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2张金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械化设施农业

张金子

(辽宁省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凌源 122500)

在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针对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加快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1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分散不集中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主要特点有分布范围较广、分布集中度不高等,同时在城镇及乡村等区域,农产品的流通常会受当地基础设施、环境资源、资金流动、市场因素、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及人文组织等因素的阻碍[1]。相较于一些经济水平较低且自然条件不佳的区域,经济水平较高且自然条件良好的区域,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设备及农业生产条件均更为理想,农户的技术含量较高、生产规划更为合理,政府支持力度更大,设施农业面积大且发展资金充足。

1.2 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设施农业的总体机械化水平仅为31%[2]。其中设施环境控制的机械化水平约为24%;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较高,约为71%;采运机械化水平最低,约为8%;肥水灌溉机械化水平约为55%;栽种机械化水平约为15%。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设施农业总体机械化水平不高,不同环节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极不匹配的现象,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设施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采运环节及栽种环节,技术及装备均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也是提升我国设施装备水平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3 监管部门不明确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尚无一个较为明确、合理的管理体系,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或是机构负责设施农业相关信息数据的统计工作。现阶段我国设施农业发的展形式主要有3 种类型。一是农业聚集园区[3]。主要是以大型企业的主导产业为基本支撑,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聚集农户、小型企业及中型企业的功能区。二是设施农业产业园。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政府部门指导或相关企业运作下,以一些先进的技术装备及现代科技为基础构建的集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及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属于农业示范区的一种高级形式。三是简易零散的设施农业。主要由农户自行开展,设施配套较为简易,且布局零散。总体而言,农业聚集园区和设施农业产业园由一些大型企业或政府主导[4],资金充盈,科技实力较强,相关设施设备配套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简易零散的设施农业由于是农户自主开展,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用地规划、市场调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提升,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主流依然是简易零散的设施农业。

1.4 配套技术不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施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设备、科技水平、栽培管理技术、环境因子调控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5]。除此之外,我国设施农业的普及速度较快,但配套技术难以与其相匹配。

1.5 资金缺口大

设施农业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所需资金投入较大,但农民的资金不足,且融资渠道较少,在贷款申请方面除了难度较大之外,还存在贷款额度小、等待时间长、利息高及办理程序繁琐等问题[6]。部分村镇基础设施薄弱,给设施农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6 设施种植土壤连作障碍严重

设施栽培需不间断地进行种植工作,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及土壤结构破坏等连作障碍,同时土壤微生物种群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瓜类及草莓等作物连作种植,会使部分土传病害的危害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由于管理措施不合理,且部分作物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最终对作物品质及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1.7 用地规划管理难

土地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设施农用土地被用作非农生产活动的情况,同时一些经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及法律知识水平较低,在承包土地之后不根据相关规定到有关部门备案,就自行把所承包土地用于设施农业生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成本逐渐增加,加之土地分散度较高,导致土地管理难度增大。此外,设施作物采收后,土壤肥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一些经营人员不愿承担土地复垦义务,一些养殖人员在周围随意排放畜禽排泄物及废水,阻碍了生态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对生态宜居型环境建设极为不利。

2 加快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

2.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招商引资

政府部门应积极与企业协商洽谈,以政府实施监管指导、企业负责运作的形式申报相关示范园区,当地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给予财政补助,号召企业出资,以此建立标准程度及规范程度更高的多元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加大设施农业宣传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1.1 制定设施农业扶持政策 明确设施农业生产补贴的相关标准,注重贷款及税收方面的改善优化,适当调整相关操作程序,制定相应的优惠方案。对于设施农业生产使用的水电设备或土地租赁,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优惠或资金补贴。可积极推出设施农业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施农业生产,构建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特色打造相应的农产品品牌。

2.1.2 建立多元化合作模式 结合工业化理念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科研中心带园区、园区带基地及基地连农户3 个环节)[7],提升设施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优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服务,拓展设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从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销售利润,最终提升设施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投入设施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3 构建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保障体制 引导生产人员树立绿色无公害理念和农业生态意识,积极构建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体系。加大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积极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对设施农业产生的薄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2.1.4 招商引资 将当地风土人情、旅游业、传统文化、区域特色农业及设施农业有机结合,借助“旅游业+ 设施农业+ 其他”发展模式[8],打造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产品品牌。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抖音等新媒体提升当地知名度,吸引游客,在提升农产品销量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入驻设施农业领域,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2.2 完善配套技术

2.2.1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积极选聘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人员,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相关领域(如温室材料、生物技术、设施设备、农业生产技术、温室结构及生物防治等)的技术研究力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构建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环境控制水平,促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2.2.2 提高机械化程度 为使机械化程度得到提升,应重视自动化室温控制设备的应用。自动化室温控制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环境控制和自动化生产2部分。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技术,逐渐向网络化及综合化方向发展,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2.3 明确监管部门

明确监管部门,制定设施农业监管条例及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农用地、设施大棚搭建、设施农产品销售、设施设备、设施农业生产污染治理、设施农业用电、设施农业用水及设施农业贷款审批等方面的相关规范,加强对实施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应设立相应的设施农业管理机构,科学统计分析与设施农业相关的信息数据。

2.4 加强农用地与水源管理

2.4.1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及企业积极承包土地、转包土地、出租土地,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确保土地的适度集中及合理流转。

2.4.2 重视水源地保护 结合水源地的实际保护要求,设立警示牌,对水资源保护区进行合理规划,禁止群众在保护区范围内排放有毒物质、放牧、堆放垃圾或废弃物。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水源地垃圾清理活动,为农民生活用水及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提升设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助力,需明确并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招商引资,制定相应的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技术,明确设施农业监管部门并优化设施农业用地与水源管理。

猜你喜欢

机械化设施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民生设施非“摆设”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