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越南语》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
2022-11-22杨肖洁
杨肖洁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 400031)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深受欢迎。除了掌握一门外语外,提高学生第二外语水平以适应社会对多语种人才的需求势在必行。而越南经过1986年革新开放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大国纷纷加强与越南的联系,加大在越投资与合作。“越南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中的分量在上升[1]。”因此,许多学校将越南语课程纳入第二外语课程范围内,特别是与越南相邻的地区。《二外越南语》课程能为众多学子打开一扇正确认识越南的窗口,让学生较为客观地了解越南的国情文化,同时为学生就业扩宽道路。然而《二外越南语》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不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二外越南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二外越南语教学实践和教改提供参考。
一、《二外越南语》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总体来看,《二外越南语》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截至目前,笔者搜集到的已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有十余篇,这与其他如韩语、法语、日语等小语种的二外课程研究成果相比差距较大。从研究范围和作者背景来说,研究成果多为广西地区学校的老师所著,故而分析例子皆以广西的学校为例,且在仅有的论文中,部分分析例子为广西的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从性质来看多为综合院校,无外语院校,如梁永贵和陈媛媛的《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探讨》(2010)、黄铮的《二外越南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宋亮的《越南语作为独立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现状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为例》(2013)、张婕的《越南语在广西高职院校开展二外教学的定位与出路》(2014)、杨洁的《东盟视野下越南语教学(第二外语)在广西高职院校的定位与实践研究》(2014)、蓝婷的《对高职院校二外越南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覃柳姿的《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在广西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2017)、莫子祺的《高效课堂视角下的公共越南语课程教材教法改革》(2018)、覃肖华的《东盟视野下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二外越南语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百色学院为例》(2021)等。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一定差异。从时间来看,多为2018年前的论文,考虑到投稿周期问题,其实论文完稿时间要更久远,故从当下来看,文中一些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如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智慧课堂的使用(即使是上面提到的目前最新的论文——2021年覃肖华论文也没提到)。虽然论文都对二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但基于上述原因,所提建议对在广西、云南之外不具备地域优势的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外语类学校针对性较弱,所提建议与当下盛行的教育信息化、课程思政改革等教学理念存在一定脱节。
二、《二外越南语》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习动力不足可从最初的学习动机不强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不足两个层面来看。从选课来看,各校二外越南语授课对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非语言专业的学生,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必须开设二外越南语课程,这一类在广西、云南较多,如国际贸易、对外汉语、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第二类是语言类的非越南语专业的学生。第一类因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得不选,当然不排除该类学生对越南语可能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强,而剩下的一类学习动机却具有多样性,使学习动力的情况也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广西、云南学校的学生,因为与越南毗邻的地理优势,广西、云南与越南交往更加紧密,复合型的越南语人才需求较高,他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到越南语的就业优势。又因广西、云南院校越南语教学有众多实践机会,加之该地区的越南语专业往往在众多专业中专业实力相对突出,便容易将其列为所选。
