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养牛场的综合养殖技术

2022-11-22覃建良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养牛场牛群犊牛

覃建良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542803)

为实现经济、环境共同发展,我国中小型养牛场应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友好型及生态友好型养殖业,将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推动养牛场的进一步发展。

1 中小型养牛场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规模养牛场发展前景

我国中小养牛场若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致力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增长,从而提升中下养牛场在农副产品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这不仅能实现中小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升现代居民的食用口感,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

1.2 中小规模养牛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经济因素的限制,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养牛场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技术还无法熟练应用,仅能应用一些简单的生产设备辅助生产,无法建立机械化、统一化的生产流程,致使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养殖场未意识到环境问题对养牛场发展的影响,不注重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未能合理选择养殖场地,对排放的污水、废水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养牛场周围环境恶化,致使周边住户受到严重影响。

2 中小型规模养牛场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2.1 常见病及其防控措施

中小型养牛场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2 种,致使肉牛出现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为养殖技术存在问题或养殖环境不佳,从而导致肉牛抵抗能力下降。当肉牛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通常存在的症状为便秘、腹泻等,严重时会产生病毒性腹泻、便秘及前胃病。当肉牛出现呼吸道系统疾病时,通常存在的症状为感冒、咳嗽、咽炎及肺炎等。养牛场的养殖工作人员可根据肉牛状态判断肉牛是否存在上述疾病,若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上述病症,需先对肉牛进行检查,确定病症后再进行治疗。

2.2 群发病及其防控措施

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中小型养牛场常存在群发病主要包括4 种,分别为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及代谢病。群发病对牛群的影响十分严重,若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会导致养殖场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群发病的防控也十分重要。

首先,从传染性疾病的角度分析。传染性疾病是群发病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传染性疾病致死率高且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若养牛场未及时进行防控治疗,可能会导致整个牛场受到影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为支原体、黏膜病和口蹄疫,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若发现肉牛可能存在传染性疾病时,首先要将疑似病牛及其同舍牛群隔离,并进行检查,确诊后需要对病牛进行治疗。

其次,从寄生虫病角度分析。寄生虫是肉牛养殖期间很容易感染的群发病,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寄生虫类别主要包括球虫、原虫、线虫、阔盘吸虫、双腔吸虫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血液原虫病,血液原虫病是指原虫寄生于肉牛血液中,致使肉牛牛群出现血液原虫病的主要原因为未能保证养殖场清洁。针对此问题,养牛场需要定期为肉牛进行体内外驱虫,并需要进行当地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驱虫时间,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通常情况下,原虫的驱虫药物为咪唑苯脲,驱虫时间以冬季、秋季等高发病季节为宜。此外,还需要做好圈舍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污,定期进行消毒。

再次,从中毒病角度分析。促使牛群诱发中毒病的原因主要为饲料质量不合格,通常情况下,中毒病主要包括棉饼中毒及霉菌毒素中毒。中毒病的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把控,并根据要求做好饲料存储工作[1]。

最后,从代谢病角度分析。引起代谢病的主要原因为肉牛营养不均衡,代谢病主要包括佝偻病、过食精料综合征等,针对此类病症,需要养牛场注重调节肉牛的营养,合理搭配饲料。

2.3 特殊病及其防控措施

牛群常见的特殊病主要包括应激综合征和肢蹄病。应激综合征是指突然改变牛群生活环境,导致牛群体内环境失衡,从而致使肉牛免疫力下降,引发牛群应激综合征。致使牛群出现应激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如更换饲料、断奶、转群、气候反常等应激综合征对牛群的影响较大,高发季为换季时期,因此,养牛场需要根据应激综合征的高发期做好防控,注重圈舍通风,并通过饮食来提高肉牛免疫力,注重肉牛营养均衡,从而做好防控工作。肢蹄病主要包括风湿、腐蹄及蹄叶炎等,其形成原因主要为肉牛活动量低,长期处于站立或久卧情况,肉牛蹄部血液循环差,进而引发上述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定期让牛群活动,并给予牛群足够的生活空间。

3 中小型养牛场的综合养殖技术

3.1 品种改良

中小型养牛场若想保证肉牛质量,需要改良肉牛基因,这不仅能从根源上提升肉牛质量,还能提高母牛繁殖率,促使养牛场的规模逐渐壮大,并提升养牛场的经济效益。若想做好品种改良,首先选择合适的选配计划,建立牛群配种档案,避免出现近亲交配的现象。其次,可利用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将基因优良的冷冻精液配给母牛。通常情况下选取19~22 月、体重300~350kg 的成年母牛进行配种[2]。

3.2 妊娠阶段

做好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和犊牛接产及护理工作,首先,科学配制母牛饲料,保障饲料的营养均衡,为母牛选取优质青草。其次,尽可能让母牛顺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助产方式。

3.3 发育阶段

完善犊牛营养结构,保障其正常发育。完善犊牛饮食结构,哺乳期犊牛需要坚持母乳喂养,犊牛16d 后需要利用喂奶器喂奶,1 月后用奶桶喂奶。6 个月后的犊牛需饲喂优质干草或精料,锻炼犊牛消化系统[3]。

3.4 养殖阶段

首先,在圈舍建设过程中需要精选场地,选取交通便利的地区,且需要远离城市、村镇及屠宰场,避免环境污染。所选地区需要土质干燥、光照充足、便于排水。同时做好圈舍清洁、消毒工作,采用2%的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每周消毒,牛场周围和下水道需要用漂白粉每月消毒一次,污水池用氯制剂每月消毒一次,对常用的生产用具及料槽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每月消毒1~2 次。

其次,对机械设备需要加强管理,如棚舍搭建设备、温度湿度调节设备等,需根据当地实际温度、气候条件合理调控设备,避免牛群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应激综合征。

最后,对牛群管理需要采取分群饲养的方式,将犊牛、育成期肉牛、孕期母牛分群放牧,适当增加肉牛活动量,保证饮水充足。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型养牛场若想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要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合理选取养殖场地,并做好养殖场清洁与消毒工作。其次要加强疾病防控,并在肉牛生长的各个阶段科学管理,从而保证肉牛健康。

猜你喜欢

养牛场牛群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山东省养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的调查分析
陕西城固县养牛场牛粪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应用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