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母牛繁殖及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2022-11-22巨芳
巨芳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262600)
改善母牛生产性能,提高母牛受胎率,降低空怀率,使母牛适时全配、全孕是提高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母牛养殖效益有重要意义。
1 影响母牛繁殖及生产性能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母牛品种与个体差异导致其繁殖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母牛的品种配种受胎率较低,造成产犊间隔时间较长,新生牛犊死亡率比较高。因此,在母牛繁殖饲养过程中,育种工作十分重要。
1.2 环境因素
确保母牛繁殖性能,为其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温度环境。假若母牛的生存环境温度太高,容易导致母牛身体分泌较多的孕酮,使母牛发情不明显或发情持续期短,甚至是不发情。出现该种情况,养殖人员不能准确判断母牛是否发情,容易错过配种时间,配种后受胎也容易出现死胎。假若母牛生存环境温度太低,日照不足,从饲料中获取的能量和维生素等物质不足,容易导致母牛发情较安静,或者停止发情、卵泡停止发育,从而难以受胎。因此,在饲养母牛时要确保其生存环境良好,并且温度适宜,干净卫生。除此之外,如果母牛经过长途运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新环境与原环境存在较大差别,气候等条件有很大差异,也可能导致母牛暂时性难以繁殖。
1.3 营养因素
营养均衡是保障母牛顺利发情的重要因素,只有保障充足的营养,才能让母牛拥有更高的繁殖性能。但并不是营养越多越好,在为母牛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要保障其科学性。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是母牛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日常饲养中要注意这些营养物质的科学搭配,以满足母牛营养需求。如果母牛在平时没有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会影响其自身生长发育,从而降低母牛繁殖性能[1]。如果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为母牛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会导致母牛身体机能下降,影响其发情,降低繁殖率和繁殖性能。蛋白质是母牛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对母牛繁殖性能有很大影响,缺乏蛋白质会导致母牛体重增长缓慢,同时还会造成其自身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降低,继而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饲料是母牛饲养中的重要物质,饲料质量对母牛繁殖性能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只有保证饲料质量,才能有效提高母牛繁殖性能。所以在饲养时要用营养丰富的粗饲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饲喂母牛,保障母牛能从饲料中摄取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足够的营养,从而保障母牛各项身体机能达标、繁殖性能良好。
1.4 管理因素
在母牛饲养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存在牛群结构不合理,配种技术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情况,这些因素也会降低母牛繁殖性能。首先,从牛群结构看,牛群结构直接影响母牛受胎率,只有一个科学的牛群结构才能保障母牛繁殖率。其次,配种技术直接关系着受胎率,由于一些养殖场配种技术不过关,没有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导致胚胎成活率低,对母牛繁殖性能造成很大影响。
1.5 疾病因素
疾病也是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一些与繁殖性能有关的疾病,会对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会导致母牛不孕的疾病主要有传染疾病和非传染疾病两类。传染性疾病主要有布氏杆菌病、胎弧菌病、滴虫病和生殖道颗粒性炎症等。如果养殖户没有制定严格的检疫计划和防疫制度,或者没有落实相关防疫和检疫工作,或者人工授精没有做好消毒工作,都会导致母牛患病,甚至导致病毒在整个养殖场蔓延。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子宫颈炎等。如果母牛饲养不当很容易导致母牛患非传染性疾病,从而影响其繁殖性能。
1.6 滥用药物
当母牛受生存环境或日料搭配不科学等因素影响,出现不发情或不孕情况后,养殖人员并没有及时通过改善饲料结构,保证母牛营养充足或均衡,也没有优化母牛生存环境确保其健康成长,反而使用激素类药物对母牛催情,导致母牛激素调节出现问题,造成多次配种且不孕的情况。同时,养殖人员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母牛生产后子宫会自然恢复。正常情况是母牛生产后排出胎衣,半个月左右子宫能净化完全,不用人为冲洗子宫。可是有些养殖户会在母牛产后几天用药液冲洗母牛子宫,反而会延长母牛子宫恢复时间,破坏母牛子宫环境,使得母牛推迟再次发情时间。