而对于其他地方的学生来说,其实最初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烈。因对越南经济发展认知不足,加之又对网络盛行的一些容易让人对越南有消极印象的相关视频、信息未加辨析,如一些对中国电视剧cosplay并有哗众取宠之嫌的视频等,使他们对越南的认识往往带有偏见。又因越南语很少有目标院校在考研时设为二外语种,所以当有多种语种可供选择时,一些热门语种如西班牙语、法语、朝鲜语、日语等他们会优先选择。这些语种主要是因为其国家的文化能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或是有考研二外语种的加持。因为热门,所以学生也要面临抢不到热门语种的问题,此时备受“冷落”的越南语便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选择。以笔者所在的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全校只有翻译学院、英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商务英语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二外越南语,此外可供选择的还有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俄语、法语、德语。笔者对4届二外越南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越南语一直都是本校最不热门的二外语种,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抢不到其他语种所以选,每一届只有1-2人(全班人数4-23人)是认识到越南的发展前景,看到可能的就业优势才选择。除了上述动机外,也有一类学生抱着只要获得学分,无所谓学哪一门课的心态,所以容易及格或是获得高分、课程轻松、所学语言简单,甚至任课教师作业布置量少、管理松懈也成为其选择二外的原因。这类学生在选课时往往会向往届学长学姐咨询,通过了解任课教师的上课风格,能否容易“过”、平时作业量多少等进行选择。
最初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动力。越南语是一种孤立语,它没有形容词、动词形态的复杂变化,以不变的根词的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正因为它语法灵活,不确定性增大,导致在语法、语用阶段难度进一步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训练时间。而到了中后期,学生刚好学习任务繁重,面临升学就业压力,会极大影响学生的越南语学习动力。关于《二外越南语》教学安排,专科院校一般是大二一学年学习。本科院校有的是大三两学期,有的是大二下至大三下或是大三上至大四上三学期。从本科院校角度看,中后期学生专业学习任务难度提升、繁重,加之到了需要实习、找工作、准备考研考公时期,更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二外课堂请假人数增多,班级学习氛围也因此会受影响,课程学习效果较差,若不能及时跟上会打击学习积极性而形成恶性循环;遇到教学效果差的课堂,原本在最初阶段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更会雪上加霜。
2.教学课时有限
课时问题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从学校公选课课程设置看,虽然学校各异,但一般来说,《二外越南语》教学大纲要求基本一致,即规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越南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进行一般的越南语会话交流,对越南的基本国情和文化有初步了解。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进,大纲中也增加了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二外越南语》教学要求与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较为接近。当前许多高校的《二外越南语》课程学时设置为128-192学时,共开设2或3学期。其总学时数低于大学英语“基础级别的通用英语课程”的128-256学时[2]。而且,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已具备相当的英语学习基础,可《二外越南语》的授课对象基本上为零基础学生,要在仅有的128-192学时内通过线下课堂完成越南语语音、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同时向学生介绍越南的国情文化,课时量明显不足。加上二外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没有专业学生认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有些知识点需要重复讲,导致所花时间更多。课时量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师无法合理地进行课堂设计,甚至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一味地“赶课”,影响教学质量。
3.缺乏适合教材
近年来,市场上越南语教材虽然越来越多,但针对语言专业的教材专业性强,内容往往太细,内容主题不够新颖、不够贴合社会实际。而非专业的教材中的语音、语法不够系统,多以口语教学为主,针对二外学习者的越南语语言学习教材少之又少,更别说复合型的语言学习教材。在多次探索后,众多院校逐渐达成共识,即二外教学应以实用性为主,所以教师们更多地会采用口语类的教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标准越南语语音会话教程》是为数不多明确指明了适用于二外学生的教材,其分为语音和会话两部分,实用性强,但会话部分语法不够系统,衔接性不强。且从会话(二)部分,即19-34课开始,难度提升,却没有语法讲解,学生对教师讲解依赖性大。而另一本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越南语口语教程》上、下册为各校二外越南语选用较多的教材。但这套书在编写时针对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时量进行较为合理的内容及进度安排,有利于专业学生的学习[3]。如果全依照教材进度上二外课,时间明显不足,但若只是选取部分讲授则会使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性、系统性和深入性。
4.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二外越南语教学往往沿用传统单一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带读语音、单词、课文,讲授相关语法点,布置练习,然后学生跟读、做练习、演示对话等。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缺少,但若长期保持不变学生容易倦怠。且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又缺乏教学设计,“未加修饰”的直接“硬灌”,较为枯燥。
二外教学模式相对陈旧,受教材、学生学习动力因素、课时不足及教师自身原因的影响。首先,二外越南语授课教师一般为越南语专业的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因二外课程对学生要求低,不少二外教师主观上会放松对教学的优化和设计,加上学生学习动力不强、不积极,教师容易产生挫败感,无心精心设计。和众多二外课程一样,二外越南语课外作业布置相对较少,训练多为课堂完成,又会挤占“讲授时间”。而教材偏口语,语法知识不详尽、系统,又依赖教师讲解,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便往往采用了最为直接且能在单位时间内呈现大量知识的讲授法,学生训练较少。而这刚好和众多二外学生的学习“心理”契合——只用听老师讲,自己要做的任务少。教师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训本就吃力,还要抽出时间补充越南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加入学生的文化体验环节、融入音视频、游戏等手段就难上加难。学生虽然想让自己的二外课程轻松,但总是在教师直接灌输及自己机械模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语言重复,课堂容易缺乏活力,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得不到训练,思政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
