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言”构建初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

2022-11-22

关键词:篇目初中英语内容

肖 腾

(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漳州 363099)

“读—思—言”是黄远振教授提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主张利用阅读教学的多元结合、生本思维的立体启发以及口语交际活动的有机搭配来提升教师的指导质量。然而通过实际观察不难发现,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未能体现出对材料元素的多维丰富,也忽视了对学生立体性思维的有机构建,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可知,若要实现教学成果的实质性扩大和优化,初中英语教师就必须围绕“读”“思”“言”三方面制定全新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期达成全面优化学生意识和能力体系的目标。

一、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内容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还存在着机械性和片面性的问题,这成为阻碍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进一步提升的最大障碍。对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从完善阅读指导内容方面来优化工作,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度掌握针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快速分析思路与方法。

1.在材料的体裁上做出内容扩充

出于对学生思维模式和常规考试类型的照顾与迎合,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英语阅读材料大多为记叙性篇目,突出对故事框架的构建和人物角色的塑造。这种模式固然为学生更好地应付考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容易使学生形成阅读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多元阅读素养的形成。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在保证记叙文阅读训练质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入更多其他文体的材料,以使学生能够从更多渠道和角度感受英语材料的组织形式。

比如对于“Does he speak Chinese?”这一单元的关联阅读训练,教师可以把《The most special language——Chinese》《Talk about Chinese》 或 者《The secrets about Chinese》等关于“Chinese”的说明性英文篇目当作训练材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说明性材料在结构上有着更强段落条理性的特点,并帮助学生逐渐把握利用“What—Why—How”的常规内容分布来快速分解说明性篇目结构的方法。

2.在材料的主题上做出内容扩充

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使初中生们手头的阅读材料在主题上实现了极大地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丰富的层级还远不能满足初中生拓展思维宽度的要求,“My family”“My childhood”以及“My future”等“三M”话题所占比重依然过大,这同样也会让学生的阅读思路和素养提升渠道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对阅读训练进行文体扩充的同时,初中英语教师也要在材料的主题上体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这一角度出发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信息处理模式。

例如在对“I used to enjoy listening to rock music”这种具有一定文化元素摄入空间的单元组织关联阅读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围绕“rock music”这个文化事物具体选择一些体现多元主题内涵的摇滚音乐介绍性材料来引导学生做阅读练习,如《The flower of life》等歌颂真情之美好的文章,《Save the spring of mine》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篇目,或者《Bless you and me》等抒发对纯真友谊之向往的作品,从而使学生理解更多的情感内涵和这些内涵在材料中的常见表达路径,为后续类似材料的阅读解析积累宝贵经验。

3.在材料的风格上做出内容扩充

如果说文体是文章的骨架,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风格则是一篇文章的性格,是最能给读者带来直观体验和认知触动的一种材料元素。基于这一点认识,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材料的筛选上同样要体现出对材料风格的多元考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不同文风对内容表述、结构建设和情感抒发的影响,以使学生的阅读发展进入更高的维度,并帮助学生逐步找到最符合自己思维发展的阅读训练路径。

比如在开展“I am not sure if there are UFOs”这一部分的关联阅读训练时,教师不妨先带领学生读一读《ET and Bob》这篇风格幽默的小品文,以诙谐的情节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并感受通过角色对话铺设情节的手法;而后再推荐《The travel to Mars》这篇充满天马行空之想象的科幻文,用文中的新颖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感受描写技法的独特功用;最后可引入《Where does the sign mean?》这篇语言严谨的论述文,引导学生形成条理性思维,感受材料论证的写作特点等等。

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提升学生立体思维层级的力度

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对篇目信息的高效提炼,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对“一维思维”的质性突破。针对这个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立体思维的构建和层级提升力度,借助“大单元”教学和思维导图应用这两项主要策略扩大学生阅读思维的存在维度和作用空间,使学生的阅读素养优化获得根本性的保障。

1.结合材料的内容性成分体现来开展“大单元”教学

初中生所进行的阅读训练常常要依托于课程学习单元而开展,而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出了内容和主题方面的共通性,因此可以说初中阅读训练中的各个篇目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以关联内容为基点而聚拢的特征。结合这一点认识,初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各教学单元在内容上的共同点,选择对应的代表性阅读材料做分析式讲解,将这些文章在语法运用、技法适用和结构方面的共性元素一一剖析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处理材料内容性问题时更具效率和精度,同时在更高维度上帮助学生形成分析这些材料内容结构和情节分布的思维链条。

例如“Playing Sports”和“What sweet music!”这两个单元均在内容上存在着较多对话性成分和文化元素体现,因而其所对应的阅读训练篇目必然会在课外知识体现和角色形象的语言表现这两方面具有更突出的特征。那么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便可首先将两个单元中各篇课文以及关联阅读篇目中最能彰显角色特点和富有课外文化内涵的句子提炼出来,借助一一比照的方式带领学生把握这些内容在篇目中的出现位置、分布格局和对文章整体内容的作用渠道,让学生从高阶思维认识到同类型材料的撰写路数和具体技法应用方向[1]。

