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山有神龙

2022-11-22张晓虹编辑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面赤水钟山

张晓虹/编辑

在《山海经》的《大荒北经》和《海外北经》里,曾记载着这样一个神明,名曰烛龙,又称烛九阴,盘踞钟山。在学术界,有很多人认为它是汉代之后出现的盘古原型。据《山海经》描述,烛九阴的外貌与能力已经超越了“异兽”这个词所能涵盖的范围,甚至达到了“神”的境界。烛龙作为钟山之神,拥有操纵四季,分别昼夜的能力,睁开眼便是白天,闭上眼便是黑夜,呼吸之间,便是春夏秋冬。

《海外北经》中这样描述它: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这里的钟山之神烛阴,其实指的就是烛龙,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在《大荒北经》中得到求证,里面描述的烛龙特征,与烛阴几乎没有区别。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其大概就是说烛九阴生活在赤水之北的章尾山上,并且有着人面蛇身的奇怪外貌。烛九阴身长千里,一身赤红,眼中光芒四射。

此外,烛九阴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尾巴粗又长”,它的体型巨大,身长千里,睁眼时天地一片光明,闭眼时世界将会陷入黑暗。不吃喝不休息,风雨无阻,冬天吹风,夏天呼气。

烛九阴的能力与他所生活的地方有着很大的关联。烛九阴生活在“赤水之北的章尾山”,北译为“北冥”,章在汉字中有“数之终也”的含义,尾则是“末尾”的意思,所谓“章尾山”就是“北冥之地的终末之山”。那里乃是幽冥之地,没有太阳的照耀,需要烛火释放光亮。

两晋时期的风水学家郭璞在《诗含神雾》中说过“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也”。

意思是远古时期的西北幽冥之地并没有太阳,也没有阴阳之分,所以有一只能够照亮天地的烛龙在掌管着那里的阴阳更迭。由此可知,烛九阴不仅仅只是一个造型怪异的“巨型手电筒”,还是一尊掌管着阴阳的混沌之神。

但烛九阴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种敢与日月争辉的神明,他虽然能够分辨白昼黑夜,但范围是有限制的,仅仅是在尚处于混沌之中的西北幽冥之地。

对此,我们可以结合烛九阴的名字来理解。“火”“虫”,结合为“烛”,“烛者”微弱之光也。在“烛九阴”的命名中,烛字象征着“微弱的光芒”,因为烛九阴所发出的光芒虽然能照亮北冥之地,可它毕竟不是太阳,与太阳相比仅仅只是“烛火之光”。“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整数,有着“大、极、最”的含义,“阴”字的意思是黑暗,“九阴”则意味着“极致的黑暗”,将三个结合起来,烛九阴的含义就是“照亮极致的黑暗”。

关于烛龙的形象,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古人对“生殖繁衍”的崇拜。

烛九阴的形象与女娲、伏羲非常相像,都是人面蛇身。蛇是人类神话史中最普遍的形象之一,在古埃及蛇象征着最高权力的法老,在古印度蛇象征着无所不能的神,在古希腊蛇又化身为美艳危险的美杜莎。

蛇文化之所以能够贯穿人类文明,是因为蛇拥有着极高的生育、繁殖能力,古人将蛇看作是“生殖之神”。《山海经》中记载的神明大多都是人面蛇神的形象,由此可知烛九阴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地位是超越炎黄二帝的存在,它的存在代表了人类最原始的“生殖崇拜”。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学者推测,烛九阴其实是古人看到极光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加工出来的艺术形象。

因为极光有红色,晚上出现时明亮,消逝时又归于黑暗,在天空不断延伸以至于看上去长千里,蛇一般的弯曲延伸,不会因为风雨而停止出现,因为是自然现象所以不用吃喝休息。没有科学认知的古人在北地见到极光,闪烁飘忽又蜿蜒千里,认为那是一条神龙的身影也不足为奇。

猜你喜欢

人面赤水钟山
金钟山秋色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雪生动在钟山的背面
钟灵毓秀小钟山
赤水情
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