上述1-4都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二外越南语教学存在问题并不简单是某一方的问题,长期来看,需要各方联动解决。
三、《二外越南语》教学建议
从长期看,二外越南语教学需要通过课时增加、编著合适的教材,这些建议上述文献都有提及,但从短期看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编写需要多年的教学积淀,多个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虽已出版各自越南语专业的教材,但相比其他英语、韩语、日语等,在内容、题材、教材渗透的教学观念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更不要说改革更为“小众”的二外越南语教材了。关于课时的增加,若二外越南语属于自己专业培养方案可控范围,便可根据自身专业的定位进行调整,如一些国贸、酒店管理、金融等专业,这些专业制定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二外越南语支撑“语言+”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调整难度不大。但若是属于全校公选范围的课就和学校总体规划有关,公选课时统一规定,学校需综合多种语言的特点和实际来决定,调整难度就要比前者大很多。那如何在问题2、3暂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改善二外越南语的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的努力能对其情况改善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转变对课程的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教师首先应转变对《二外越南语》课程的认识,这是推动教学现状改善的重要前提。教师首先要充分意识到二外越南语教学的重要性。除了要认识到该课程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外,还应意识到它其实是本专业向全校展示自己专业实力、帮助大家打破偏见,正确认识当下亚太热点国家——越南的契机。除了上述分析学习动机时提到的对越南存在偏见外,还需注意的是越南受历史影响与中国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且越南也是世界上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越南政府出台的政策、指导性精神也与中国政策有一定的相通性。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高度发达,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无孔不在,而越南的地缘优势令世界大国更加重视拉拢越南,从而使中越两国在某些领域敏感度增加。这时若不对越南国情、文化有正确认识,受“披着熟悉文化外衣”的越南声音或其他势力的声音影响,易落入歪曲领海和中越历史等问题的“陷阱”里。而几乎所有的二外学习者都有英语学习背景,通过英语或多或少直接接触过西方文化,学生习惯了差异性较大的跨文化交际后,对越南这种同质性较多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忽略更多,更易被上述多种声音影响。所以,《二外越南语》课程的开设为其他非越南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正确认识越南的窗口。而且,不同专业背景的他们,将会更广泛地推广对越南的正确认知,从而促进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因为二外学生专业背景不同于越南语专业的学生,不同背景往往能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也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更多思路。笔者也从中受益匪浅。例如,笔者所带班级有中文系、英语专业国际关系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学生,当语音部分讲到以“-p”“-t”“-k” 结尾的音节时,中文系的同学指出了笔者之前未曾关注到的古汉语印记——“似乎古汉语入声韵尾收‘p’‘t’‘k’的汉字在越南语中依然收‘p’‘t’‘k’,如‘法(php)’‘发(pht)’
其次,要对教学观念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许多二外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二外教学中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越南语应用、思维发展以及道德培养并不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二外越南语的“实用性”,并基于上述重要性的分析,教师应注意转化教学观念。语言学习不仅学语法也要学文化,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学中也要注意挖掘思政教育,越南语学习有一个思政意识培养方面的大优势,因中越文化相通,以思政元素为导向吸引学生在新鲜事物(越南语)中挖掘中国元素,再以本国文化为基点,利用学生迁移比较能力,在了解越南语言、文化的同时,也会对本国文化和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二外越南语教学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语言、文化学习与道德、爱国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也有“温度”的人,成为一个中越关系的推动者。
另外,要对教授的“量”有正确认识。二外教学学时有限,学生学习精力也有限,若在规定的课时内实在完不成教学任务,那教师不应该以上完课本内容为目标。需注意有时候“全面的肤浅不如片面的深刻”。求精,不应求多,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教师可将讲不完的内容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拓展学习。
