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

2022-11-22王晓鹰

关键词:科学合理双减评价

王晓鹰

(上海市徐汇中学 上海 200030)

引言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整体教学工作而言,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有所减轻,随之而来的,则是教师对于学生评价机制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积极了解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原则,在设计评价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如何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已经成为相关学校和教师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业量,同时也包括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过于繁重的课下作业,会给学生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实施“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同时教师不能要求家长完成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任务。其次,“双减”政策中还包含减轻学生的课外培训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教育阶段存在着很多课外辅导班等补课现象,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利用学生的放假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这严重的挤压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强了学生的课外压力。因此“双减”政策还要减轻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带来的负担[1]。

近些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作业负担繁重,经常写作业到深更半夜,同时由于家长给学生安排了过多的课外辅导班,这严重挤压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导致学生缺乏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开展课下补习,给学生增加压力的同时也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效果,这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双减”政策的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布置课后作业,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负担。

二、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全面原则

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要遵循科学、全面的原则。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评价标准和参考指标时要实事求是,在充分结合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发展要求等多种参考指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要参考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培养目标,对学生开展客观、公平的评价。全面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要兼顾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成长。

2.多维度原则

多维度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检查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例如,对于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的评价标准仅仅关注到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那么这些学生,永远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将多维度原则运用到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能够及时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

3.过程性原则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到学生日常上课过程中的表现,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课堂中,更多地重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以及上课的听课情况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多方面,通过日常上课的观察,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品质、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做出科学的评价。

三、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通常会用“很棒”“继续努力”等语言表扬并鼓励学生,然而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笼统,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自己的优点在何处,哪里表现得很棒,哪里需要继续努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的评价产生厌倦甚至抵触心理,也不能够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2.语言比较生硬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教师虽然重视教学评价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然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过于生硬,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闪光点时,教师及时地运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生硬,冷漠,那么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和排斥心理[3]。

3.评价指标单一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日常的作业完成情况,同时还应该关注到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初中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指标,仍然过多地关注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关注到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引导和培养,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

4.缺乏学生参与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包括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在学生自评以及生生互评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其他学生身上的优点,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充分做到取长补短。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过于重视自身的教学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教学评价这一过程的参与,导致教学评价的结果缺乏一定的民主性。

四、“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策略

1.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双减”政策下,要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就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关注学生不同方面的成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上课的听课状态,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状况。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从多个维度认识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保障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公正,让每一个学生在明确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能够找到自身的优点,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做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4]。

2.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常用到的就是语言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要重视评价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日常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公正、合理地使用评价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自己的主观想法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尽可能地使用规范、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过多地使用极端性的评价语言,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不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课的体验感,很可能会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如果教师在使用评价语言时,全部用辞藻华丽的语言,而没有重视到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就很容易让学生对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认知,使学生不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整体学习情况造成阻碍和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科学、正确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3.创新评价方式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评价时,还要及时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手段,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诊断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在学习上产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而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状况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同时应该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和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将学生日常上课中的学习情况,上课的听课状况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记录在档案袋中,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到了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学习的状况和表现。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加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比传统的单纯依靠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更加科学。

4.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还应该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国传统的初中教学课堂上,教学评价主体大多是数学老师,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老师所进行的教学评价工作缺乏民主性。因此,将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评价工作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促进作用。首先,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充分重视到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对于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学生自评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概括和认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状况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日后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工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学习其他优秀同学的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最后,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之后,也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老师的角度,对于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到学生的缺点,过多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重视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双减”政策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情况,同时要更多地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表现,学生的成长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对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学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与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求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双减评价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