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022-11-22屈宸羽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习者作业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作业是中小学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除承担着巩固知识、建构能力的基本功能外,更是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作业是知识习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知识和能力发展至关重要。作业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精心设计的作业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习的热忱,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作业连接着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因此,好的作业设计至关重要。

学习目标是中小学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小学教师设计作业,要始终以学生认知为先,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勇于質疑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开放性、发展性的作业体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第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加强作业的启发性。

学习者的个体经验是进行有效认知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考虑作业的个性化与差异性,要在作业开始之前进行调研,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合理调控作业组成结构,根据知识掌握情况向学生推荐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借助“最近发展区”实行分层作业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线索构建了“阅读群”,提出了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核心能力。根据学生水平,教师可分三层设计作业: (1)课堂练习,连词成句地读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三部分,完成课后习题;

(2)拓展学习,掌握“连词成句”的阅读方法;

(3)课外拓展,阅读书籍《少年读史记》。

第二,创造多元作业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纵横联系。

合作学习是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关键,多元学习环境能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前准备2~3个作业包,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伙伴和作业,形成由学生组成的实践学习共同体。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及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做好沟通及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检测学习效果,发挥作业的巩固与延伸功能。

好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更能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和反思。学科作业往往是连贯、有序、多层次的。难度逐渐提升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面向全班学生,选做题则可以指定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去做。作业层次分明,从易到难,既照顾了后进生,又能促进优秀生的发展。教师还应注重反馈与交流,定期在班级展示优秀作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过程,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对分层作业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构建作业评价体系,注重作业“备、教、学、评”一致性。

中小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对作业进行调整。对于作业而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总结以往作业的特点,反思作业的层次和维度,兼顾班级内学生的不同情况,构建科学的中小学作业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设置应注重公平性,不能出现较大的评分误差,发挥对学生作业完成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学习重点,同时应拓宽评价的主体,实施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奖优补缺,以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中小学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施分层作业和批改,更要跳出作业单一的检测反馈功能,加强对实践类、活动类、操作类作业的设计,重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完善规范作业管理机制,有利于落实作业减负政策,助力构建平衡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屈宸羽,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 400799)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习者作业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莲心宝宝有话说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作业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