面积的95%左右。所以在山东省调查小麦和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现有的限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提升粮食的安全性,确保种植效益。于2009年,山东省制定了关于高产良田农作制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实施的主要方案,主要依据山东省各个生态类型地区的划分安排,当前划分的主要地区为烟台、济宁、德州和潍坊,而针对每个生态区要着重调查的是该地区小麦和玉米两熟农作制突出的技术与特点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明确支持该省小麦和玉米两熟农作制的全局性现状,并以此作为问题分析切入点,设计相关的试验研究。根据长时间的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可以改进的策略和配套的技术体系,并对这四个地区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当地的农户做了具体的分体调查以及对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得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山东省的小麦和玉米两熟农作制面积已经高达266万公顷/年以上,其中小麦每年的产量约为每公顷6 000 kg,而玉米每年的产量为每公顷7 500 kg左右,就此计算山东省每年的粮食产量约为每公顷13 500 kg,总产值约为360亿元[2]。随着2008年山东省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作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该项工作已经在单产潜力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使得直接涌现出大批量的高产典型。尤其是滕州市2009年的小麦十亩高产公关田的单产数值已经达到了每公顷11 848.5 kg的高产量,玉米更是突出,其产值已经高于小麦为每公顷13 962.6 kg,两者合计为每公顷25 811.1 kg,单算平均值已经比往年高出每公顷12 311.1 kg,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制的增产潜力很大。
2.1 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过硬品质与良种良法的配套工作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的限制因素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发现当前的小麦布局存在着高产与倒伏、早衰间的突出矛盾等现象,不仅如此,玉米除了存在这两种现象以外,还有病虫害这样的严重问题,这都是导致小麦和玉米产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在品种性状上下功夫,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增加其综合的抗逆性。目前在这两种农作物的生产中,笔者发现,有两方面的因素限制两熟生产,一个是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过硬品种,另一个是农民对于良种良法的意识薄弱,据数据显示,我国有一些农户不清楚自己所种植农作物的特性,这就会导致许多的增产技术无法对品种做出针对性的处理,也就没有办法发挥出品种的生产潜力。同时,笔者在对新型的农作物品种采用技术进行具体分析时发现,当前产量排在前列的农户,通常会采用新型的农作物品种,而排在后面的农户认为新型的农作物品种具备一定的风险性,从而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肉的人,只有在看到排在前列的农户真正得到收益后,才愿意尝试新型农作物品种。
2.2 部分地区整地质量及播种质量低下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整地质量与播种质量低下的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方面,是指部分地区的整地整体性质量稍差,从而影响了小麦的出苗率,使得产量有所下降,根据对农户的调查,发现其中有80%以上的农户还在采用玉米秸秆还田后再进行旋耕技术,但忽略了玉米秸秆在还田后会造成种植地的表面凹凸不平、存在玉米残茬和杂草的现象,使得小麦播种时深浅不同,出苗被影响,出现不整齐和缺苗的现象,使其质量低下[4]。第二方面,是部分的种植地区对于品种的播种量安排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生产潜力的发挥,笔者根据对德州市调查发现,许多农户在种植小麦时,密度存在紧凑和大群体的现象,详细的数据显示每公顷大概在180~202 kg,而平均的播种数据显示为每公顷191 kg,同时各个县市区之间的小麦播种数据差异性大,具体数值为:临邑的小麦播种数量为每公顷180 kg、禹城小麦的播种数量为每公顷202 kg,两者相差很多,这都是因为出现播种密度紧凑和大群体现象所造成的产量降低。除了小麦,笔者还调查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发现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小麦的种植密度反而相反,玉米的种植密度明显偏低,每个农户的玉米播种量大多为每公顷33~48 kg之间,而平均的播种量是每公顷39.9 kg。据科学数据显示,最为适于玉米种植密度应取每公顷67 500~82 500 kg,但农户所种植的玉米密度为每公顷64 500 kg,两者对比,明显农户的播种密度较低,突显出是密度低下的原因导致了玉米生产潜力受到不良影响。第三方面,是部分地区的农户对于种子的处理不适当,小麦和玉米在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应当有效控制住苗期出现的病虫害。
3 小麦与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推广使用科学种植技术
根据上文对山东省小麦和玉米生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需要当地的种植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好要攻克的方向,需要明确可以适用于当地土地和气候性的技术系统,以此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和针对处理性,用具备科学性的技术解决农户每年种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小麦种植需要重点推广,其中的规范化播种技术、适期晚播技术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等,玉米中需要推广的则是夏直播技术和晚收技术。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户面对科学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愿意尝试新型的品种种植技术,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潜力尽量发挥,以此增加农作物的产量[5]。
