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里的众生相

2022-11-22陈晓华侯晓玉

领导文萃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四库四库全书乾隆

陈晓华 侯晓玉

清乾隆朝修《四库全书》,为之专门设立了四库馆。四库修书的第五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五月二十六日,乾隆下旨告诫四库馆臣,不要借四库修书行终南捷径之事,要实心办事,恪尽职守,不得敷衍塞责。以帝王之尊,亲自下旨严禁,说明这个“终南捷径”已是四库修书中的常态。

借四库修书行终南捷径的话出自乾隆,但终南捷径一词并非乾隆首创,而是唐朝道士司马承祯为卢藏用创造的。据《新唐书》记载,司马承祯与卢藏用一道被征召,但司马承祯无意仕途,最终选择回终南山。启程时,卢藏用去送行,指着终南山说,这是个风景好的地方,适合养生隐居。司马承祯毫不客气嘲讽回应道“当官的捷径”,于是以隐入仕,这便是“终南捷径”的由来。

终南捷径只不过是四库修书的支流,四库修书的主流仍是勤勉工作,尽力修书。如总纂官纪昀一生未有大的著述,全部精力尽耗其中。有分纂稿提要传世的纂修官翁方纲,下班后还去琉璃厂等地寻访修书需要的书,对修书尽心尽力。破格参与修书的戴震则是四库修书的殉职者。四库馆中有关天文、算法、地理、文字、声韵等书的校订及提要撰写工作基本上都出自他手,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他年仅五十五岁就以身殉职。

然而,在倾力修书之声中,也有不和谐之音,那就是四库修书偏偏和终南捷径扯上了关系。当馆内外学者论辩四库修书、讨论学术异同是非时,希望借四库修书之事,获得官位或升迁者不计其数。溯其根本,始作俑者还是乾隆,他急于看到四库修成,所以抛出利禄推动之。但是,乾隆具有两面性。他对自己的母亲恪尽孝道,对自己的发妻及其叔伯,他也能以儒道待之,而面对可能的隐患,他往往采取雷霆手段,处置决绝。乾隆初年,对大臣中的结朋者如鄂尔泰、张廷玉,他就曾毫不留情地加以黜置。四库修书期间,曾任总校官、总纂官、副总裁的陆费墀之所以有死于非命的结局,也完全系于乾隆欲防朋党于未然。

四库修书,寄予了乾隆成就帝王大治的期许,加以乾隆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成就夙愿的心情很是迫切,生怕自己去世前看不到《四库全书》成书。对于四库修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既保证质量又高速完成。因此,他对四库诸馆臣寄予了厚望,始终关注他们的修书事宜,馆中诸事,无论大小都亲自过问。为此,他恩威并施,直接肇始了终南捷径。

为使天下百姓踊跃献书,乾隆亲自向天下许诺,献书者无需担心书籍有否违碍,即使有违碍,也是罪书不罪人。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奖励政策。如奖书,对进献书籍五百种以上者,赏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最后,《四库全书总目》标注版本时并非著录刻书者和刊刻时间、地点,而是以采进地方政府或献书者的名字代替,如纪昀家藏本,浙江巡抚采进本。这也激发了民间藏书家的献书热情。

到了修书时,四库馆不仅以军机大臣担任总裁,而且破格重用人才。破格者,如纪昀,破例从流放之地召回任总纂官,连进士都不是的举人戴震、杨昌霖等也被召入馆。而平民身份的丁杰经过朱筠、戴震、翁方纲三人共同延请,得以凭借私人资格助理校勘。总之,当时借助四库开馆而显耀者,不乏其人。而为全面保障修书工程高效展开,乾隆更是精心安排了馆中人事。他派三个皇子入馆,并让其中的永瑢担纲总领全馆事务,还安排刘统勋、于敏中、舒赫德、阿桂、英廉、福隆安、和珅等一大堆顯贵入馆。这一切,都是乾隆统治术的具体实践。

同时,为保证抄书人手以及抄书质量,四库馆采取了在落第举子中选字画工整者抄缮的办法。乾隆关于办理《四库全书》并《荟要》所用誊录于京闱乡试落卷中择取的旨意,解决了这些落第举子的困顿,给予了他们机遇,也使四库馆成了他们的寄食之地。这些落第士子中不乏等待时机、蓄势而发的“卧龙”。

由此可见,四库馆的各色人等,程度不一地获得了自己的期许,四库馆无疑是他们进身的好阶梯。

然而,想走四库修书终南捷径者,并非都能如愿。首先,不是任何臣工都能入四库馆。即使入四库馆,馆中也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不过,在奖惩之外,还有更大的暗流涌动带来的四库修书诸人的宠辱不定,那就是因四库修书而结党问题。用全国之力修书,全国上下一片沸腾,京城人员流动频繁,臣工内部及臣民之间来往密切,向学氛围高涨,文化空前繁荣。面对这种局面,在开馆前,刘统勋所担心的结党等问题,势必引发乾隆的关注,激起乾隆的心事。

归而言之,乾隆心事有四:一是解决困扰自己的某些人敷衍塞责,而以修书为终南捷径等官修书籍积弊;二是如何保质保量修成旷古杰作,完成学术文化总结,获得圆满的文治,成就帝王大业;三是如何确立思想文化导向,解决本朝思想文化问题;四是防止因修书而结党。为此,乾隆亲自出马,全程督导,自觉担当起不是总裁的真正总裁之责。

四库馆实行的奖惩制度,每三月以记过清单的形式,记录馆臣修书的过失,同时丰富奖励形式,对修书有功者进行多种形式奖赏。奖惩之间可以互抵,馆臣可用有功记录抵偿过失。同时,也鼓励馆臣间互相监督,这引起馆内告讦之风盛行,进书者之间、馆臣之间都有大义灭亲者。

至于结党,在四库修书全程中,乾隆一句都没有提到。因为早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他解决张廷玉、鄂尔泰二人结党问题之后,就发出了已经解决困扰父祖多年的朋党问题,本朝再无朋党的自豪声音。

不过,在四库修书时,与结党有关系者的著作多被抽出、销毁。连名臣张廷玉的作品《尤癯稿》也在禁毁之列,可见乾隆对结党问题的重视。凡稍有结党的迹象,都会令乾隆严阵以待。

修《四库全书》一事,与清代众多学者、臣民命运纠缠,不仅是修书,也是当时士人行止的一段书写。借修书而行终南捷径,只是四库修书伟业中的小小插曲。

(摘自《读书》)

猜你喜欢

四库四库全书乾隆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乾隆:来尬诗吗
四库学研究专辑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