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有效沟通

2022-11-22朱兰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话语研究生

魏 楠 朱兰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1]。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2]。作为与信息化发展浪潮密切相关的学科[3],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以下简称“图情档”)学科研究生培养更应体现时代特色,探索全方位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思政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引领作用[4]。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学科特性,图情档研究生易于接触新兴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和意识较强,他们很可能无意识地暴露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之下,为此更应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尤其重视课程思政的作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合理渗透进专业课程之中[5],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

有效沟通是实现思政育人使命的前提。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教育者与研究生间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多样化渠道和方式,同时也赋予思政教育新特点、带来新挑战。探究“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图情档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有效沟通,对于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具有重要作用。

1 理想沟通情境与沟通有效性:有效沟通的条件要求

哈贝马斯(Habermas)基于交往理性提出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为达成主体间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共处,社会成员应摒弃主体中心观念,转向主体间性,突破中心主义限制,通过双向对话达成共识,以此促进社会协调和长足发展。有效沟通的达成同时受到理想沟通情境与沟通有效性要求的制约。

理想沟通情境即为达成有效沟通应当满足的外在制度条件,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参与主体遵循自由、平等和理性的普遍原则,不受其社会阶层、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限制;其二,具有开放性的公共领域,原则上所有人均可参与讨论;其三,理性批判的公共舆论,即在充分交流、理性探讨基础上达成理性共识。沟通有效性要求指为达成有效沟通,各参与主体必须遵循的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8]由于“可领会的表达”这一要求一般均可满足,因此可简化为三个基本要求,即事实陈述的真实性、表述话语的正当性以及沟通意向的真诚性。

面向图情档研究生课程思政既需要也形成了一个沟通交往空间,表现为教育者与研究生围绕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议题进行讨论对话,旨在达成有关思政内容的共识,实现启迪心灵、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通过双向赋权,有助于理想沟通情境的实现。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突出的科学理性色彩,也对有效沟通所必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提出挑战。特别是面向图情档研究生的课程思政,除了思政教育所共有的目标指向性、发展性、先导性外,尤其要突出“实践性、管理性、应用型社会科学”特色[9],以及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需求。因此,探究“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有效沟通的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2“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理想沟通情境的建构

“互联网+”环境下,单向、中心性、一对多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被双向互动、网状结构、多对多所取代,形成了有利于课程思政理想沟通情境实现的条件。

2.1 从权威到平等:“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主体结构的转向

传统思政教育中,由于知识来源的有限性,研究生主要依赖教师传授和书本信息获取知识。教育者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扮演主体角色,掌握着思政教育文本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研究生则是思政教育的客体,被动接受所教授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规训。两者间呈现出教育与被教育、说服与被说服的关系,并逐渐演化为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对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10]。

“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拓展了知识获取渠道,使得原本作为教育客体的研究生可以自由探索,形成对于思政内容的自我解释,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传统思政教育中作为被动接收者的研究生从教育者手中获得了一定话语权,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互动关系,不受身份地位限制,共同就思政内容展开论述。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解释因此也不再构筑于说明、陈述、劝导之上,而是对话的、交往的、创造的。图情档研究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数字素养,善于获取多种资讯,在课程学习中更易对思政内容产生自我解释和解读,进而与教师、同学间展开对话,在讨论中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2.2 从封闭到开放:“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公共领域的雏形

开放性是公共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理想的公共领域里,所有人均可自由发表观点,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受时空因素限制,传统课程思政相对封闭,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主客体之间开展,并无自由讨论和充分交流的平台空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批判精神的产生,未能完全践行思政教育的精神。

而开放性是内置于“互联网+”中的根本属性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深度融合为交往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任何人均可通过互联网便捷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人类的公共交往空间得以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为公共领域的延伸,且更具开放性,为课程思政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网络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借助于多种技术媒体手段,课程思政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参与者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围绕思政内容随时随地展开讨论、表达观点,课程思政公共领域得以开始形成。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作为河南省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前沿”课程中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思政微课上线课程平台,学生可随时浏览课程内容并参与线上讨论互动,实现主体间平等交流。

2.3 从传统到现代:“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交往话语的形成

传统思政教育通常以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为主,“以革命话语、阶级话语、政治斗争”彰显政治性[11]。然而,“互联网+”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从技术层面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更是将其所蕴含的开放、共享、协作等理念融入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当代研究生作为“数字原住民”,早已内化了“互联网+”所蕴含的现代价值理念,传统思政教育中的侧重历史知识、政治教化的话语形态已无法与其精神诉求有效兼容,反而易于使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加剧价值迷思和精神空虚。

