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AIQ人才养成+产教融合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2-11-22任雪梅李慧芳
任雪梅 李慧芳 赵 静
河北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阿兰· 图灵于1950年提出大胆的设想:未来机器是否可以类似人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新名词。机器人阿尔法狗与世界冠军李世石的2016决胜一战后,该年被称作人工智能元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021年,在这历经几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历程中,人类对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都有了长足而成功的进步。
一、具有AIQ(人工智能商数)的人才养成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经过几次大的科技革命的洗礼,人工智能时代的革命必将导致整个社会迎来巨大变革。中国的下一代人要在人工智能大时代来临时具备新的认知能力,才能迎接和胜任各种挑战。众所周知,智商(IQ)是工业时代不可或缺的,情商(EQ)是信息时代的标配。将它们合二为一,推演发展成为AIQ(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即人工智能商,这将成为公认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准。具有AIQ能力,懂得如何处理人与AI的关系的新生代将会是未来的主宰。在未来5~10年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消灭传统的劳动力,新型劳动力需要具有AIQ、学习力、多元智力、创造沟通力等多种综合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为什么河北省需要AIQ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已成为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1]过去几十年,因为功能定位的原因,使得河北省在发展各方面均落后于北京天津这两个城市。近年来,随着河北省承载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的定位,产业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之教育模式也相应出现了新的要求。未来教育特别要重视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工业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发展。[2]如何进行合乎当下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配套新一代信息管理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如何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优质的人才培养,如何形成良性的产教融合,是河北省当前全方位振兴河北经济战略的背景下着力关注的关键发展点。这一场教育革命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必须找出合理可行的解决路径和方法,根植于河北省本土现状,从大局考虑,放眼未来,推进河北省AIQ人才养成+产教融合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才能推进未来强省的地位。
(二)河北省AIQ人才养成途径
AIQ人才养成主要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即三年制高中)。基础教育涵盖包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小学和普通初中教育)
1.教育体系的开端——幼儿教育的AIQ养成
人工智能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具有潜在价值,重视学前教育中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促进学前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工智能发展平台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人脸识别、情绪识别、声音识别技术,云计算、存储数据技术和智能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儿童学习成长教育的方案中。例如:小朋友在幼儿期的早期受教育阶段,所需的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触发,输出内容多种多样,来吸引幼儿注意力,知识点不再是枯燥和分散注意力的讲解,而是声音、图片和动画图像的综合展示。家长和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的小朋友的身体健康问题,同样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检测,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衣食住行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同时制定最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根据室外环境随时调节教室和宿舍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这样忙碌的家长随时可和智能幼教进行信息交互和反馈,了解孩子实际情况。可通过语音进行识别心理健康水平的智能软件(即时情绪识别软件)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全方位进行安全技术实时监控和信息系统定时保存,升级制定出最能让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教学环节,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理解知识。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整个具有连续性的教育体系中,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最初的、最开始的基础,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基石。如果不改进儿童教育,让他们成人后再去适应AI时代新环境下的生存发展方式,那整个社会的运行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和风险。
2.基础教育的AIQ人才养成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国民,它应该包含两大方面。一个是人文素质,二是科学素质。[3]加强脑发育研究和AIQ人工智能素质教育的新教育模式将会出现和取代传统教育模式,工作和学习不再是脱节的,而是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河北省的基础教育的AIQ人才培养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学校的启发式课程,数字化校园建设,现场环境浸润式授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侧重点调整,以及借鉴结合本土文化,借鉴外省和外国经验等途径来实现。比如,基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技术发展框架,从几个层次对应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新加坡政府2018年推出的“AI for Students”计划和麻省理工学院在2019年推出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网站等。聚焦河北省AIQ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和呼应相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在AI浸入式环境下结合亲身动手实践和发掘知识点并深度探索,让学生了解到智能科学技术可能会带来的社会主义伦理与道德等问题,帮助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智能化学习与生活教育方式。
3.普通高中教育的AIQ人才养成
