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市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研究
——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视角

2022-11-23曹杨静马亚婷叶晓萌许婷婷

山西青年 2022年6期
关键词:婚恋观男女生性别差异

曹杨静 朱 翀 马亚婷 叶晓萌 许婷婷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根据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显示,A市15~59岁常住人口人数为1970135,占总常住人口的59.77%。A市大学集中分布在1区与2区,而1区与2区15~59岁常住人口分别占总常住人口的61.97%和63.69%。人口性别比为102.61,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1.33,人口性别比趋于失衡。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其婚恋观不仅影响其未来对另一半和家庭模式的选择,也对A市未来人口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婚恋观是人们对于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和态度[1],婚恋观也是人们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婚恋观各不相同,由于认知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性别婚恋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学生的婚恋观正处于动态发展时期,此时他们的婚恋观具有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理性与感性并存、多元化、自主性强等特征。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得到更加翔实的数据准确反映研究主题,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式网上问卷填写,同时,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此次调查兼顾了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A市内的大学生,问卷的题目设置偏重于恋爱和婚姻方面,同时在性别方面也做出了区分。

问卷调查对象为A市内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为99.5%,其中大一学生占30%,大二学生占23.75%,大三学生占27.5%,大四学生占18.75%,男女生各占48.2%和51.8%。

二、A市大学生婚恋观的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一)大一年级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1.男生校园恋爱预期高于女生。问卷显示,有47.6%的男生赞成大学校园恋爱,而剩下52.4%的男生则认为大学恋爱应该顺其自然。相反有98.7%的女生对大学恋爱的看法是无所谓的。男生对大学恋爱期待度高,因而对恋爱的憧憬也更多。

2.男女生都倾向于AA制消费方式。由于社会环境和思想的变化,加之大一学生刚脱离高中校园不久,大多数学生的积蓄主要来自父母,由于手中的可供支配的财产较少,绝大部分学生倾向于AA制的消费模式,以此来减轻恋爱消费压力。

3.女生的婚恋观更成熟。根据调查,96.64%的男生认为高校没必要加强对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而有100%的女生认为开展恋爱观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在恋人选择方面男生似乎更注重女生的人品,而女生则将另一半的人品和性格放在首位,外貌、才智、家庭条件被列为次要因素。相对来说,女生在选择恋人方面考虑的因素更多、方面更全,而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大二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1.男生的恋爱动机较单纯。在众多影响选择另一半的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分别是恋人的外貌和才智,而人品、性格和家庭条件占比较小,女生则恰恰相反。在这一时期,男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总体还未成熟,与外界接触时间短、机会少,恋爱次数较少,在女生的外貌和才智方面要求较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2.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上,女生开放度更高。根据问卷,有73.4%的男生认为学生时期的恋爱不会发展成婚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00%的女生认为学生时期的爱情可以走入婚姻的殿堂。在看待大学时期结婚上,有81.82%的女生认同大学时期结婚,认为结婚不限于社会人士,大学时期找到志趣相同的人,结婚也未必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相反,有76.32%的男生不赞成大学时期结婚,认为这一时期应该将学业放在首位,结婚的问题可以等到毕业后考虑。

3.在看待离婚现象上,男女生持相反态度。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离婚率却持高不下。在大众关注的离婚问题上,99.21%男生表示不理解甚至很反感这种现象,98.74%的女生认为离婚都是双方经过认真考虑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三)大三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1.对待失恋女生更理智。根据问卷,63.34%的女生表示可以将失恋作为教训,有利于以后的恋爱,16.67%的女生认为失恋就失恋了,不会影响生活,21.97%的男生不能接受失恋,觉得不甘心,甚至会死缠烂打。面对失恋,男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大多数无法正确面对失恋,在感情上更偏感性一些。

2.女生意愿结婚年龄迟于男生。76.9%的男生规划结婚年龄在25~27岁之间,在这一年龄段中仅有41.67%的女生选择,16.67%的女生将计划结婚年龄置于28~30之间,更有25%的女生表示不想结婚。这一时期,由于学业与未来规划的双重影响,也为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男女生在意愿结婚年龄问题上时间普遍较迟。

3.女生婚恋观更前卫。根据问卷,在谈及结婚是否是人生的必选项时,75%的女生持否定态度,与此相反有78.47%的男生持相反态度,也就是说大部分男生认为有家庭才算完整。当下,社会对同性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66.67%的女生支持同性关系合法化,75.68%的男生持中立态度。

(四)大四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1.生育态度的性别差异显著。这一时期的男女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选择难题,经过几年的成长与大学生活的历练,婚恋观也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意味着在婚恋关系的考虑中顾虑更多。由于此时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加上生活的压力和生育成本较高,75%男生在三胎政策上持不关心态度,66.67%的女生表示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考虑三胎。

