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浪县雾培法马铃薯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2022-11-22孙巧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庄浪县水培种薯

孙巧平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1 庄浪县发展雾培马铃薯的优势

1.1 自然优势

庄浪县地处六盘山西麓,陇西黄土高原的东缘,全县气候冷凉,常年干旱少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庄浪县在建设水平梯田的同时又大力建设防护林。全县气候冷凉,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又经过土地流转,土地更加集中。

为了解决马铃薯因连年种植而出现的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在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使用马铃薯脱毒种薯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相较于传统的蛭石法生产脱毒种薯,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具有产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为了提高庄浪县脱毒种薯的产量,引进雾培法生产原原种有重要作用。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成为促进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1.2 人文和技术优势

位于大西北的庄浪县,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生产的马铃薯主要以鲜食和粉条加工为主,马铃薯成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群众种植意愿强烈,马铃薯产业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庄浪县农技中心成立以来,立足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际,先后引进50 个品种进行筛选种植,选育的“庄薯3 号”于201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淀粉含量高、口感良好,被原农业部确认为适宜馒头加工品种之一,累计推广面积533.33 多万hm2,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庄薯4 号”顺利通过省级审定命名。

为了解决马铃薯产连作引发的植株矮化、叶片变小或者向上竖起,呈花叶、卷叶或者皱缩,块茎小,或出现尖头龟裂等品质退化、产量降低、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庄浪县农技中心大力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但是由于基质生产的脱毒种薯周期长、产量低,很难满足种薯的供种需要,通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引进马铃薯雾培法,并建成全省第一家马铃薯原原种“雾培”基地。

1.3 政策优势

马铃薯产业作为庄浪县的特色产业,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支持。通过各方的支持,庄浪县马铃薯生产团队规模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位于水洛镇李碾村,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4 名,农发公司工作人员20 名,并与高校加强合作,成为学生实习和学习观摩的实训场地,同时承担相应的试验研究,在原有生产的基础上,创新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员力量;生产面积增加,有标准化的制备室、灭菌室、天平室和接种室960 m2,配备组培、监测、化验、监控、培训仪器140 多台,业务用房540 m2、智能五连栋光照培养温室160 m2,日光温室22 座,五连栋防虫网棚13.33 hm2,马铃薯原原种恒温贮藏库6 座,瓶苗保存室12 间;资金投入增加,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陇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庄浪模式的运行,盘活了合作社资金,让本金变股金,增加了投入资金。

以党建统领为总抓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由公司和技术单位组建的联合党支部,积极推进“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四链模式,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农技中心科技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在原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导脱毒种薯的各个生产环节,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效的运行机制。

依托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庄浪县马铃薯科研团队加强与省农科院、马铃薯亚太中心等合作,推进技术攻关,通过每年省上下达试验和自列试验不断升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方式。同时,创建“脱毒种薯繁育产学研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全市马铃薯产业人才、县乡专业人才和农村“三个带头人的培训”,通过实际培训、组织观摩切实提高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覆盖率,提高了群众对脱毒种薯的认可度,为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发展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庄浪县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面临的问题

马铃薯作为庄浪县的特色产业,在政府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实现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但是作为农业大县的特色产业,马铃薯产业不仅要满足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需求,更要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庄浪县培育出了庄薯3 号、庄薯4 号等优质品种,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庄浪县生产的马铃薯主要是菜用型和加工型,由于种植面积、产量、季节等原因,淀粉加工厂很难实现全年生产。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高,第一年种植产量不高,多由生产大户和农发公司种植,缺乏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如何打开市场,节省生产成本,实现订单式生产、可持续性生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此外,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是一个自动化程度高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如果各个环节不能很好的按照标准生产,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最终影响脱毒种薯的产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培育工作。

2.1 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产销问题

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相较于蛭石法生产脱毒种薯产量高,且便于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成本高,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节约成本,但由于宣传不足、销路不畅,缺乏相应的市场,因而很难打开市场,产销衔接出现问题。

2.2 各个生产环节缺乏标准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种薯从茎尖剥离到雾培生产后期原原种的采收、阴干、储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必须注重每个生产环节。

通过观察发现,瓶苗阶段:从瓶苗扩繁的无菌操作室到光照培养室很容易受到污染。首先,在搬运的过程中,要经过门口和过道,有可能接触污染物;其次,在扩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效率,会忽视双手消毒,造成交叉感染;最后,光照培养室的清洁消毒不到位或温度调节不及时,都有可能造成污染,影响秧苗长势,进而影响后期的水培[1-3]。

水培阶段:选择15 cm 左右、长势均匀的预栽瓶苗进行剪根或半剪根处理,然后清洗干净进行水培,并提前准备好水培床和定植板,配置好1/2 的MS 培养液,进行扦插,随后进行全覆膜处理,促进保温保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清洁不到位,可能造成污染,如果温度过高,可能造成大量的烧苗、死苗等。

雾培阶段:雾培前的准备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大棚进行彻底地清洁消毒处理,包括营养池、管道、定植板、箱体、水泵等的清洁消毒,同时要检查雾培室的水电情况以及封口,检查棚膜有无破损,以上因素都会影响雾培苗的后期长势[4]。

以上各个环节中涉及营养液的配置,必须按照标准的配方和精准的配置方法进行配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是产业化生产,存在温室卫生打扫不彻底、消毒不彻底、清洁不到位、配置营养液不精准、试验器材匮乏、粗放式管理等问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存在瓶苗污染严重、水培死苗出苗不齐、雾培苗子萎缩、不拔节、病害严重等现象。

2.3 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由于生产雾培法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对温湿度的要求很高,一些工作人员对生产技术不够了解,不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无法根据脱毒薯苗生产所需温度及时调整室温,导致瓶苗室温度不稳定,影响脱毒瓶苗的生长;水培生产分为前期生根阶段和后期生长阶段,生根阶段湿度要求80%以上,温度为20~28 ℃,生根阶段不揭膜,应通过其他方式降温,但实生产中出现了大量的死苗,经调查都是由不当操作造成的[5]。

2.4 缺乏应有的生产培训

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是一项新技术,许多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储备和从业经验,在配备营养液时称量不精准、随意搅拌器材,导致不同残留药品互相作用,影响瓶苗的生长;一些工作人员对生根粉的生根原理不明,不确定浸泡时间,导致水培的生根和长势层次不齐;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合理控制雾培温度,导致秧苗损伤[6]。

3 发展对策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甘肃省第一家引进雾培法生产马铃薯的县级单位,近年来在庄浪模式的整合下,并入县农发公司,扩大了规模,更新了设备,成为产学研基地,是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作为生产单位,除了响亮的知名度,更要注重生产效益。立足于庄浪县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的现状,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提升,不断提高产量和种薯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品质认证打开脱毒种薯的销路,实现订单式的生产。同时,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建立各环节的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标准进行生产。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7]。

二是进行岗前培训。在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组织各生产环节的骨干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主要结合生产实际对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要点进行系统讲授,及时解决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加强生产器材的补充、维护和管理。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从茎尖剥离、水培到雾培会用到许多的实验器材,必须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器材破损。对破损的实验器材能维修的要及时维修,无法维修的要及时补充。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实验器材的管理工作,不能随意摆放。

猜你喜欢

庄浪县水培种薯
水培植物霎换水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几种室内观赏花卉水培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