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与思考
2022-11-23刘玉华
刘玉华
(丹阳市好孩子幼儿园 江苏丹阳 212300)
引言
关注幼儿成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主要方向。对此,国家从政策高度出发,出台了多部相关教育文件,对幼儿教育进行方向指导,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的幼儿教育要求,该文件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另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更是直接指出了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性,由此为我国幼儿自主游戏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一、幼儿自主游戏的开设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幼儿自主游戏的主体性原则是体现“自主”的核心原则,所谓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人翁意识,要尊重幼儿的想法,率先在意识层面将幼儿当作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一个亟待灌输知识的工具。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就是要提升幼儿在主观上从游戏中获得的体验感,让其感受对周边事物、对自己行为、对自我精神的支配感,这种源于支配感获得的情绪体验是幼儿快乐来源的主要渠道。在不断的选择和支配周边的事物的过程中,幼儿更容易在主体的“自我选择”过程中形成价值观,强化自己的责任感,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从长远角度来看,主体性原则有利于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自己成长的兴趣所在,建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并且幼儿在主体性选择下进行成长,会更加独立,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加客观全面,这对幼儿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控和自我驱动有重要的推动意义[1]。
2.创造性原则
幼儿成长就是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发现新事物,构建新认知,从而不断更新自我的思维,实现快速、健康的成长,因此要为幼儿创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成长环境。对此提出的幼儿自主游戏就要将创造性原则作为游戏创建的基本原则,关注自主游戏中的自主探索空间和创造可能,提供给幼儿更多样的选择。同时,也只有打造具备多选择的创造性自主游戏,幼儿才能在选择中感受主体性。当幼儿在长期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就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活跃思维,这可强化幼儿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3.激励性原则
幼儿在身心成长方面尚不健全,他们会对大人的反馈更加敏感,如果对幼儿产生负面反馈,则容易让幼儿构建胆小、缺乏信心和懦弱的性格,在做事时会趋向于消极和被动,难以真正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在进行选择时也会多观察成人的眼色,从而难以坚持自己本初的选择,在获得游戏体验感上大打折扣,因此在幼儿游戏的交流反馈环节中,提出了激励性原则。其要求是,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权威,要用多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让幼儿敢于参与到游戏中做出更多的选择。
4.安全性原则
保障幼儿的身心安全是开展一切游戏的前提,在幼儿自主游戏中也不例外。从幼儿游戏自身开放、多选择的特点来看,其安全性控制难度更高,因此,在创设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付诸更多的精力做好事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同时加强在幼儿游戏中的全流程监管,尽量降低环境因素带给幼儿的身心伤害。
二、对自主游戏的观察和思考
1.游戏和学习的整合思考
在国内,我国绝大多数人在传统思想中都将游戏和学习放在对立面,当向家长阐述幼儿游戏时,家长往往会问出:“一直在游戏,那么什么时候学习?”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幼儿游戏的内涵。其实对于幼儿而言,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是统一的存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学习成长。不过家长的这种问题也为我国国内的幼儿游戏开设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幼儿游戏是否具有足够的可供学习的知识内涵?国内幼儿游戏多以唱歌跳舞为主的单一幼儿游戏模式是否需要做出有效的改进?对此可参考一下日本幼儿园的开设模式:
在早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并不需要直接进教室,而是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直接参与项目游戏,该过程采用的自主游戏不限玩法和不限时长,幼儿可随时选择休息或者继续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在一旁组织韵律操,幼儿可自行加入其中。在即将抵达中午之时,可组织幼儿做饭,或者提供加热电器,让大些的幼儿自行使用,教师在该过程中进行安全监督,之后组织午睡,在午睡后,进行适当的活动,然后享用点心,最后组织幼儿打扫教室,清洁场地,在2-3点钟就放学。在空闲时间,教师和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幼儿的想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参与游戏不积极的幼儿进行重点沟通,了解其难点所在,帮助其解决问题,融入集体活动中来。
由此可看出,日本幼儿园的幼儿游戏贯穿了教学全流程,幼儿的成长就是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成长。对此,国内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幼儿游戏,做好组织建设,对游戏和学习进行统一整合,将游戏安排作为教学计划进行实行。
2.幼儿自主游戏区域性划分和自主游戏的冲突协调
如今,国内幼儿园在幼儿游戏建设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成长,在基础建设中,国内幼儿园会根据游戏需求划分数个模拟场所,比如建筑区、小舞台、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银行等。在每个区域内完成预定的自主游戏玩法。在开设幼儿游戏时,教师会组织全部幼儿到固定的环境中进行固定的游戏,这种模式和幼儿的自主选择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当下国情是,幼儿园内存在较为严重的幼师不足的问题,为了方便幼儿的安全管理,才采用这种统一游戏统一管理的问题[2]。
