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2王桂芳

求知导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应用

摘 要:多元读写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正确指导其读写的一种教学手段,这有助于为学生构建多模态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授课时要灵活运用这一模式,在其中融入时代内涵,积极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元读写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读写模式;小学英语;应用

高效的英语课堂应具备互动性、多元化等特点,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主导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机械,同时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立足学生学情,借助多元读写教学模式,为学生制订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一、小学英语多元读写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英语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但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不足,如课堂教学质量偏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使其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1]。而多元读写模式的运用,能够推动小学英语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教师应用班级中的基础教学设施,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生动、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高效、高质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但多元读写模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尚未积累足够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优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可行性

随着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课堂中普及。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多媒体应用熟练度都在练习中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为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持[2]。而且,分析当前教育教学情况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因此部分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尝试在课堂中应用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应用能力,并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从认知角度考虑,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自控力不足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渗透多元读写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清晰、易懂的语言情境,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综上,基于教育环境和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依据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合理运用多元读写模式,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二、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

阅读是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元读写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具体来讲,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趣味活动中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并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展开初步实践[3]。由此,学生在实践中迸发学习动力,进而对后续学习产生兴趣。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听懂、会说,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What's in the classroom?”句型,教师应在阅读前运用读写结合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在阅读前,教师不要急着带领学生分析语篇中的内容,而要先播放教材中的chant and find部分,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一说、练一练,接着教师再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并询问:“What's in the picture? Who can say it?”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引出picture这一新词,还可以让学生复习pencil、ruler、bag、book、pencil-case、eraser等单词,并在语言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随后,教师将一张画有教室常见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贴到黑板上,并提问:“This is a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学生在听到问题后,第一时间要先转化语言思维,翻译问题的具体内容,听懂后再回答教师的问题,因desk、chair等单词学生已经学习过,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英文表达。学生思考后回答:“There are tables in the classroom.”“There are chairs in the classroom.”对于用英文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以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基于此,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看图说话,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中,通过对话预测后续学习内容,为读写结合打好基础。

(二)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

1.导入环节,围绕语篇设计趣味活动

导入环节的设计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好的导入犹如优美乐章的前奏,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多元读写模式时,要合理设计导入环节,重视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教师应结合语篇的主题,多角度剖析阅读文本的结构和内容,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目的。而在了解语篇基础信息和大致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锻炼学生语言技能的目的出发,增设读写结合任务,并积极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让学生在“输入—理解—输出”的过程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4]。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的教学为例,为了带领学生重点学习时间的表达方式以及描述在不同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的句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time”为主线,用唱、说、猜、听、玩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播放教材story time部分的录音,让学生探析其中的内容,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在学生大致了解story time中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翻开教材,自行阅读其中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一部分内容改编为一个小故事,并在小组内协作配合,分角色表演story time中的故事。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具体的情境中基于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和创造,锻炼了自身的语言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一天的活动安排写下来,并尽量用英文表达。基于之前的学习,笔者所在的班级中一名学生流畅地介绍了自己每天的日程:Get up at 7:00 a.m,have breakfast at 7:30,and arrive at school at 8:00 a.m.在其说完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最后,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时钟教具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以“what time is it?”句型进行提问,学生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安排,运用get up、breakfast、lunch、dinner等词语进行回答。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合理渗透读写结合模式,能使学生真正会听、会讲、会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2.阅读环节,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语篇脉络

思维导图是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直观性等特点,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总结语篇的各项要点,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这也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文本内容后,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语篇内容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语篇的脉络,主动提取语篇的要点和关键信息,并将其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在学生填充完毕后,教师可以安排写作教学,这样一来,思维导图就成了写作的提纲。教师应按照思维导图信息罗列的顺序引导学生写作,这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以真正在课堂中有效运用读写结合模式[5]。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My week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正确拼写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等英语单词,并理解如何使用各学科名称来描述每天的课程安排,教师在完成单词如何句型教学后,要利用语篇来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先利用warm-up、review等部分,带领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课程名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本班的课程表,并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What do you have on Tuesday?”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教师的行为猜测问句的意思,并尝试根据教师提示的图片回答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轻地掌握单词和句型。在学生掌握本课单词和重要句型后,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read and write”环节运用多元读写结合模式。学生需要先阅读对话中的内容,运用自身的英语基础翻译语篇中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一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在阅读结束后,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以“My week”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并隐藏对话中的关键信息,鼓励学生自行提取对话中的要点进行填充,以此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思维导图绘制完毕后,教师可以安排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来完善和填充“Look at the schedule above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 below”中的空缺部分。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对话填写并保持思路清晰,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对本课重点句型和单词的运用能力。由此,教师以思维导图为线索,在课堂中合理运用读写结合模式,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阅读技巧,增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效果并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真正落实以读促写。

(三)阅读后:巩固所学知识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时,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后增设巩固环节,并将读写结合模式合理渗透其中,让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理解文本中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自身所学。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回顾语篇中的行文结构、顺序及各项要点,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借助阅读教学将“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问答句型等教学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分散学习难点,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电子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突破学习重难点,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在讲解完单元语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原语篇内容进行改写和仿写,以达到训练其写作的目的。而在对原语篇进行改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用语言描述原语篇的大致内容,再融入自己喜爱的季节的内容。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的图片,并以春天的图片为例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如教师可以以此引入:“Oh,boys and girls,you are so good. Now,look at the picture,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weather like?”学生在思考后回答:“It's warm.”教师继续提问:“What color is it?”学生结合自己的视觉感受回答“Green.”“Red.”等。教师则要继续引导学生:“Yes,we see the leaves are green,and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weather is sunny and warm. Which season is it?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eason?”这一问答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本课知识,还可以复习旧知识,并拓展创作思路。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与同桌组成二人小组,任选剩余三幅图片中的一幅编写对话,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型和单词,设计逻辑正确、内容完善的对话。学生需要先与同桌展开互动和讨论,说一说彼此对四季的认识和想法,借助集体智慧激发灵感,再结合两人的设想进行描述,完成仿写任务。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难度更高的改写任务,要求学生替换语篇中的主干与关键词,并结合课堂所学句型和单词进行自由改写。由此,学生可以结合原语篇行文结构顺序、内容及课堂练习情况,自选角度完成改写。

结语

总的来说,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对学生语言运用和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借助读写结合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而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课堂学习中熟悉读写结合模式,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敏颖.初探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读写教学[J].校园英语,2021(19):228-229.

【2】沈婷.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教育界,2020(48):56-57.

【3】石钢.小学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6):86-87.

【4】张建美.小学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实践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0(6):61.

【5】杨中兴.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18-119.

作者簡介:王桂芳(1979—),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四局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