“互联网+”环境下,政治精英和理论精英已无法掌控思政教育话语霸权。公众不再以同质化的、与国家相对的“整体”存在,而是具有多样性、异质性需求的“个体”。因此,图情档研究生也不再是作为“研究生”“学生”等整体形象而存在,学科专业特点、学习层次特点以及学生个性特点凸显。思政话语因此也日益生活化、大众化、现代化,开始关注研究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需求”“精神”。

3“互联网+”环境下图情档研究生课程思政沟通有效性的挑战

“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建构思政教育理想沟通情境的有利条件,但其对沟通有效性所要求的真实性、正当性以及真诚性提出挑战。

3.1 信息结构不良对事实陈述真实性的挑战

对于图情档研究生而言,培育其深入分析、准确陈述事实的思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其今后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石,也是思政教育所需着重培养的品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通常结构不良,体现为信息总量庞大,但高质量信息缺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难以保证,易于产生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以及信息选择利用等问题[12],共同对事实陈述产生影响。首先,网络中存在着大量虚假信息、有害信息,即便图情档研究生经过长期训练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但仍对其选择利用信息造成干扰。其次,网络信息高度碎片化、零散化,缺乏完整性和内在一致性,使得研究生往往无法获得有关事实的全貌。加之网络热点迭代更新迅速,一个议题还未进行深入探讨,便被另一个更具“爆点”的事件所掩盖。长此以往,研究生们逐渐陷入以偏概全、缺乏深度的惯性思维之中。再次,在“后真相”时代,人们习惯于将态度、立场、情绪等主观臆断置于客观事实之前。网络媒体常常以情绪化的渲染解读吸引眼球,主观性话语长期占据舆论中心。研究生们长期置于这种环境,极易被误导,难以形成正确分析、客观陈述事实的能力,制约了课程思政有效沟通的实现。

3.2 脱离生活世界对表述话语正当性的挑战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公共领域所有要素的来源,并构成了公共领域中公众对日常生活实践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的语境”[13]。脱离了生活世界所提供的背景共识,交往行为将难以产生理解和发挥社会整合功能[14]。因此,课程思政必须与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才能确保表述话语的正当性。然而“互联网+”环境下,面向图情档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一定程度上与生活世界相疏离,表现为,其一,精准推送偏离了生活世界中的文化碰撞。“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依据人们的评论、点赞等网络行为进行“精准”推送,降低了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逐渐形成“信息茧房”。长此以往,研究生们的价值偏好得到不断强化,加剧“群体极化”。其二,“微”传播过滤了信息背后的社会场景。不论是微博、微信还是短视频所能承载的信息十分有限。信息产生的环境特征、社会场景等外在要素被部分舍去,而脱离生活世界去理解话语信息是十分困难的。其三,思政内容忽视了教育规律。由于对政治方向与理想性的片面强调,致使课程思政所树立的通常是完美的榜样形象,并在网络环境中广为传播。但由于其忽视了研究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所设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与研究生的内心世界可能相去甚远,两者间无法实现和谐统一,大大降低了沟通有效性。

3.3 泛娱乐化倾向对沟通意向真诚性的挑战

交往行为中判断交往对象沟通意向真诚性的重要前提是参与者必须对何为“沟通的真诚性”形成共同判断标准。如若交往参与者不处于同一话语体系,甚至对对方所处的话语体系无所了解,则会对确认对方沟通意向的真诚性造成困难。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越是简单的、庸俗的、耸人听闻的信息越能吸引眼球。在“娱乐至上”观念的影响下,歪曲历史、戏谑权威等现象屡见不鲜,而真诚的论述、客观的表达空间被压缩。一方面,当“泛娱乐化”内容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性话语时,娱乐主义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研究生们长期浸染于此种环境之下,易于陷入“娱乐成瘾”的泥潭,思维习惯逐渐浅层化、主观化。另一方面,思政话语往往具有一定严肃性,需要研究生们进行分析、提炼、反思等思辨活动,与娱乐性话语分属不同话语体系。当习惯于娱乐思维的研究生对于思政话语体系缺乏必要认识和了解,则无从分辨其中的真诚性,更无法与之有效沟通、产生共鸣。

4“互联网+”环境下图情档研究生课程思政有效沟通的实现路径

当前网络公共领域已初现雏形,但与理想公共领域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一方面应着力打造适宜课程思政发展的理想网络公共领域,为实现有效沟通奠定外在制度条件;另一方面遵循课程思政三大规律、注重与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提升课程思政交往行为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沟通。