所以,基于我国国情来看,确实存在诸多幼儿自主游戏开设的难题,但是也有协调的可能,比如在进行游戏之前,先向小朋友征询意见,询问其感兴趣的游戏项目,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即时想法,了解其需求从而对自主游戏内容做出有效的改善。比如,有的游戏可能过于简单,缺乏趣味性,因此幼儿才会丧失兴趣,这时教师要从玩法角度进行适当的更新。另外,可通过加强监管的方式开设多种游戏并行的方式,我们幼儿园在各班之间采用透明的移动隔断,可分可合多功能使用,又或者是在各场地之间不设置隔离,教师可同时对多个场地进行监督。最后还有就是要鼓励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规则构建,在教师提供的大框架背景下,只要幼儿没有使用过于危险的行为,一些小范围内的游戏规则都应当被允许更改和重建的。在设计自主游戏时,教师不必在细节上进行细分,只需要给出任务,让其自行制定策略,这样可大大提升游戏的自主性。像是在“搭桥过河”的过程中,两个幼儿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使用三块垫子垫脚,完成从河岸一侧到另一侧的过度,具体如何操作由幼儿自行商讨,最后往往会发现幼儿的创造思维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3.对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思考
幼儿自主游戏强调自主性,而教师的介入指导会对自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国内的某些幼儿游戏的开设方式为例,其方法是:教师做好全程的统筹安排,从活动主题到使用道具到玩法和规则,基本都是教师一手操办,而幼儿参与游戏也缺乏自主性,需要跟随整个队伍一起行动,其中有一些并不是幼儿在主观上愿意参与的项目。比如,在国内幼儿园中,绝大部分都是女幼师,在教学活动中,歌舞类游戏占据了主流,而很多男幼儿在参与这类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较差,他们更渴望的是在室外进行追逐奔跑,更喜欢“丢沙包”“打仗”这类的游戏,因此教师介入指导就严重干涉了游戏自主游戏的自主性,让不少的幼儿自主游戏名存实亡[3]。
所以,幼师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工作和小学初中教师的本质性差别;要尊重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创造者、决定者和主导者的定位,在教学引导中不断反思自身介入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干扰情况,要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幼儿会更加成熟,他们并不需要教师事无巨细的规划,并且留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幼师也能在烦琐的活动规划中有效实现自我解放,这无论对于幼儿还是教师自己,都由莫大的帮助。
4.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工具思考
与国内外的自主游戏相比,国外幼儿园在幼儿游戏中通常提供的是工具,而国内幼儿游戏中通常提供的是玩具。其中工具和玩具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工具都是较为基础的道具,虽然简单,但是搭配方式多样,存在很多的创意性玩法,比如塑料制小铲、小桶以及橡皮泥等道具。而玩具则是较为高级的组装品,虽然可以完成一个系统性的较为复杂的操作指令,但是基本也就只有单一的几种运用方式,比如玩具车、玩具枪等道具。在一开始,幼儿对于复杂的玩具虽然有更高的兴趣,但是在简单的探索之后就会发现其功能很是单一,玩法也十分有限,会在短时间内就失去兴趣。所以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对使用工具的建议是,尽量提供简单的存在多种可能的基础工具。像是沙堆、水、皮球、木料、锯子、钉子等,配合一些模具、管道,让幼儿探索自己的玩法。比如指定任务是:在沙堆上开挖一条水沟。在布置任务后,幼儿存在无数种工具组合搭配方法,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和实践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还兼具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掘幼儿的天赋,真正符合当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初衷[4]。
5.幼儿自主游戏和日常生活
在调研日本和德国的相关幼儿园自主游戏内容后发现,其自主游戏的任务和日常的关联度较高,比如在游戏中模拟大人使用针线缝补口袋的行为,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眼脑手的协调度,同时培养其耐心,在完成了这些类型的幼儿游戏后,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也更高,在个人人格上更加自立,在家庭建设中也可更好发挥自己的价值。
由此提出幼儿游戏生活化的建设思考,其目标是,通过尽量模拟日常生活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提升具有实践价值的生活技能,完成游戏小世界到外面真实世界的有效对接。在模拟日常生活的自主游戏的建设中要注意三方面的控制:首先是安全隐患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针线,还有其他的烹饪等模拟活动,其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活动中要结合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行适当的简化,比如只模拟烹饪中的食材准备环节,像是进行食材清洗、挑拣、和面、发酵、包饺子等工作,存在较为危险的切割和烹饪部分由幼师代工。在幼儿生活中,只有存在一定危险(真实生活环境),幼儿才能知险和避险,否则当幼儿真正遇险时并不知道是险。第二就是贴近生活的自主游戏的还原性。像是在认知水果和蔬菜等植物方面,教师可购买真实的水果和蔬菜让学生触摸感受,而不必只使用模型替代,让幼儿能从触感、味觉、嗅觉和视觉全方位认知事物。最后就是从国内环境来看,幼儿自主游戏还需要解决家长方面的观念问题。比如,让幼儿参与到教室清洁中,国内存在部分家长反对幼儿参与此类活动,这给贴近生活的幼儿自主游戏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进行一定的磨合和理解[5]。
6.幼儿游戏和成果反馈
幼儿游戏的成果反馈对幼儿持续参与游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教师要注重幼儿成果的收集和观察,给予幼儿有效反馈。比如。在幼儿自主涂鸦游戏中,教师可评选出其中一些较为优质的作品进行陈列展示,并将成果对应到人,以此提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这种开设陈列装饰栏的行为,在国外的幼儿园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激发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热情的同时,打造出了符合本园特色的装饰效果。相比之下,国内幼儿园很少使用幼儿作品做装饰,或者使用一些大人视觉下的装饰画,这难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为此,我们幼儿园作了大胆尝试,将园内所有装饰全换成了幼儿作品,其本身就是对幼儿的肯定,受到广泛认可。除了画作外,授予小红花、发放糖果、分享幼儿参与制作的食品等都是成果反馈手段。
结语
如今,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操作上开始和国际接轨,但是在学习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也不能过于盲从,要善于结合我国国情和当下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展开自主游戏设计,帮助幼儿通过游戏得到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