2.结合材料的结构性成分体现来开展思维导图教学

通过上一点中的“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们对于阅读过程中所能遇到的内容性成分已经形成了比较正确的思维认知,然而对这些内容在不同文章结构中的存在格局仍旧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对材料结构的把握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在不同内容分布的结构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材料当作基础模块构建起一幅思维导图的框架,在每个模块周围列出对应内容分布结构的常规类型和设计思路作为子模块,还可在子模块之间加入一些考查例题作为“引线”,从而将各个模块和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思维导图,以此来作为学生日后拆解材料结构的指导。

比如对于“How old are you?”或者“What does your mother do?”等故事叙述性较强的单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叙述性篇目作为导图的基础模块,而后引导学生把“Description”“Emotion”和“Rhetoric”等内容性要点和它们的常规分布类型作为子模块插入到导图中,同时具体点出“3:5:2”的记叙性材料中具有不同功能之成分的结构比例,即:三成篇幅用于前段人物形象和故事脉络建设,五成篇幅用于中段细节性矛盾的刻画和突出,最后以两成篇幅作为感情抒发空间。

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英语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英语材料的信息提取、摄入和处理,同时还需要以相应的思维处理成果为基础进行主体的认知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口语交际对于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升也是能够起到巨大帮助作用的。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体现出对应的教学引导策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或任务,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和任务;或者结合材料中所出现的观点性内容发动学生以口语的形式阐述个人见解、评价他人看法。通过这种模式,学生的既有学习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彼此之间的阅读经验和思维灵感也将实现高效交换,同时还能够借助初中生与生俱来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促使阅读训练在成果优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

例如同样是对于“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这一部分的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在所选材料中融入关于单元标题的两种不同看法,引导学生根据文中“Human being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plants and animals”以及“Human beings is the same important as other living things”等不同的子论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甚至还可以在阅读讲解结束之后,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意愿和条件的学生组成两支辩论队,引导他们结合文中的两个论点开展一场班内辩论赛,让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理论交锋,进而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材料认知深度达到全新的高度。

四、在阅读指导中增强阅读训练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述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是让教师明白了如何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素养提升方向和方法,这些手段执行成果的高质量取得还必须得到趣味强化策略的“加持”。所以说,初中英语教师还要将必要的工作资源投入到对阅读训练模式的趣味性改造中,既能为阅读教学主体优化策略的作用发挥提供良好基础,还能借助学生高涨的积极性来催化引导作用的体现[3]。

1.借助游戏活动增强阅读训练的趣味性

初中生仍旧保留着活泼、爱玩的天性,对游戏活动可以说毫无“抵抗力”,且更容易在游戏过程中焕发出更强的学习潜能和思维灵感。根据这一点,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参考学生的能力层级、兴趣以及训练的具体项目和目标,设计、组织一些富有参与感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享受游戏带来的轻松、刺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达成强化能力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英语阅读训练的乐趣,使学生的阅读意识得到实质性强化。

比如在训练学生材料阅读的速度和信息提炼精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速记达人”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篇幅较长的英文材料,其中要出现一些拼法相似的单词或词汇构成、句法应用存在较大共性的句子,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以一定的速度在学生面前快速播放,最后询问学生作文中共出现过几次目标单词或句子。如果学生的回答普遍正确,那么教师还可通过加快展示速度或增加“雷同”性内容数量等方法来加大难度,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对抗。

2.借助多形式材料引入增强阅读训练的趣味性

“阅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非只有写在纸上的文字才是阅读的对象,所有对外界信息的辨识和处理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阅读。初中英语教师要时刻记住这一点,在继续优化常规阅读训练之余,借助多形式的材料和信息展现路径来组织开展阅读强化练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诸如图表、图像、音频乃至动态影像等形式的信息材料,一来让学生们可以在多形式的阅读练习中获得更大的趣味感和新鲜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这种良好的练习体验对各种传统阅读优化策略的功能发挥注入强劲的助力[4]。

例如对于“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这一单元的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观看《The beauty of nature》这部以“season”为情感载体和主要场景元素的英文影片或其中的经典选段,引导学生说一说影片中哪些片段让自己感受到了“season”所带来的不同美感,再让学生想一想这些美感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流露出来的,最后可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以此来完成对学生“读”“思”和“言”三方面阅读能力的锻炼。

结语

阅读能够带给学生的不单单是具体的知识信息,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品读出丰富的社会情怀,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完善的理解思维和表达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读—思—言”三个角度入手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完善阅读指导内容、提升学生立体思维层级、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以及增强阅读综合指导趣味性等手段,从多个方向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强化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和价值,从而为学生们日后进一步的英语阅读优化和英语核心素养成长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篇目初中英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主要内容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军事志的篇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