教育部发布了新课标和《教育教学信息化2.0行动研究计划》等文件,明确了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导向和内容框架。河北省的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比如游览河北省会石家庄城市馆,观看人工智能机械臂的操作;去君乐宝产业园区,参观人工智能技术控制下的新鲜牛奶生产实景;参加CIDEE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2021年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等。高中课程安排则建议增加多种人工智能课程,还可以挖掘河北省本地现有资源,与河北省知名高校、河北省优秀企业合作。
二、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路径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从产业到社会服务,人工智能应全面落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4]人工智能塑造的崭新教育生态中,职业教育应构建多元化育人的特点。积极探索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平衡点,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营造产教智能融合的实践情境,能有效满足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的教育重点。《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的意见》中要求促进各类智能技术深度地融入高职教育的课堂与教学管理服务中。从教育与技术结合的历史规律来看,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需要在明晰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精准对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趋势和痛点需求。
2020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河北省近年来的新增专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与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在河北省亟待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趋势下,多所河北省高校均在此期间增设了多种类的人工智能技术类专业。如何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成产教融合的良性发展,建议如下:
(一)政策扶持河北省有能力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院,整合各学科资源,为跨学科建设服务。这在河北省还属于弱势,并未形成一个较大规模,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等待发掘。因此在政策上和其他方面应该多多给予支持。
(二)河北省有多所教育资源实力雄厚的综合类高校,各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提倡的名企进高校的大方向大环境下激发优秀企业和各个行业的翘楚进入高校,交流探讨双方共同搭建教育管理和技术应用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合作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发挥自己的行业特长优势,和学校一起共建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专业。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可以进校,由企业老师授课,班主任驻校负责学生生活和学习,破冰开辟新的就业方向。如以现在非常流行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为例:此专业就业方向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学生可以在无人机生产研发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设计院、建设规划部门、广告电影公司等领域工作,细分专业可以有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航拍测绘、摄影测量、农民植保、环境监测、石油管道巡线、警务反恐、生物检测、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特技表演等。企业可与院校共同开发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教材,解决新专业没有急需专业教材的燃眉之急,给开设的相关专业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撑,打开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一扇新窗口,拓展空间维度,认认真真做好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企业可在学校建立无人机实训室展览室及配套的工作设施环境搭建,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具有最真实的生产环境与职场环境,是职业技能培训的最佳场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就业创业、员工技能提升等生产、科研的孵化场所。[5]还可提供如机器视觉综合实训开发平台产品,人工智能全模块教学套件,智能语音综合实训开发平台,人工智能传感器项目实验室+AI视觉实验室。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真实数据和案例,分享项目和校方一起研究解决。将企业界的经验有机融入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在相关岗位一线服务的,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共建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智能专门人才。
(三)鼓励优秀的企业努力研究开发兼开放多套经营管理课程,向中小微型企业和高校传递前沿理念和企业布局,作为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思想启蒙引领者和导师。
(四)在国家推广人才引入计划下,结合河北省实际,引进国内外科学家和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将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转化成为吸收人才的机遇。通过打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如更有利的数据权限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生活保障等软性要求,吸引海外人才回归河北省。可参考其他省对人才需求的具体举措,采取有支撑有融合的方式探索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创新卓越人才培养体系。[6]
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持续学习和更新技能和知识。新人类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需要有个性与创造力,重复性和标准化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新人类需要具有跨领域理解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很多行业会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硬件操控的环境下进行,需要的人才要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学习合作沟通能力。新人类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人工智能所欠缺的能力,如文学、艺术创意等高级脑力劳动将是未来人才必须具有的能力。
河北省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积极制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针与政策,促进河北经济健康快速高效地发展。[7]教育方面,应以京津冀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为契机,提高河北省的整体教育水平,吸引高科技企业人才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腾飞注入动力。重视各个阶段对优质的人才培养,形成良性的AIQ人才养成+产教融合的融合链,打造智能化新型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