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艺术课程教学中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广西非遗为例

2022-11-22王聪慧

山西青年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融合内容艺术

王聪慧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解码历史、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地区,将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课程教学中,能够发挥“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作用,推动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且使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呈现出现代化、时代化及多元化的特点。广西是我国非遗文化项目较多的地区,拥有国家级项目52个,自治区级项目762个,县市级、地市级项目数量更多、规模更庞大。因此,将广西非遗文化渗透并融入艺术课程教学中拥有庞大的文化资源支持。在文化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两者相融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的可行性

在民族地区促进非遗课程与高校教学的融合与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更能为艺术课程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提供抓手。首先,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的渗透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需求。非遗文化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无论哪种非遗文化都是对当地居民的历史发展脉络、生活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是对其民族精神、民族风貌的宏观概括。所以非遗文化是民族地区的历史记忆,能够体现出浓郁的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特色。现阶段,地方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展示地方特色、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媒介,通过树立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能够提升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效,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使得非遗文化丧失了基本的传承与生存条件[1]。而将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起来,则能从教育层面,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载体和方向,使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其次,是丰富艺术课程的内容。地方院校与艺术课程拥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能够契合艺术课程开展的基本要求,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为艺术课程的开展提供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艺术创造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和侧重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生的艺术发展,探究出全新的创作方向。使其艺术作品拥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让文化元素成为艺术创新的根基和抓手。因为非遗文化资源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本特征,能够适应不同艺术课程的开展诉求,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艺术表达方式。让非遗文化逐渐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依托。在素质教育层面,非遗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理念、素养,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领悟传统文化所拥有的魅力。所以在宏观层面上将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相融合,能够切实满足非遗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提升艺术课程的教学成效,有利于地方院校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艺术人才[2]。

二、非遗文化在艺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展示形式单一

现阶段广西多数院校在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上依旧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学生难以深入地感受到非遗文化所拥有的人文魅力。首先,在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的渗透与融合中,很多院校的课程内容划分都是根据传统课程的要求来规划的,课程内容缺乏选择性,课程信息难以相互融合,进而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课程形式不够丰富,融合成效不够鲜明[3]。因此,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应规避传统课程划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分层方式,使非遗文化能够更全面地呈现出来,展示出来。简而言之就是将非遗文化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其对应不同的艺术课程,从而让非遗文化可以更好地彰显自身的魅力。由于广西很多高校都缺乏这种分层划分意识,导致学生难以借助非遗文化,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

(二)融合的实效性较差

将艺术课程与非遗文化相融合,注重非遗文化价值、魅力的彰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非遗内容,深化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从而使其融入到学生专业成长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内容展示的前提下,对非遗文化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然而在艺术课程开展中,教师只是讲解非遗文化内容,分析非遗文化形式以及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对非遗文化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人文意蕴有所理解、认识,导致非遗文化的传承实效、课程教学实效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在于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承中的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有效,致使非遗文化只能渗透到艺术课程的表层。难以切实地提升非遗文化的融合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非遗文化融入并应用到地方高校的艺术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建构出丰富、系统、通俗、全面的非遗文化资源体系,更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对广西非遗文化有所认知、了解、体验及探索[4]。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通常忽视文化教育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致使非遗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师资保障。此外,由于非遗文化项目拥有多元化、多样性特征,在传承与发展中,有诸多的要求,需要地方高校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到艺术课程的开展中,但由于资金、制度以及其他层面的因素影响,导致非遗传承人在艺术课程中的参与程度有限。此外,由于非遗文化传承在高校发展与建设中,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系统的、科学的、完善的、高素质的非遗文化师资队伍还难以建立。

(四)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并渗透到艺术课程中,能够使艺术课程的内容、形式发生变化。如果继续以传统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来衡量课程、评价学生,会导致非遗文化内容难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致使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受到影响。在文化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高校却缺乏对此方面的考量,没有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虽然部分院校能够将非遗文化传承体现在评价标准上,但只局限在内容层面上,仅仅要求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记忆和了解,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文化资源应用能力的衡量,致使非遗文化融合与应用,不够深入和充分[5]。在评价形式上,还没有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态势,导致评价过程不够充分、客观、真实,并且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此外,在评价指标上,由于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在方法、内容上存在诸多的难点,导致可细化、量化的评价指标还难以形成。

三、非遗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革新文化内容的展示形式

首先,地方高校需要提高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明确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的融合价值,肩负起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任和责任,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的契合点,提升非遗文化内容展示的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其次,转变传统的课程划分模式,推行分层性课程设计与划分机制,让非遗文化内容能够充分地、全面地、详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艺术课程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选取与艺术课程教学相关的文化资源,使其与艺术课程充分地、有效地、全面地融合起来。简而言之,就是根据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并筛选出相应的非遗文化资源,使其根据课程编制、布置及设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而形成分层性内容展示机制[6]。让学生在不同学期的艺术课程中,了解和探索到不同的非遗文化知识和内容;最后,优化内容展示的形式。在分层设计的前提下,非遗文化能以层次化、系统性的方式,展示在不同的艺术课程中。

(二)革新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非遗文化在艺术课程中的传承与融合效率低、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在于非遗文化传承的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广西地方高校应转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承方法,注重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全面地、有效地感受到非遗文化所拥有的内涵,从而使非遗文化传承获得更深层次的推进。首先,制定体验性传承方法。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能够从参与、体验的角度,了解特定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思想,使文化研究结果更准确、全面、深入。在艺术课程开展中,教师应通过情景法或者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当地的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其次,制定探究式传承法。教师要想呈现出更多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利用非遗文化,优化艺术“设计”“创作”形式,就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探究式传承模式。即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下达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非遗文化内容、资源的方式,完成艺术课程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小组探究、独自探索及自主摸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非遗文化所拥有的传承价值。

(三)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机制,帮助教师更全面地掌握非遗文化知识、了解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明确非遗文化传承的要点和重点,并获取科学的、合理的文化传承方法。在此过程中,学校应为教师体验非遗文化提供支持,通过研学或者各类文化活动,使教师可以接触到、感受到非遗文化类型、表现形式及传承机理;其次,高校应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参与教学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或教学交流的方式,夯实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础,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但在此过程中,学校必须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确保非遗传承人能够在高校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及作用[7];最后,构建专门性的师资队伍,通过课题研究、教学实验,资源建设,使广西地方高校的非遗文化传承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四)优化地方高校评价体系

首先,丰富评价内容。地方高校应制定出基于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相融合的评价体系,从学生文化素质、文化素养、文化资源应用质量、能力及成效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但并不是只注重非遗文化,忽视艺术课程教学,而是评价学生在知识学习、技术磨炼的前提下,对非遗文化的应用情况,理解情况,其评价的核心依旧是艺术课程;其次,促进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融合。在过程评价中,教师需要通过明确学生应用非遗文化资源的情况,对其进行文化素质、文化应用等方面的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则需要对学生整体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文化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而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融合,能够反映学生探究文化知识的程度,评价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态度,使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再次,细化评价指标。教师应将非遗文化素养、非遗文化应用能力及非遗文化知识细化为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通过衡量学生在作品中应用非遗文化元素的程度,来衡量其文化资源应用能力。

四、结语

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诸如,“壮族织锦技艺”“壮族铜鼓习俗”“芒编技艺”“壮剧”“桂南采茶戏”“刘三姐歌谣”“桂剧”以及“壮族歌圩”等。都拥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非遗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应结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特征,从传承内容、方法、师资及评价体系等角度出发,破解非遗文化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彰显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承中所拥有的作用,实现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融合内容艺术
《融合》
破次元
纸的艺术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