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2022-11-22任丽娜

山西青年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设置目标

任丽娜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虽然高考将英语占比缩减,但新时代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依然是很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英语不仅便于对外交流,还需要通过各种等级考试。如今学术界对如何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问题非常重视,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工作,并提出对应的建设对策,但纵观目前各大学校的英语课程体系现状,依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必须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可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成效得以提升[1]。

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现存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置过于泛化

很多大学在设置英语课程目标时,通常都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社交奠定良好基础。”类似于这种目标设置,尽管给予老师的实施空间非常充足,但目标过于笼统,身为操作者的教师,时常会由于定位不明晰,开展的工作缺乏针对性。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对学校制定的目标难以深入理解,而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了解,只能结合已有经验去开展教学工作,结果自然是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2]。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认为设置的目标不够具体,并未将自身的实际诉求考虑在内,对于专业考试无法起到有效帮助,对今后工作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对自身的帮助很小,所以其必然难以提升学习热情。

(二)课程分类过于趋同,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

虽然目前很多大学都已针对英语课程设置分类教学,但分类过于趋同,无法展现校本的特色,加之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内容过于单一,使得教学成效始终不明显。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也有很多高校积极参与,并引入了网络信息技术,开办网络英语课程,希望借助线上课程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的教学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教学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同之处,模式改变了但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转变,沿用传统理念去践行新模式,必然是无法取得良好成效。当然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掌握不佳,也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未做到位,导致网络教学变成形式化,无法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优势无法发挥[3]。而学生本就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学习的便利性,但仅通过硬件设备是远远不足的,教师的专业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若教师的指导不足,学生也难以激发网络平台英语学习热情,信息技术也失去了其本应存在的意义。

(三)课程体系评价单一,仍然以四六级考试为主

尽管课程要求中已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学校也可自行设置考试内容,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考核,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更精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时,英语课程评价依然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通常都以四六级考试为主,只以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这只重视结果评价,对过程评价不重视的评价体系,自然会导致评价结果缺失科学性。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20世纪初,有学者提出了外语需求分析,而在60年代时期的重视度大幅提升,还被纳入到课程中。对于外语需求分析,从宏观层面理解,指的是分析外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求,从微观层面理解,指的是对课程设计者提出的要求[4]。目标需求指的是在目标情境当中学习者能够应用自身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实际上,英语教学问题很多时候是取决于教授知识与技能的老师,若老师不够关注学生,也会使得学习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进而对学习造成阻碍。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具体如下:

(一)研究设计

学习者通常都是有多样化需求的,教师若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就必须和学习者进行充分沟通,并为其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这些内容都是最为基本的,若这些内容都无法全面掌握,英语教学价值就难以体现出来。若不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的了解都是不够深入的,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不够清晰,所以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要和其进行有效沟通,并加入自身的独特见解,确保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二)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共计设置400份,200份随机发放给男生,200份随机发放给女生,最终回收356份,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处理分析数据,得出清晰的调查结果。

(三)研究结果

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的学生达到56%,认为学好英语对自身今后的就业极为关键。而有些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就必须要考到四六级证书,对今后工作非常重要,甚至对本专业的学习重视度都有所降低。从中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存在错误,对英语需求也不够明晰,这种情况对学习成绩提升会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的英语课程需求。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英语课程需求,专业不同需求自然也会不同,很多学校的英语课程都是象征性地开设,并未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设置,导致英语课程如同虚设。这种课程设置必然是不科学的,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具体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才可使得现代化教学得以完善,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学生的英语课堂需求。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师采取的授课形式也应有所差异。从调查结果可知,学生更为喜欢双语式教学,此种模式对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非常有利。若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交流都是应用英语,母语沟通极少,必然会使得课堂变得生硬,缺乏趣味性。因而在设置授课方式时,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四)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发

从现阶段的状况看来,大部分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工作,而有一些学生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促进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无可厚非的是,若要和社会有效接轨,就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的实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如此在步入社会后可更好地适应。很多大学都只设置两年的英语课程,有些学生学完两年后,还会想更深入地学习,学校就必须针对学生的此需求科学设置英语课程,可设置专业课程或提高课程,来满足这些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必须给他们更多的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不要因为自卑而放弃英语学习。

三、基于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一)各院校应根据校本需求制定英语课程目标

对于国家颁布的课程相关文件,各院校必须基于此设置课程目标,保障所设置的目标不会和国家相关文件产生冲突。课程要求指的并不是指令,只是课程指导文件,因此,各院校在教学目标设置时应结合课程要求进行,同时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学校定位、学生水平、专业需求等。课程目标设置时,要听取专家的意见,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参考一线教师的建议,确保设置的科学性[5]。还应对本校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以及学习需求,进而设置多维度、多层次的课程目标,将校本特色最大限度展示出来。例如重点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很有可能是为出国或传播中国文化,若是医学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更为充分理解外语版的医学书籍,若是理工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未来的就业。同类院校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常常会因为层次不同设置的目标有所不同,例如本科一批与三批设置的目标就存在差异。所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何进行科学设置,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也是系统性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无论院校为何种类型,处于哪个层次,在进行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时,都必须要细化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结构和差异化需求,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由此来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方向。

(二)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

课程内容设置时,还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来进行,保障内容设置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还可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必须要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指导,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基础课开展时,学生们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对于学习难度与速度快慢,还应结合学生的水平来考虑。除此之外,基于教材之上,教师还应开展集体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共同探究多元化的教材,例如可开展多层次听力、口语的研究,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情境对话等都可以。在提高课设置时,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来明确对应的教材与内容,才可使得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相符合[6]。

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支持息息相关。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对于网络学习中心,学生是有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也意味着通过网络学习中心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学习意识与积极性。为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好培养,学校应对网络学习中心的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完善学习中心,引入更多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使其成为专业的信息获取与学习平台。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对学生的网络学习状况进行跟踪了解,在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可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将网络学习中心的辅助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其能够自主构建知识,积极用外语和他人进行交流,强化文化认知,培养创新能力,主动获取授课内容外的资源。课程内容的科学设置,网络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也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扎实基础,不仅可完成英语教学目标,学生的个人需求也可得到满足。

(三)转变老旧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是英语课程开展的关键,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教师的思想过于老旧,那设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自然也无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也难以符合预期目标。所以,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思想,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最好的教学并非是教师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教师是否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保障内容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时,即使引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但也不可完全将传统教学方式摒弃,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还应继续保持,摒弃的应是那些错误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方式选择时,必须要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特征进行选择,例如进行写作技巧讲解时,传统方式的应用更为适宜。所以,教师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保留传统方式的优势,将传统方式与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教学目标可顺利达成。网络平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固然重要,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隐性课程,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免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英语时过于盲目。对于此方面,可借鉴现阶段国际上较为成功的范例,教师可采用微课教学的模式,使得学习效率能够实现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确保学生的需求能够得以满足。而在课程实施时,必须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应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若课程设置与实施和学习需求不相符合,是在浪费教学资源,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基于学习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可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设置目标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我们的目标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