当然,教师除了要努力做好自身的思想建设外,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如果仅仅依赖刚开始接触本课程时的思想教育是不长久的,学生也不一定认同,这是一个长期、动态、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越南与他国经济发展数据对比、国际智库对越南经济的预判、新闻报道、越南语就业数据和市场需求初步“刷新”学生对越南和越南语的偏见。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给学生呈现“学生”觉得有用的内容,并适时辅以该课程重要性的思想教育,能让他们更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获取知识。
2.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面对课时有限和零基础越南语学习者需要长期学习之间的矛盾时,可以从当下流行的教学信息技术中找到平衡,如高校各类新型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开始被逐渐建设起来,越南语在线课程虽然与其他语种在线课程建设情况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现有的语音教学、基础越南语教学视频也较为丰富。日益发展的越南语公众号上发布的视频或抖音、快手都有许多越南语语音、语法、国情文化的视频可作为教学或自学素材。教师如果在网上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资源,可以自己录课、制作微课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考核融为一体,实现部分章节的“翻转课堂”,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或者巩固复习,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讲授,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可用来训练和答疑,或补充更多的文化国情相关的背景知识。实行“翻转课堂”,不单是为了弥补课时量的不足,这也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有效渠道。学生在老师所给资料的指引下,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和风格以及知识呈现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则采用答疑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4]。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的运用量需要适当,选择翻转的教学内容也要注意,不能有相关线上资源就决定“翻转”,要随着学生的具体情况、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适时调整,二外学生学习动力本就不足,若布置太多或太难的任务会激起学生的负面情绪。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追踪管理,方便平时成绩的统计,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如当下流行的雨课堂、对分易、超星系统,通过用手机签到、问卷调查、弹幕、投票、点名等方式即时参与、加强互动,通过系统在后台的智能分析来了解学生的预习和完成作业的情况,更好地实现过程化管理。
当教师结合“翻转课堂”同时对教学内容不再追求量而是详略得当时,课堂还能有较多时间进行游戏、播放音视频、教授歌曲、拍抖音、配乐朗诵等。单词的记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一直都是一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单词,可以让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分组制作单词卡片,通过看图猜词的游戏巩固单词记忆。笔者多次采取该种方式,要求学生以PPT的方式每一个单词配上一张图。这些图可以选直观展示单词意思的图,也可以选抽象或带有故事性的相关图片。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如何展现单词意思,又在图片的寻找过程中不断加深该单词与其意思的联结,更是在最后不同小组的展示过程中通过竞猜不断巩固记忆。学生记忆效果显著,课堂氛围较佳。讲到越南语数字,因越南语的“五”(nm)、“十”(mưi)、“四”(bn)、“一”(mt)、“零”(không)在不同数位上会产生变音,初学者掌握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一口气”看谁说的数字多,说错了就算该轮比赛结束,或者组织学生玩“拍三令”——以越南语表达,第一个同学100以内任意点数,其他同学顺着往下数,当遇到报数为3或者3的倍数的人拍手,则不受处罚,反之直接说出这些数的人则被处罚,其他数字表达错了也要受惩罚。在学到身体部位的越南语表达时,可以通过唱跳的方式让大家学习火爆全球的越南抗疫神曲 “洗手舞”,歌曲里面含有众多身体部位的表达。每一次活动可以用抖音或微视频记录下精彩瞬间,当需调节气氛的时候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还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对文化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视频或是实物让学生进行直观的体验。例如,讲到“在饭店”一章时,除了教会学生用越南语点菜,还可以运用图片、视频让大家了解越南家常菜和饮品,同时让大家亲自体验鱼露,制作滴漏咖啡。同样需注意的是,丰富的教学手段虽能调动课堂气氛,但课堂设计太花哨,过度追求课堂气氛也会引起学生反感。教学节奏要把控好,“松”“紧”搭配,重点仍然是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教学手段仅为辅助。
教师也要注意主动挖掘和建立知识点与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背景、社会现实、兴趣点的联系。只有与学生的实际体验及真实世界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才能打动学生并促使他们积极学习。如可在翻译、例句处进行结合,或对话主题处开发。又如,二外学习者很多都有英语背景,教师可以进行二外越南语和英语、二外越南语和中文或三者的融合教学,发挥英语、中文的正迁移。越南语中有60-70%的汉越词,且中文、越南语在语法上也有共通之处,随着越南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越南语在词汇和表达上也多少受英语影响,但在语法上还是会有区别,学生容易和越南语语法混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二外越南语和英语、中文的融合教学,适时进行与英语、中文的对比分析,促进学生语法理解和词汇记忆。而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发挥好英语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二外越南语的教学要注重实用,所以不能忽视和现实的结合,不能忽视实践。