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时的夏天

2022-11-22乔加林

新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吊扇绿豆汤井水

文/乔加林

人这一生中,最难忘也最可贵的莫过于童年时光。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那里四季分明,春有春的温柔,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浓郁,冬有冬的纯洁。在这四季中,乡村的孩子对夏天情有独钟。

我老家的夏天特别热,白天烈日炎炎,阳光灼人。火一样的太阳烤着大地,池塘和小河里的水都被晒得烫手,大地和犁过后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白色的热气。

夏日里的乡村,树上的叶子越长越密,三伏天,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叫着,叫得让人烦躁,叫得让人无法入眠。老年人摇着蒲扇在树下乘凉是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夏日里的大黄狗、猪和牛也开始呼哧呼哧地吐着舌头,村庄里响起“卖冰棍了,五分钱一根”的悠长叫卖声……

儿时的夏天尽管炎热难耐,但大多数的乡村小伙伴对夏天仍然充满着期盼。夏天是孩子们享受的季节。夏天孩子们可以下河游泳、逮鱼摸虾,还可以在池塘或小河里钓鱼……

儿时的夏天消暑很简单,每家都会在院门前或晒场的风口处搭个凉棚。吃饭时大家端着碗到巷口和邻居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巷口是乡亲们纳凉的好地方。每天早上,母亲都会煮一锅绿豆汤,就着自家腌制的酱豆或萝卜干和菜地里刚摘的黄瓜,吃着包皮饼(麦面包裹着玉米面),早餐喝碗凉透的绿豆汤,会让人精神一整天。剩下的绿豆汤装在瓷盆内放在水缸里用凉水浸着,中午还可以吃。

儿时的村庄是被树林包围着的,夏日,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闲时村民们在树下乘凉,呼吸着空气中带着的泥土的芳香,想想都觉得神清气爽。

三伏天里,村庄后面静静流淌的金陈河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叫自家孩子不要独自到河里游泳,但没几个孩子能被管得住。

儿时的夏天,天气大多是晴空万里,湛蓝如洗,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的;一阵东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层热浪,让人感到窒息。小草抵不住太阳的暴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每当午后,人们总是感到特别疲倦,就像刚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动弹,就连树上的小鸟,也都张着嘴巴歇在树上,懒得飞出去觅食了。儿时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上电,更别说用上电风扇和空调了。

记得那个时候,村民们大多是每人手执一把扇子。那时的扇子就两种,一种是芭蕉扇,一种是蒲扇。说到扇子,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用过了。我小时候通常都用芭蕉扇,芭蕉扇扇起来风大,还能赶蚊子。还有一种大蒲扇,轻软柔和,不怕折压,就算睡着了压在身下也不会弄坏。我小的时候睡觉时,母亲经常会坐在床沿,为我摇扇子,那有节奏的清清凉凉的风伴着母亲哼唱的小曲,很快就把我送入了甜甜的梦乡。

改革开放后,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村终于通上了电。我家买了一台吊扇安装在堂屋中间的大梁上。那时乡村只有吊扇,落地扇还没有出现。就连吊扇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等到天热的时候,吊扇就开始昼夜不停地辛苦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风扇悠悠地转着,一阵清凉的风迎面扑来,于是我们小孩子就会拍着手,高兴地说,好凉快,好凉快!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在高温的日子里,连电风扇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为了能凉快些,大人小孩一边吹电风扇,一边摇扇子,扇子不够用时。我就自己做个纸扇子。我先找一张硬纸,然后从纸的一边开始反复折叠,折好后用糨糊把中间粘好,粘好后把底部用针线缝好,再找两根废旧的筷子插在纸扇的底部,当作扇子的手柄,最后用废旧的布条把两根筷子缠得紧紧的,这样一把独一无二的扇子就做成了。扇子做好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去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比我小的小伙伴就会缠着我,让我教他们做纸扇子。

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每个地方都如蒸笼一般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即便坐着什么也不做,汗水也会不断地从身上流下来。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风,头顶上的烈日炙热着大地,让人们无处躲,所有的庄稼和树木都无精打采,懒洋洋地站在那里耷拉着脑袋。

那时的乡村,夏天家家户户都用凉席,可到了下午,凉席也会热得发烫。傍晚的时候,大人都要用井水把凉席擦一遍,睡觉时才会感觉到一丝凉意。乡村地下的井水是冬暖夏凉,天气再热,地下的井水依旧是清凉的。半夜三更被热得睡不着觉的大人,就会用水桶打井水朝自己身上冲来去热。

吃完晚饭,大人会帮小点的孩子洗澡,然后在身上抹痱子粉和花露水,孩子身上滑溜溜、香喷喷的,妈妈们拿个小板凳坐在树下,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哼唱儿歌哄孩子睡觉。其他大人大多在屋外面找有风的地方纳凉。乡村的夏夜,比起城里要凉爽一些,尤其是河堤上或水渠沿上,时不时有河风徐徐吹过,让人神清气爽。

我儿时的夏天,小伙伴们虽然没有各种饮料喝,但有很好吃的西瓜解馋。午睡前,大人们会早早从地里摘来西瓜,打一桶井水,把西瓜放在井水里,被井水浸过的西瓜,有冰镇过的感觉。我手捧着西瓜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挖着吃,尤其是西瓜中心的那一勺,红红的、甜甜的,一勺下去,满口生津。每每回想起儿时的夏天,满满的幸福感就会洋溢在脸上。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人们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家家户户都有了空调和冰箱,人们可以随便调节自己房间的温度,可以随时吃到冰凉的西瓜和越来越精致的雪糕,但现在每到了夏日,我却越来越怀念儿时那个“热死人”的夏天;怀念妈妈熬的绿豆汤;怀念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怀念小时候小伙伴们光着屁股聚在河水中游泳的时光。

猜你喜欢

吊扇绿豆汤井水
第八章 不速之客(续)
井水的奥秘
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井水和河水真的没有关系吗?
绿豆汤
暖心的绿豆汤
绿豆是绿色的,可煮出汤来为什么是红色的?
绿豆汤里没了绿豆
这个办法真好
温控吊扇
这个办法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