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教学模型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2刘朝莉项小燕何吕平

生物学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内容细胞

刘朝莉 项小燕∗∗ 何吕平 徐 畅

(1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安庆 246133 2 安庆市第一中学 安徽安庆 246004)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传统的中学生物学课堂通常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通常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学生能否及时消化吸收,教师也很难得到及时反馈[2]。

针对以上教学问题,许多教师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其中包括我国引入的加拿大BOPPPS 教学模型。BOPPPS 模型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教学模块化,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增强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模型。该模型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根据学生一般只能维持15 min 左右注意力的特点[3],将课堂教学模块化,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目前,BOPPPS 教学模型已在我国大学课堂中有较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5],而在中学生物学课堂的教学中还十分鲜见。本文尝试将该模型运用至中学生物学课堂中,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在生物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实现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1 BOPPPS 教学模型的内涵

BOPPPS 教学模型最早由加拿大的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提出,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 个环节(图1),以清晰的步骤明确教学过程,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核心,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6]。

图1 BOPPPS 教学模型

1.1 导入(bridg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至课堂。导入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直观认识,在头脑中引发连接,例如,生活经验、新闻时事等;也可从学生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事物入手,例如,通过让学生观察新奇生物的图片或影像后再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导入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1.2 目标(objective) 该模式强调的目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能让教师知道其教学任务并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计划,也能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同时目标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1.3 前测(pre-assessment) 前测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调整后续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前测可采用提问、选择题和填空题等形式。该环节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前进行。

1.4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要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并主动参与。该环节可采用小组讨论、辩论、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并根据所获取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

1.5 后测(post-assessment) 后测是为了了解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和知识板块的不同设计该环节。后测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得到相应的反馈,帮助教师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后续教学。

1.6 总结(summary) 总结包括对本节内容的总结和引出下节课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收集意见和反馈。例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掌握重难点,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总结与评价,对知识的延伸及后续教学的衔接。总结要围绕教学目标,简短明了。

2 BOPPPS 教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以“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为例阐述具体过程。

2.1 导入——激发兴趣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形式,例如,根据生活现象、谚语导入,或根据情境导入等。在“细胞衰老与死亡”这一节,首先,向学生展示同一个人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照片,让学生对比2 张照片的主人公外貌变化,由此引出该节课的内容。通过对比产生差异,引发学生思考差异存在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2 学习目标——指明方向 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指明学习方向。高中生物学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例如,本节内容让学生理解正常情况下的细胞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联系衰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

命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蝌蚪尾巴的消失和割破手指等生活中的实例,讨论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思维);探讨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健康问题、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2.3 前测——探测学情 前测可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衰老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以及人类个体青年与老年的外貌对比图,同时附上表格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归纳(表1、表2),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培养了其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师可及时掌握全班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前测结果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表1 个体衰老资料分析总结表

表2 细胞衰老资料分析总结表

2.4 参与式学习——合作与表达 参与式学习是BOPPPS 教学模型的核心环节,教师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媒体和资源,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互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方式1:画一画。绘制衰老细胞的结构简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正常与衰老细胞的不同之处,总结衰老细胞的特征,并要求学生绘制衰老细胞结构简图,分析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功能改变,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点评。鼓励学生绘制衰老细胞的结构简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方式2:辩论。细胞衰老是否代表个体的衰老?

教师提出问题,选择细胞衰老代表个体衰老的学生为正方,反之则为反方。每队队员通过抢答的形式阐述观点。教师对正、反方发言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可根据生活实例点拨学生,举例人体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 d 左右,红细胞衰老不代表人体衰老,而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细胞衰老即代表草履虫的衰老。

辩论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同时辩论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观点。

方式3:小组讨论。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异同点。

教师解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定义,将全班学生分为4 个小组,向学生呈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相关视频和资料,让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列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随机抽选1 人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并由教师举例细胞凋亡的类型,说明细胞凋亡的意义。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举例以支撑各个知识点,让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理解。

2.5 后测——及时反馈 在后测环节,教师通过测试题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验内容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其具有梯度性、层次性。例如,通过用细胞死亡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分类(表3),促进学生对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区分和理解,了解细胞死亡并不是对生物体仅有有害作用,真正理解细胞凋亡的意义,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细胞死亡;同时通过学生主动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学生完成后测内容之后,教师对结果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利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表3 细胞死亡的实例分类表

2.6 总结——巩固升华 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细胞衰老特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等,使其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巩固;其次,围绕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分析;最后,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对表现良好的方面给予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结之后,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对课堂上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升华,例如,让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等。

3 结语

应用BOPPPS 教学模型,使中学生物学每个教学模块均能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同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

BOPPPS 教学模型的应用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参与式学习模块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否则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同时,教师还需具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便于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BOPPPS 教学模型,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借助多种教学工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内容细胞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DANDY CELLS潮细胞
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潮细胞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