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索

2022-11-22丁庆龄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丁庆龄

(高台县三清渠水利管理所,甘肃 高台 734300)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存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并与国民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紧缺的现象,对于农业行业来讲,在开展灌溉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巨大的水资源应用,而传统的灌溉手段在使用大量水资源的背景下,很难对水资源利用率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人员所要承担的成本支出也会大幅度提升。因此,为了满足农业灌溉方面的需求,农民在开展灌溉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内容调整。

1 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从宏观角度来讲,即便是在工业化状态下,我国对于农业领域仍然有着极高的依赖性,所生产的农作物在质量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够满足其他国家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存在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基本生产需求,同时还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1]。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在进行日常灌溉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工作效率受限的同时,也会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开展灌溉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加上人员本身所具备的能力相对匮乏,使得整个工程不具备科学性,运用模式落后性较为严重,这样不但会使整个工程质量大幅度下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不具备合理性,使得农民的个人利益受到不利影响,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技术应用手段也缺乏合理性,以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较为明显的阻碍。

2 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2.1 管理工作不到位

就目前来看,管理工作不到位是我国水利工程农田节水灌溉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农田领域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想要确保农村发展不受限制,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面考量,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来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3]。但是,当前我国施工单位在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后往往会缺乏对这方面的管控力度。所选用的养护方式不具备规范性,人员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遇到风险问题时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这样不但会导致节水灌溉效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会对国民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4]。

2.2 工程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

工程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是当前我国施工单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一旦在进行工程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后续的工作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5]。通常情况下,相关部门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时,往往需要对有关农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天气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并结合用户要求来完成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而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对这方面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信息缺失或者滞后的情况,所涉及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质量上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并且不具备适应性。农民在进行应用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农产品的产量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此外,还有一部分因为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科学地规划,只是依照自身的设计经验以及主观意念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问题,整个水利工程灌溉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6]。

2.3 农作物种植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在开展农业种植过程中所选用的种植模式,仍然存在着落后的情况,想要实现高效的节水灌溉工作,其首要前提就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会受到限制。所选用的种植模式应当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这样才能从产量以及质量方面有效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有关农作物种植管理仍然存在着统一化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进行规模性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的工作模式由于受到老一辈的影响,加上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很难接受较为先进的种植模式,在观念上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变,这样会使得节水灌溉的整体效率和应用质量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对于人员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较大阻碍[7]。

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

3.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以加压水泵为主要的喷灌机器,通过对管道的利用来完成水资源的灌输与应用,进而来满足田间的灌溉需要,利用喷嘴本身的功能特性进行空气水滴的喷洒,以此来确保灌溉效果具备均匀性。与其他技术相比,喷灌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要。

3.1.2 微灌技术

包括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灌溉、喷泉灌溉等。按设备工作压力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微灌技术的特征是利用灌溉控制系统、过滤系统、输水管线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同时,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专用喷头的管控力度,将肥料和养分以极低的流速,精确地灌注到靠近作物根系的土壤中,从效果上来讲,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很广。

3.1.3 渠道防渗技术

在开展传统灌溉时,往往会以沟渠渗透技术开展水资源的管控工作,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渠道通透性的管理,进而来实现对河床的保护,避免发生透水的情况,以此来满足日常灌溉需要。

3.2 采取合理的配水方案

采取合理的配水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对农民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讲,工作人员在进行配水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气候情况、土地资源分配状况以及农作物的种类,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方案的调整,以此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能够得到一些提升。通常情况下,在更改作业的前提则需要利用蓄水池来对地表上的积水进行集中化处理,加强水分蒸发的预防控制,也以此来满足相应的农田灌溉需求,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成本支出,还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8]。整个过程都要从科学角度出发,符合灌溉水系数,详细情况见表1。倘若发生了旱灾,则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灌溉作物的用水调整,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水资源的分布与处理,并针对干旱现象严重的区域进行优先灌溉。此外,天气变化也是工作人员要重视的一大内容,在雨水来临前,可以适当地对灌溉模式进行调整,减少灌溉频率与用水量,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不过,与其他技术相比,这种模式不稳定性因素比较强,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因而,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基础上的调整,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积极推广农艺措施节水

农业工艺灌溉措施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节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民而言,在开展农作物种植之前,应当先对所种植的作物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情况及天气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管控,以此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能够满足一定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选用耐旱性较强的农作物,即使在遇到旱情时也不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因此得到有效提升,比如说葵花或者大豆,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耐旱植物。当工作人员在对农作物进行常规状态下的灌溉工作时,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用水量的调整,以此来降低成本支出,避免发生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对于土地特征的把控,也是农民在开展灌溉过程中所要重视的一大内容,在进行日常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时间进行相应的土壤调整,以此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所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确保农作物的生长不受影响,这对农民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为了确保灌溉用水的有效率能够得到一些提升,相关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可以选用秸秆覆盖的方式来降低蒸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与储存,确保雨水的利用率能够得到一些提升,农作物的生长效果与产量也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为了实现农作物抗旱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相关人员在进行日常作业时,应当选用化学抗旱剂进行强化作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节水灌溉的整体效率,同时,还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说。农民会将营养成分与化学抗旱剂进行融合,并对作物土壤加以灌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水资源的依赖性也能够得到缓解。

3.4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田水利灌溉的结合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各个行业所遵循的重要理念。对于农业灌溉工程来讲,3S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所具备的信息化特性以及卫星定位功能都能够满足常规状态下的农业灌溉需求,且在效率上也能够得到一些保障,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通常情况下,在对3S技术进行应用时,一般是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实时性的检测与跟踪化管理,通过监测系统来对相关数值进行调整,既要满足抗旱需求,同时还要在用水量上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以此来确保人员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利灌溉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更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管控力度,通过合理的手段完成灌溉模式的调整。为了确保整个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且在水利灌溉效率上能够满足预期标准。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整个平台进行监督与管控,明确灌溉所涉及的流程情况并进行综合性考量,分析不同系统在该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实现各自的功能性,这样不但能够需要提高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能够确保农田灌溉效果达到预期标准,满足我国农田领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长久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农业领域得以长久建设的重要保障,与国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使得高效节水灌溉效率无法得到提升,用水量的管控方面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这方面的管控力度,选用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农田水利灌溉模式进行有效结合,明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我国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手段,以此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坚持节水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