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蓝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2022-11-22王郑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血清型病羊绵羊

王郑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600)

羊蓝舌病作为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性疾病,病羊发病后出现精神、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口腔和胃肠黏膜多处溃疡,病羊消瘦,体质变差,口腔内积有许多血红色唾液,舌头呈蓝紫色,故称“羊蓝舌病”。由于羊蓝舌病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仅通过疫苗接种无法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还需要强化管理,做好消毒和驱虫工作,这样才能真正降低羊蓝舌病的发病率,促进我国养羊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 病原特征

羊蓝舌病病原体为蓝舌病毒,体外培养需在血液或7 日龄鸡胚卵黄囊内培养,培养温度33~34℃为宜。目前该病毒血清型共24 个,不同血清型不存在交叉免疫机会。羊蓝舌病毒不耐热、不耐酸,在20~28℃室温条件下,该病毒可保存于50%甘油溶液中多年。羊蓝舌病毒适宜的pH 为5.6~7.8,在pH<3时能瞬间灭活,在pH<5 的环境下,温度升高至60℃,该病毒25~35min 即可杀灭,当温度升至100℃可迅速灭活,因此,羊场可在夏季温度较高时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该病毒对碱性也具有一定的耐受力,2%烧碱溶液可有效杀灭病毒,日常温度较低时可使用2%烧碱溶液消毒。羊蓝舌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试剂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病畜治愈康复后仍可带毒4 个月,因此,羊场发病后需要做好长时间的消毒和净化操作,保障羊群安全。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羊蓝舌病主要感染绵羊,且山羊、家牛、羚羊、鹿等反刍动物也可受到羊蓝舌病毒侵害,但症状不突出。所有品种中,纯种美利奴羊最易感。1 周岁青年绵羊感染性和致死性较高,哺乳羔羊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发病率较低[1]。

2.2 传染源

病羊和隐性携带羊蓝舌病毒的动物。

2.3 传播途径

(1)胎盘垂直传播。(2)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羊蓝舌病毒可通过羊虱、羊蜱蝇、库蠓、白星伊蚊叮咬传播羊蓝舌病毒,当吸血昆虫体内含有羊蓝舌病毒时,短短2 周内,该病痛可在吸血昆虫唾液腺内进行大量繁殖,当其再次叮咬健康反刍动物时,可传播病毒,绵羊叮咬感染后症状最突出,该病毒在绵羊体内的潜伏期为3~10d,但感染羊只体质较强可潜伏数月。病羊发病3d 左右血液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进而出现急性症状。(3)交配传播。健康羊和病羊普通接触过程不会传播病毒,自然交配可感染。

2.4 流行特点

2.4.1 季节性流行

春末、夏季和初秋蚊虫盛行的季节容易出现羊蓝舌并感染。低洼区域、池塘、河流水源附近高发。

2.4.2 周期流行特点

羊蓝舌病可在老疫区发病后3~4 年再发病一次,老疫区治愈后的羊不会再发病,可能会感染同一个血清型或不同血清型,第一次发病区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0%~70%和15%~45%。

3 发病症状

绵羊感染羊蓝舌病毒后会有3~10d 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羊出现体温升高,最高可升至41.5℃,且呈稽留热,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病羊精神状态不佳,食欲逐渐下降,然后厌食到停止采食[2]。病羊口腔和唇部出现明显的肿胀、流涎。随着病情发展,病羊面部、耳根部、颈部和腹腔会出现皮肤肿胀症状,口腔黏膜充血,有溃疡和糜烂,颜色呈青色或青紫色,病羊齿龈、舌苔黏膜也会出现溃疡和糜烂,造成病羊吞咽和呼吸困难。若病羊治疗不当会加剧病情恶化,糜烂的黏膜及皮肤有血液渗出,口腔内积有许多血红素唾液,张嘴有强烈的臭味。病羊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鼻孔边有黏液残留的结痂,病羊呼吸越发困难。部分病羊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腹泻时可能夹杂少量血液,病羊逐渐消瘦、离群、喜卧。

