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2-11-22程瑞雪

山西青年 2022年14期
关键词:声乐应用型人才

程瑞雪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声乐教材建设与教材改革是高师院校声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强调在教材建设当中正确把握方向,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方案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持续创新能力,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付诸实践[1]。高师声乐教学在改革发展当中应该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扭转传统落后的思想,提高教材体系建设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之下,提出建设教材体系的科学方案,迎面教学挑战,为高师声乐教学注入活力。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在助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求的方向,和学术研究型与实用技能型人才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探讨研究具有很高现实价值[2]。当前,高等院校进行了办学定位的创新,强调要满足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迎合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序推进提供支持,这些都给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并带来了良好条件。应用型人才是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积累,拥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与优良职业素养的人才,除了要理论基础过硬,还必须在动手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积极表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不管是哪种专业,都要求学生掌握和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知识,因为这是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知识目标是通过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设定与教学大纲要求,确保课程教学当中学生顺利掌握原理与知识点;2.专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是学生在经过了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之后,要具备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体涉及语言表达、信息处理、管理、学习、外语等多方面的能力;3.素质目标。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培养目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创新思想等等。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知识与专业能力目标属于具体课程目标,往往可以通过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方法实现。素质目标往往需要经过多门课程综合学习,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持续融合,再加上有效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3]。

二、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应用型人才是经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可以把学习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才类别,和学术型人才相比,拥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可以有效适应社会工作需求,把个人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应用于社会工作。伴随国家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提出了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对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缺口,必须提高对教育体系的建设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应用型人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校园是中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以及提高职业技能的关键平台,在声乐教学实践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声乐能力的发展,扭转过去重知识、轻实践的教学局面,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够做到知识和实践并重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当中提出的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号召,让学生具备更高的社会价值,为学校声乐教育改革的长效进步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方向,推进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和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必然选择,也能够带动声乐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学生的知识和实践素质齐头并进。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方法

(一)声乐教材科学性建设

科学是促进主观认识以及客观实际相统一的实践活动。音乐就像社会形态,一般社会生活会随科技发展而发展,音乐的科学性必须体现音乐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彰显音乐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供给关系。所谓声乐教材科学性,实际上就是遵循社会发展对学科教育的实际要求,把事物发展规律当作教材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根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首先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教材的科学性层次建设,不管是声乐理论教材还是声乐实践教材,都要实现科学性[4]。声乐理论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理论,高师声乐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创编必须彰显科学性。教材中对知识的阐述应该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在建设理论教材中要满足下面要求。第一,运用科学表述方法说明歌唱发声器官的具体构造,讲明相关的生理学知识,保证理论的完整性;第二,针对歌唱发声心理活动进行有效表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选择差异化的论述角度,把歌唱心理活动补充到声乐理论体系当中;第三,运用通俗易懂以及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具体描述,对理论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推动教材建设与时俱进。声乐艺术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除了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必须教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所以在教材建设当中不能够只是关注声乐理论教材的科学性建设,还要把实践教材科学性建设作为当前重点。要注意的是声乐实践性教材,必须跟上时代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步伐,唱响复兴道路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加大量歌颂祖国与人民的内容。实践性教材要具备的特征,应该是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鲜明、关注选材广泛性与作品类别多元性,注意对教材曲目进行持续丰富与更新。

(二)声乐教材创新性建设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是助推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的动力。民族想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推动持续创新和不断改革。创新的含义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更新、改变与创造新事物。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应该以创新为方向,因为教材创新的目标方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创新为推动力,而不能固守常规,始终把传统教材奉为权威。高师声乐教材的创新性建设必须要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和文化事业的扩展,同时还要依托创新实践,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第一,创新外国作品教材。高师声乐教学普遍应用的外国作品教材是外国《声乐曲选集(第一版)》,该教材遵循的教学大纲相对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变革和声乐教学改革要求,外国作品在持续更新换代,不对新内容进行补充,会影响学生形成国际视野。所以在外国作品教材创新过程当中,既要做好对老教材优点的继承,又要积极努力创编新编教材,补充优秀和经典的外国音乐作品,促进学生音乐视野的扩展。第二,创新中国作品教材。高师院校普遍运用的中国作品教材是《声乐曲选集》,虽然包括很多经典的声乐作品,但是,时代在进步,优秀作品在持续涌现,想要满足学生长效发展要求,就必须在教材建设当中加强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收录更多时代化声乐作品进入教材,把握时代脉搏,让学生透过声乐作品塑造正确价值观。

(三)声乐教材民族性建设

一个民族受同一文化影响表现出的世界观、行为模式、性格特征等就是民族性。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创造水平,想要真正意义上把中华文化推介出去,就必须拥有优质的民族化作品。高师声乐教材建设要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国家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助力,就必须把民族性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主动深入民族地区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生活,也创作出了不少带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备受人们青睐的作品,把作品的民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5]。例如,《大地飞歌》是带有苗族风格的音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展现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游牧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把越来越多经典的民族性音乐作品融入到高师声乐教材曲目当中,不仅能够给学生未来的创作和发展带来有价值的启发,还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增进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感。

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师声乐课程实践策略

(一)立足实际开展分层教学

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高师声乐教材建设之后,接下来就需要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材的应用与落实,维护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有效性。要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必须基于全新角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解决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进步空间。要突破声乐教学的固有模式,落实分层教学势在必行。高师声乐教师往往不擅长小组课以及集体课,通常是通过个别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指导。事实上,在对学生的声乐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形式,把不同的课程结合起来运用,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师声乐教学必须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授课形式进行优化改革,把个别课小组课与集体课以更加灵活科学的方式组合起来。针对声乐教学当中理论基础课程可以通过集体课教学完成,帮助学生把握普遍规律。在声乐实践训练当中,可以以小组课形式展开,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互相观摩,加强交流,在练习当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得到更显著的效果。个别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解决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声乐课程提供保障。

(二)组织活动提供展示空间

高师教育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充分适应岗位工作,成长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想要让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凭借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就必须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展示空间和实践锻炼平台[6]。在艺术实践环节,教师要有意识把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融合起来,促进二者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比方说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声乐技能之后,组织班级声乐表演活动给学生展示平台,并对表演进行综合评选,帮助学生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消化理论知识,检验艺术学习的效果。当然学校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成长的平台,这个实践平台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肯定和支持,把学生培养成全能应用型人才。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园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利用这个平台展示和发展自己;学校可以邀请声乐方面的专家组织讲座活动,让学生在吸收经验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

(三)完善教学设施改进师资

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相关。这里所说的设施既有软件设施,又有硬件设施。从硬件设施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很多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设备是比较有限的,这势必会影响声乐教学效果,也无法运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示抽象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困难度。所以高师院校要想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保证人才队伍的建设效果,必须对现有教学设施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补充教学设施和相关的声乐教学器材,给学生提供一个设备齐全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顺利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软件设施角度分析,教师队伍的素质会对学生的实践素养带来深刻影响,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就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高师院校应该对声乐师资队伍进行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人才教育培训活动,督促教师共同投入教研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体系日益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社会的人才需求类别和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高学历人才需求转变为应用型人才需求方向,因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当中,要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上。根据声乐教学改革要求和培养声乐艺术实践人才的需要,高师院校在声乐教学创新中要把关注点放在教材体系建设上,并且要确定教材改革建设的方向。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声乐教材创新的科学方案,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声乐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声乐应用型人才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