2 提升母牛繁殖及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2.1 做好选育工作
在进行选育工作时,首先要考虑遗传因素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所以对母牛品种要严格把关,要选择繁殖性能较高的品种,做好个体选择与培育工作。而且还要注意母牛体形,如果母牛体型过小,无法保证牛犊能获取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另外,在选择时要认真了解母牛健康情况,观察其发育情况和品种特征,保障母牛身体状况良好[2]。
2.2 采取科学饲养
充足的营养物质能有效促进母牛繁殖性能,如果母牛营养不足会非常瘦弱,影响其繁殖性能,会出现易流产等问题。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保障母牛能获取全面的营养物质,不仅要供给粗饲料,同时还要供给精饲料,并且要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搭配,保证母牛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在饲养过程中要掌握好饲料供给量,在保障母牛营养物质摄取充足的情况下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如果母牛摄入的营养过多,身体过于肥胖,会对卵泡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同样不利于母牛的繁殖生产。冬季要提前做好冬草储备工作,避免因冬季草料少而导致的母牛摄取营养不足情况[3]。
2.3 加强管理工作
除了选育工作和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母牛繁殖性能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保证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牛群结构,并且要为母牛提供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母牛每天都能得到阳光照射,从而增强体质,保证其健康情况。其次,要提高配种技术,保证配种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进行人工授精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如果有需要可以找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配种时要掌握好配种时间,并且要保证精子质量,做好准备工作,从而提高母牛受胎率。如果母牛出现不发情或发情异常的情况,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促进母牛受孕的药物,如使用催情药。另外,对已生产完的母牛要做好护理工作,使其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并且要做好对其外阴消毒工作[4]。
2.4 加强生产和产后管理
首先饲养员可以根据配种时间准确计算母牛预产期,提前开展准备工作。一般母牛分娩不需要助产。为降低母牛和牛犊感染细菌的概率,母牛分娩后应及时做好母牛与牛犊管理工作。要及时为新生牛犊擦干口鼻上的黏液,寒冷时节要保证牛棚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低使犊牛生病。饲养人员要为母牛和犊牛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并饲喂营养充足的饲料,在其中添加多汁、易消化的饲料,还要适当添加蛋白质与矿物质等。同时要保证饮水清洁,确保母牛自身需求,并能正常泌乳。假如母牛分娩时因各种原因需要助产,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感染,还要防治犊牛因异物进入而出现窒息或感染等情况。母牛生产后应尽量让母牛和犊牛同棚,使犊牛尽早吃上初乳。还要注意犊牛体温、进食量、精神状态和粪便,全面掌握犊牛身体情况。只有照料好分娩母牛才能使犊牛有更高的成活率,才能使母牛生产后快速恢复繁殖和生产能力。
2.5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要搞好牛舍卫生情况,保证牛床干燥、卫生,并且要对粪污和有害物质进行及时处理,做好通风工作。在夏天比较炎热的时候注意防暑,在冬天比较寒冷的时候也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母牛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定期对母牛开展全面检查,保证母牛能健康生长,发现问题要快速采取措施补救。臀部与生殖器官应重点检查,观察母牛臀部轮廓、阴门状态和骨盆韧带,查看母牛阴唇大小与形状,查看是否有炎症与分泌物,并通过分泌物确定炎症性质。除此之外,养殖户要对母牛发情配种情况、胎次、妊娠情况和产后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查询不孕母牛的血统,查看是否因遗传因素导致不孕。还要特别注意母牛群,这是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关键之处。全面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及繁殖性能的具体情况,在掌握母牛实际情况后及时做好配种工作,检查母牛是否受胎,如果没有受胎要及时补配。还要对怀孕母牛进行检查与治疗,确保母牛正常保胎。还要重视疫苗接种,保障母牛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抵抗力。一旦牛群中出现不良个体,或者母牛失去繁殖能力后,养殖户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或淘汰问题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