羊蓝舌病病程可持续1~2 周,由于该病可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因此,发病率可超过40%,但若防疫及时可将死亡率控制在3%之内。母羊在妊娠期间感染,尤其是怀孕1 月龄后感染,约有1/5 的新生羔羊会发生小脑发育不足、脑积水等生育缺陷问题。

4 病理剖检

病死羊口腔黏膜、肢蹄部皮肤、胃肠黏膜、心肌表面出现出血斑、溃疡和坏死病灶,嘴唇外侧、内侧和舌尖表皮细胞脱落,齿龈部有明显水肿病变。患羊蓝舌病的病羊乳房皮肤无水疱,但部分病羊乳房皮肤可能有少量上皮脱落。病羊蹄部有蹄叶炎,水疱溃烂后留有黏性渗出物。病羊肺部水肿、充血、脾脏肿大,颜色苍白,切开后有少量清凉液体渗出。病羊泌尿道黏膜也会有出血点。病羊瘤胃颜色呈暗红色,瘤胃黏膜有许多空泡变形。

5 诊断方法

5.1 鉴别诊断

(1)做好和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羊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潜伏期为1~7d,全年均可发病,除了绵羊、山羊易感外,牛、猪、骆驼等也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和羊蓝舌病的共同点为口腔和肢蹄部出现水疱、溃疡和烂斑,病羊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不振。两病的不同点为病原传播途径,流行季节,患口蹄疫的病羊心肌会出现“虎斑心”,且心肌质地松软。

(2)做好和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鉴别诊断。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体为羊口疮病毒,潜伏期为4~8d,该病毒只侵害绵羊和山羊,其中以6 月龄以下的羔羊易感,患唇型的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羊只口角、上唇及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溃疡和烂斑,病羊也会出现吞咽、咀嚼困难,进而影响呼吸和采食。两病的不同点为易感动物不同,羊传染性脓疱病主要侵害羔羊,尤其是3~6 月龄的羔羊,而羊蓝舌病主要侵害1 周岁的青年羊。

5.2 实验室诊断

采集羊蓝舌病病料,可采集病羊全血样本或病变组织制成血涂片,革兰氏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阴性菌,可进行下一步的分离培养。或将病羊抗凝血用生理盐水洗涤,加入适量抗体,置于4℃90min,3000 转离心10min,吸取上清接种到3 只乳鼠(3 日龄)内,每只接种量为0.3ml,另外2 只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接种后1 周内观察乳鼠状况,若生理盐水组乳鼠健康,但接种上清的乳鼠死亡可初步诊断为病毒性疾病,在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或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进行病毒诊断。

6 治疗措施

将少量0.1%高锰酸钾溶液和食醋混合后加入纯水中,给病羊口腔反复冲洗,然后在其溃疡或烂斑处涂抹适量的碘甘油溶液,也可涂抹2%硫酸铜溶液或1.5%明矾溶液,若外部皮肤有烂斑或溃疡病灶可涂抹冰硼散,每次少量,每天多次,直至溃疡病灶痊愈[3]。

7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提高羊群免疫力。接种前对当地羊蓝舌病血清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给病羊接种二价或多价疫苗。(2)科学消毒,切掉病原传播途径。冬季使用2%烧碱溶液消毒羊舍环境,夏季温度较高时使用0.3%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同时做好灭蚊和驱虫控制,这样可有效切断羊蓝舌病毒的传播途径。(3)净化羊群,彻底消灭病毒。由于病羊治愈后也会长期带毒,因此,需要定时对羊群进行血清学检测,若发现病羊必须做好隔离和治疗管理,病羊即使治愈后也不能留作种用。

8 结语

综上所述,羊蓝舌病是一种绵羊易发的病毒性疾病,羊只感染后会出现发热、消瘦症状,口腔黏膜和胃肠黏膜有明显炎症,影响羊只采食和膘情。由于羊蓝舌病和羊口蹄疫、羊传染性脓疱病在发病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养殖户还需要做好鉴别诊断,切勿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由于该病血清型多样,单价疫苗接种效果不显著,可采用多价疫苗,并通过强化管理做好疫病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勿扩散传播。

猜你喜欢

血清型病羊绵羊
冬末春初 注意防治绵羊痘病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与治疗措施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绵羊和小鸟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巧计得绵羊
2005~2011年厦门市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