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的策略探究

2022-11-2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台县灌溉工程用水

郭 昊

(甘肃省高台县三清渠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灌溉工程十分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和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资源。当前农业灌溉工程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前期工作不到位、建设标准不统一、技术和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灌溉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为提高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相关部门需合理规划,提高工程使用效率。

1 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的价值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业部门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农业用水,解决农业用水紧缺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开展大规模灌溉工程建设,通过灌溉工程有效利用水资源。当前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特别是西北地区年降雨量相对其他地区更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影响农作物种植。为了改善各地区农业用水紧缺现状,增加农作物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针对农业生产提出建设专门的农业灌溉工程,有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涵养水源,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土地退化[1]。二是有利于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类型多样,若是遇到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通过灌溉工程可以在极端干旱情况下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水资源,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黑河中游下段,总面积4460km2,是传统的农业县。现有灌溉面积37 746.67 hm2(其中农田31 700 hm2,林草6046.67hm2)。水资源利用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补充为辅,全县可允许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5.391亿m3,其中地表水4.071亿m3,地下水1.32亿m3。由于受黑河调水限制,黑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年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2014年全县全年实际用水量4.4495亿m3,其中引用地表水3.0431亿m3,占总用水量的68.4%;开采地下水1.4064亿m3,占总用水量的31.6%。该地区是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种植番茄、葡萄、棉花等作物,由于该地区水资源有限,干旱缺水,为保证农业生产建设了一些灌溉工程。随着灌溉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以及长期使用,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也导致工程效益下降。

2.1 工程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当前高台县的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存在前期准备不足的问题,有些工程缺乏投资,回报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盲目追求灌溉面积,导致工程设施建设不符合要求。

2.2 建设标准不统一

根据调查发现,高台县灌区灌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并没有根据灌区建设要求进行建设规划,导致工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灌区水资源利用。同时,一些渠道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堵塞现象,导致灌区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2]。

2.3 用水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高台县农业灌溉工程管理部门对用水管理认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缺乏用水管理意识,并未安排专人管理灌溉用水,导致农民没有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灌溉工程,用水不当,造成水资源浪费。二是缺乏相应人才和设备,尤其是技术人才、维修保养人才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导致高台县灌溉工程应用无法按照科学方法定期维修保养,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工程使用存在的技术问题,出现各种问题[3]。

2.4 缺乏动态监测

高台县灌溉区灌溉工程缺乏用水动态监测,该地区尽管建设了一些灌溉工程,现有灌溉面积达到37746.67hm2,但是并未对整个灌溉区域进行动态监控,有些灌区干旱问题严重,灌溉工程年久失修,水量分配不均,灌溉效率不高。有些灌区临近河流,水源相对丰富[4]。

3 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提升策略

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灌区工程认识水平,根据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实施完善的管理措施,制定良好的工程管理方案。现根据我国农业规划工程要求,针对该灌区灌溉工程应用管理提出了以下措施。

3.1 做好前期工作

根据当地农业结构、现代化水利以及农业发展要求建设农业灌溉工程,在投资灌溉工程之前要做好详细规划。当前高台县在应用水利灌溉工程前,需要考虑好当地水资源、自然天气情况、耕地、农作物生产情况以及当地人接受程度等,基于农民增产增收规划好灌溉工程,满足后期目标收益,做好资金预算,防止资金浪费或资金不足影响工程后续管理工作。同时,确定灌区“两改”指导思想,根据该地区具体情况做好“三个结合(水利和农业结合、水利和新农村结合、水利和农业生产结合)”,全面清查整顿灌区渠道和建筑物,了解具体情况,根据设计标准制定渠道建设规划,按照收益面积整合现有灌溉工程,合理制定相应的维修配套计划[5]。在灌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灌溉试验工作,按照规划要求对渗漏严重的干渠建设相应的渠道防渗工程。

3.2 明确建设标准

灌区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到3个达标,根据设计标准“四度八线”一次性到位达标。同时,整改田间工程,并进行统一配套,根据质量标准进行监督验收发证,使维修配套符合标准要求,实现高效管理。在工程配套达标之后实现高效能管理,狠抓管理工作,选拔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通过不断对管理人员实行政治理论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来保证管理达标,进而提高工程安全效益和生产效益[6]。此外,施工企业要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灌区基础设施渠道疏通顺畅,并根据疏通要求合理使用疏通设备和技术,进而避免淤堵物质堵塞渠道,并严格检查渠道工程质量。

3.3 提高用水管理

农田灌溉管理受到水利工程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有效利用系数等的影响。根据调查发现,高台县有些地区农业用水管理投资少,不重视用水管理。对此,要重视农业用水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引进更多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并进行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增加资金以及设备投入,引进先进管理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最后,提高农民节水意识,让农民主动节水,实现高效节水的目标。此外,制定调度措施,根据灌区农业灌溉情况与水位变化实行灌区调度措施,对灌区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

3.4 实行动态监测

在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的同时,要完善灌区用水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对灌区水质、地下水资源、生态水量和分布等方面进行监测,实现有效供补水,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使灌溉工程效益最大化。优先发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更多管道疏水和渠道防渗工程,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7]。通过全面覆盖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灌溉区域工程实时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有效调度,并实现集约发展。

3.5 加强技术改造

当前高台县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与国家规定系数有所差距,而目前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形成体系,我国有些地区也实行了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也在上升。因此,高台县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先进经验改造农田灌溉技术,对于一些建成但是利用率低的工程进行清查,实行统一管理,通过改造这些工程提高其节水灌溉效率,同时根据该地区农作物生产需求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转变传统农田灌溉方式[8]。在改造灌溉技术时,以低成本和高收益为目的,遵循环保理念,采用绿色环保的原料。

3.6 完善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可行的方案,并根据工程要求落实管理措施。一方面,灌区要统一管理灌溉工程设施,并根据年度农业生产要求调整管理措施,发挥灌区统一管理作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分配资金。此外,利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3.7 推广膜下滴灌技术

高台县主要种植旱地农作物,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解决减少肥料流失,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农田排水中的TN和TP含量,可以使农作物增产15%左右。高台县人口相对较少,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有限,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田利用率,并实现节水目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该地区的粮食增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9]。但是当前高台县仍然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并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实施的膜下滴灌技术,邀请专业人员实地考察,建立符合高台县农田发展、自然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体系,以节约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和保护生态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我国农业生产中需要落实灌溉工程水资源管理措施,通过做好前期工作、明确建设标准、完善制度、实行动态监测、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用水管理、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等措施提高灌溉工程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高台县灌溉工程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快乐教育 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快乐活动侧记
立足底线求突破 交人民满意的答卷——高台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
践行幸福教育理念 成就乡村少年梦想——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一次性用水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