3.2 积极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
我国山东省的小麦和玉米生产都属于小规模、较为分散性的家庭性质的兼业经营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可以从两点分析,第一点是由于规模较小许多农户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其中,在根本上就限制了农作物的发展,制约着一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规模更不能实现扩大化[6]。第二点是土地缺乏规范化的经营,相关部门可以为农机化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将其利用在机械化的作业当中,以此提高操作的效率,并且控制住生产的成本,这有助于经营者和管理者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能及时根据品种进行技术的调控,这对当地的小麦和玉米品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功效,从而使增产和增收保持同步。
3.3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山东省部分地区都具有灌溉设施效率低下、电力供应不准时、缺乏农机化浇地管理的现象,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通过对单个农户进行管控达到一定的效果,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整体力量进行管控。通过较为宏观的调控政策改善这一问题,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生产经济上涨过快和规范农资市场等,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宏观的调控,确保农民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保障[7]。在新时期农业标准背景之下,对于农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需要从农户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利益出发,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具备一定的种植积极性,获取的利益符合付出的辛苦。具体为:改善生产条件来动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并将农业生产的制度设置在相关政策中,同时提高农产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技术政策可以完全投入到农产业中,除此之外还要健全技术的推广服务政策和改进推广方式的决策,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和农产品价格主要制度的设立与完善。
3.4 其余策略讨论
笔者对山东省小麦和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时发现,山东省由于光热资源较为充足,粮食产量较大,也是我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一年两熟种植路径也在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占据较高的地位,通过对山东省中存在的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与玉米等农作物进行的农田高产技术模式创新和研究,总结出山东省的小麦和玉米具备农田高产量的生产技术,使得山东到黄淮海的粮食安全技术储备能力有所提升,这为山东省和国家都创造了有力的科技支持[8]。当前我国山东省小麦和玉米两熟农作制的上下两茬复种的积温存在不足的现象,而冬小麦和夏玉米接茬的农作物种植时间耗费较长,夏天秋凉生产的数量差异大,使得全年的粮食产量水平都受到了影响,产量的提升受到了限制。同时,山东省的生态气候过于多变,季节性的旱涝灾害时常发生,这也使得一旦遇到这样的灾害,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样的状况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对应,例如小麦的栽培密度控制和生长促进、控制农户早播种现象、增加施用磷钾肥、促进小麦与灌浆技术和淀粉合成、更新玉米的播种模式和施肥技术、对农化田间管理制定详细策略。除此之外,针对山东省存在的水资源缺乏和小麦、玉米的水肥利用率降低及秸秆归田的生产特点,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作物特点研究、改善山东省输水方式、秸秆整体覆盖、改变种植形式、田地规格扩大、水肥耦合、灌溉方式和节水效应的有效措施,还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种植条件下使用综合农作技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的发展研究,可以得知山东省由于光照时间长,小麦和玉米的两熟农作制使得山东商品粮的产业在我国名列前茅,但在小麦和玉米的种植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生产产量的提升有所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过硬品种,而且良种良法的配套工作不够好,部分地区征地质量与播种质量低下,使得产量降低,小麦的种植密度紧凑,玉米的种植密度稀松,两者截然相反,但都是影响产量输出的重要原因。同时山东省的水资源过于匮乏,许多农作物因为浇灌不及时和水源缺乏导致产量降低,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推广科学化技术,与小麦、玉米的种植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善,相关部门可以对土地的管控等方式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