广西、云南的地理优势能为学生进行越南语实践带来很多机会,如参加博览会、与越南留学生交流、越南企业实习、体验越南人开的商店和饭店等,但内地这样的机会很少,更不要说疫情期间,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忽略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让二外越南语学生参加越南语专业的活动,如四川外国语大学每学期都有实践周的传统,此时越南语专业也会组织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可以邀请二外学生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可以在学习中期邀请越南语外教进二外课堂,当学生体会到自己能用所学知识和越南人进行沟通时,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校课程考核一般分成两个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多数高校规定采用平时成绩低权重而期末考试高权重的做法,一般平时成绩权重占课程总成绩的20%-40%左右。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始质疑这种权重分配的合理性,不少高校也出现了加大平时成绩权重的趋势。期末成绩若是占比过高,考查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对学生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了评价的反馈性功能,忽视了学习的过程[5]。而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看重分数。上述建议中涉及许多任务,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考核评价改革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保障学生的参与,并适时调整平时成绩各项考核内容的权重,加强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监督。如笔者一般都是按“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的方式评定课程最终成绩,将平时成绩的比重设置为和期末考试一样,加大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另外,笔者所在学校二外越南语学习是三个学期,按照以往经验,最后一个学期(第7学期)学生面临升学就业压力,会出现很多请假情况,其余时段几乎没有无故旷课和早退的行为,所以在平时成绩(满分为100)里,第三学期考勤分比重比其他两个学期稍高,分数计算为:20%(考勤)+40%(书面作业)+40%(课堂表现),而其他两个学期都是:15%(考勤)+40%(书面作业)+45%(课堂表现),如果平时学习认真,平时成绩还可以得到1-5分的加分。每一届新生上课前都会给大家展示以往几届的平时成绩(姓名抹去)和期末及总评成绩,并告知期末考核方式和平时成绩的计算方式,强调期末考试前一周会全班公开,不能更改,严格按照总评方式计算最终成绩,不允许“为了学生不挂科”而增加平时分的人情分存在。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学生就会对平时的学习重视,在一定的压力下认真完成“翻转课堂”的线上作业,积极参与线下的讨论。另外,平时成绩中部分任务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主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评价的主体。需要强调的是,“平时成绩评定只是作为一个外部强化的手段,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习热情,所以可以尝试在处理平时成绩评定结果时,通过描述性的总结报告或是建议性的小结,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淡化学生过分追求分数的副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5]。
当一堂课内容实用、课堂有趣、生动,虽然有平时成绩的外部压力,但学生通过做任务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慢慢地会从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学习,学习动力也会增强。当一届学生体会到了二外越南语学习的“干货感”,该校的《二外越南语》课口碑越来越好,《二外越南语》也会慢慢成为该校选课的热门专业,越南语专业的影响力也会增强。与此同时,二外越南语授课老师的价值感也随之提升,教学思路拓宽,教学效果提升,进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结语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政治道路相似,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未来会继续有更多合作可能。中越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开设《二外越南语》课程的必要性。二外越南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课时有限、缺乏合适教材、教学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鉴于课时增加可能面临多方协调,编著合适教材需要较长时间,短期来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二外越南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对自己教学水平提高、对越南语专业声誉影响的重要性,并对二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相较于越南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差异有清晰认识,根据“二外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制定教学方案。可以在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比重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化智慧教育工具,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借助“翻转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来扩展课堂外延起到增加“课时”的作用。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要重视跨文化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育中,多方位提升课程的魅力,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二外越南语》课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