4.1 完善课程思政理想网络公共领域

第一,转换课程思政主体模式。参与主体的平等是公共领域形成的首要条件。首先,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还原为独立的、具备思考批判能力的个体,而不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其次,关注研究生发展需求。课程思政应契合研究生的发展需求,进行适时调整,及时回应研究生的困惑,强化价值认同。图情档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管理性、应用性,针对图情档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应当尤为关注实践应用性。如,可定期开展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博物馆等行业导师交流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职业认同感。

第二,优化课程思政传播体系。由于思政内容相较于娱乐内容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一定劣势,因此课程思政话语应积极进入网络公共领域。首先,推动课程思政技术革新,加大区块链、大数据、算法推荐等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其次,掌握“互联网+”环境下思政话语传播规律,深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掌握传播规律,逐渐成为主流。如,可联合图情档学科教师、研究生组成媒体小组,既围绕图情档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思想、理论、实践等进行多渠道传播,又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相关研究,在科教融合中提升课程思政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能。

第三,引导理性客观网络话语氛围。当前由于网络信息的结构不良,图情档研究生长期浸染其中形成惰性化、浅层化思维,以及主观化、情绪化表达,不利于理性批判精神的发展。为此,首先严格约束网络中的非法不良信息,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其次增加优质网络信息供给,打破“流量为王”的桎梏,提供导向正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内容;再次发挥主流媒介和教育者的引导作用,教育者与研究生在保持身份地位和言说权利平等的基础上,适度保持教的牵引性,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

4.2 遵循课程思政三大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5]。遵循三大规律同样是“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图情档研究生课程思政沟通有效性的关键。

第一,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注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16]。因此,一方面应通过教师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严格把握专业课程内容的政治关,确保课程思政内容的“同向”;另一方面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展课程思政。如,针对图情档研究生,教育者可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思辨能力;利用“小汤山”医院建设档案助力火神山医院建设案例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第二,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注重教师引导和主体平等的统一。“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思政理想公共领域的打造需要教育者予以适度引导。这就要求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将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统一于专业课中。如,可探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建模技术重塑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景、建立数字化红色资源库,实现传统图情档陈列实验的虚拟重构与全景式思政融入[17],引导研究生自主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如,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政治教化,更要注重对研究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全方位塑造。教育者可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挥隐性思政功能[18]。

第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知识技能、信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统一。图情档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的培育,但与此同时也应强化研究生的法治意识和理性意识,树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理念,引导研究生慎重、负责地与他人交流、平和包容地沟通,基于事实而非立场,辨别对方观点的可取之处,并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可在诸如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与前沿、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知识管理研究等研究生专业课程中,融入法治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沉浸阅读、深入思考,全面培养其信息筛选能力、甄别反思能力,打破片面信息带来的限制。此外,来自朋辈的激励、反馈、信任是在强调平等、共享的“互联网+”时代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可借助朋辈力量增强课程思政的沟通有效性。

4.3 转向贴近生活世界的课程思政话语

第一,思政话语内容多维性。课程思政面向的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研究生,政治性虽然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但现代思政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当嵌入专业课程时,还需要对研究生的职业认同、专业使命、道德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教育和引导。图情档学科实践性较强,校内外实践基地较多,课程思政因此也需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与生活世界建立联系,寻找与研究生实际需求间的契合点,在满足个性化、智能化、实践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体验图情档的实际应用,从而逐渐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此外,课程思政话语反映真实社会全貌。教育者应当勇于将社会热点议题中的争辩、矛盾、冲突展现给研究生,在冲撞融合中去伪存真。

第二,思政话语方式交往化。“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者与研究生间的主体性地位愈发平等。教育者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思政模式手段,与研究生间建立连接,从传统的精英话语、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生活话语转变,避免陷入“自我独白”“宏大叙事”的窠臼,代之以生动的互动、真诚的对话,在交往中引导研究生通过思考,实现自我觉悟。与此同时,关注社会微观领域、关注图情档研究生的生活体验,增强研究生对于课程思政话语的认同感。

第三,思政话语内蕴真诚化。“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8]真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除了可以传递出客观知识,更能反映个体的情绪、知觉等内在心理,在这种话语的客观结构与内在心智的有机统一之中,话语输出效果得以增强。因此,真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间的相互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项目号:hnyjs2018kc40)、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互联网+”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者话语研究生
画与理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雷人话语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