2.女生更加现实。由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女生未来幸福的基础是男方有房有车,66.67%的女生认为房子和车子在婚姻准备阶段中的占比是76%~100%,62.5%的男生认为房和车占比只有26%~50%,男女生站位不同,对结婚条件上的考量也各不相同。

三、A市大学生婚恋观呈现性别差异的原因

(一)个人观念与认知的差异

由于先天决定的基因不同,男女生在观念上很大程度会产生差异,加之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环境不同,会使男女生的婚恋观逐步向相异的方向发展。在成长的过程中,男女生对自己的定位会产生差异,男生在成长中经常会听到:“你是一个顶替立地的男孩子,你要有责任感,要有担当去保护弱小的人”,诸如此类的话。所以他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和勇敢,不断向着真正的男子汉的方向努力。而女生则会被告诫:“要温柔淑良,善解人意,端庄大方”,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学会了揣摩对方的想法,学会了“善解人意”。究其原因是年纪太小,主观意识薄弱,习惯性地顺着别人的想法去做。此外,在成长过程中,男女生都会形成自己的一整套的价值体系,对待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依据,这些都是导致男女生婚恋观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孩子价值观和婚恋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孩子最先接受的有关婚恋的信息来自父母,婚恋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在婚恋选择上也会与父母所期望的相差甚微。与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家庭崇尚的是多代同堂,因而上一辈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思想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查中,父母的婚姻状况、相处模式对男女生婚恋观的影响分别占到了80%和87.5%,受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男女生对未来家庭模式的选择中更倾向于传统家庭(即夫妻和孩子)和复式家庭(即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父母关系的好坏,相处方式对孩子婚恋观和家庭观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三)学校的相关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而且是民生之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2]、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3]。在培育人才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的学校开设了恋爱选修课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在上大学之前,恋爱被看成是叛逆的代名词,不管是学校和家庭都严防早恋,认为学生应该将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而在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比较叛逆,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开始爱的初体验,但由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心理的不成熟,他们的恋爱观往往处在幼稚阶段,尝试后的恋爱大多以失败告终。同时,虽然在校园中接受恋爱知识的学习机会少之又少,但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中和在特定环境的成长中,男女生的恋爱观会受外界的影响并朝着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方向发展。在步入大学后,校园中的恋爱氛围与初高中相比浓厚很多,很多同学在遇到认为合适的另一半后就会陷入爱河,在感情出现危机时可以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借鉴中成长,在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相处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婚恋观。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而更多在于对人习惯养成、性格形成、观念建立等精神世界的事物有极大影响[4]。社会环境对男女生婚恋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它体现于方方面面,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举止投足间。根据问卷调查,大众媒体对男女生婚恋观的影响占到了35%,仅次于父母的婚姻状况和传统的观念。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上。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不仅衣食住行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操作,信息获取也更加便捷,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恋爱婚姻的时事新闻或观点都会被及时获取,他们的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女生无法接受“妈宝男”“凤凰男”“孔雀男”,而“扶弟魔”“田园女”也为男生所唾弃。正确的婚恋观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一个富有营养的恋爱观,指导未来婚姻与家庭的选择,反之则会使之陷入误区。

(五)国家法律方面

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做规定[5],这也触发了大学生们对恋爱与婚姻的探讨。尤其近年来婚姻法在离婚问题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增设离婚冷静期,这使大学生对婚姻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近年来女性权利也在不断觉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女性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保护自己有力的武器[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更新,年轻人的婚恋观也与之前大为不同,从丁克家族、单身主义到不婚主义,结婚在部分人群中已不是必选项,正如问卷中在62.5%的女生看来结婚非人生必选项,而赞成这一观点的男生仅有25%。在问及如何看待离婚现象时,67.5%的男生认为可以理解,同样这样认为的女生高达92.5%,女生反应更大可能是由于近几年关于家暴、PUA等婚姻问题层出不穷,使女生在对待婚姻上更加谨慎。

四、婚恋观性别差异的问题与对策

受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着不成熟性、自主极端化、婚恋观过度理想化、恋爱动机功利化、面对失恋的不理智性等问题,相同的问题在男女生身上呈现出性别差异,而这些问题产生后将会对男女生的婚恋观及未来的婚恋选择影响较大,对他们在价值观的塑造和对社会的认同感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使男女生的婚恋观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轨道上运行,首先需要对男女生分别进行分析与研究。学校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婚恋价值倾向,并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咨询中心,因人制宜进行对症下药。家长需要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将正确的婚恋观传输给孩子,同时,也应营造一个和谐互爱的家庭氛围。社会应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与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正确的婚恋观取向。

猜你喜欢

婚恋观男女生性别差异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学校费心防早恋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