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探究

2022-11-22杨广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广西生态

杨广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广西南宁 530000)

一、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都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总之,现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小学环境教育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棒”。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推动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指出,“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

二、广西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典型案例

1.以绿色学校为抓手,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广西绿色环保系列创建活动始于2001年,该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2001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教育厅、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下文,决定在全区范围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每两年表彰一批在创建活动中成绩优秀的“绿色学校(幼儿园)”。截至2021年底,获自治区级表彰的“绿色学校(幼儿园)”共347家,获国家级“绿色学校(幼儿园)”25家。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把校树蓝花楹和环保实践活动相结合,成功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学校开辟绿化种植园地42块,各班级撰写竞标书,学校根据班级种养计划确定“中标”班级负责一个学期的种植,学生们通过种植和精心养护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情况,开展种植毕业树和校树认养活动。每年三月举办兰花节,开展兰花与各学科相融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把“兰花节”与历史课相结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精心打造年级兰花节展区,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举办兰花素描诗歌创作比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融入到作品当中。通过这些做法,为学生搭建了绿色体验教育的平台,在实践当中传递和提升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南宁二中以加强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为核心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学校,通过开设校本环境类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开设《环境污染与保护》选修课,介绍我国水资源和固体废物方面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四氯化碳废液的回收、自来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学校未济湖总磷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感受环保就在身边。研究型学习主题多样化,包括《如何鉴别有毒和无毒塑料》《污水的类型和处理的方法》《洗涤剂对人体与环境的影响》《学校药用植物调查研究》等。利用未济湖这个小生态圈,开展调查研究,如研究未济湖天鹅越冬行为分配及日活动规律、研究未济湖小天鹅的个体识别、寻找课本里《诗经》《楚辞》中提到的植物等,通过这些探究性活动,学生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学会了保护动物,关爱生命。

桂林市龙隐教育集团龙隐小学是全国“爱鸟护鸟”文明单位,校园内常有很多鸟儿在树上筑巢,学校抓住这一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爱鸟”系列活动,一二年级开展“鸟儿的故事”讲演大赛,三四年级开展“鸟巢工程”大赛,五六年级绘制爱鸟手抄报,激发了学生爱鸟护鸟的热情。学校还编制《鸟的天堂》系列校本课程,创办校刊《绿地》开展绿色教育宣传。

2.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环境教育的飞跃,实施长期性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推广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全球学校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旗舰项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的充分肯定,并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杰出范例。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截至2021年底,广西已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学校(幼儿园)共55所,占全国592所获得该项荣誉学校总数的9.2%。在全国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省份中排名前列。广西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桂林市和南宁市,桂林市有38所,南宁市有9所。

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过程本质上就是实施开展群体性的学校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创建过程中学校需设立以学生代表为主的生态学校委员会,通过项目实施全过程超180天、项目具体实施过程超90天的实践活动,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权和参与度。

桂林市榕湖小学的环境教育围绕“共护大美榕湖,打造没有‘围墙’的生态胜境”展开。把学生聘请为“榕湖小湖长”,“小湖长们”课后开展巡湖工作,向市民发放自制的环保宣传单、调查问卷,老师们带领学生用水质监测仪等仪器开展植被、水质、噪音等方面环境状况的监测记录,适时向景区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成为榕湖边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师生打造垃圾分类教育基地,设立红领巾垃圾分类监督员,成立垃圾分类服务队,严格执行分类收集和定时投放。通过发放至家长的一封信、推送学校微信公众号,给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通过旧物创意改造,废旧纸箱摇身一变成了纸质装甲车,用废弃矿泉水瓶装饰墙面,用校园植物的残枝落叶制成工艺品,“旧物创美”的艺术式教学,让环保成为生活时尚。收集5万多个瓶盖创作的《创意空间瓶盖DIY》还获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大型公益活动手工创意类唯一一个一等奖。

3.以各类环境教育基地为平台,开展生态环境科普、研学活动

广西各类环境教育基地种类众多,有国家级环保科普基地75个、全国环保科普基地4个、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3个,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实践基地3个、自治区级绿色环保教育基地27个。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72个,此外,在自治区、市、县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如广西生态环境教育馆、“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教育馆、南宁市宾阳县水生态环境教育馆等。这些基地生态环境优美,包括生态类、乡村振兴类、工业企业类、城市发展类和生态修复类。生态类基地以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为代表,如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州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等;乡村振兴类基地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且取得一定成效的典型村庄为代表,如马山县小都百综合示范村、全州县安和镇龙井村、福绵区十丈村等;工业企业类基地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且取得一定成效的工业企业为代表,如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城市发展类基地和生态修复类基地,分别以柳州工业博物馆和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隆安县七一公园为代表。有的基地(展馆)还设有讲解员。2021年,广西各地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宣传和公众开放工作。贵港市40名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走进贵港市城西污水处理厂,零距离了解污水处理化清流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小记者的环保意识,提升小记者的环保参与度;南宁市20多所大中小学累计2000多名学生到三峰能源环保发电厂参观,学习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知识;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教育局共同开展“垃圾去哪了”生态环境科普课外实践活动,以实地现场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固废处理等环保科普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了师生乃至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利用好广西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学校也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科普、研学活动。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布局全区,每年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数超500万人次。

三、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制定详细计划,确保环境教育活动连贯性发展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强调“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学校领导需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当中。环境教育不是简单地开设一门课程,而是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从“灌输”型转变为“体验型”“实践型”,从加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接班人[1]。

2.挖掘本地特色和学校环境文化,凸显学校风采

学校可根据各地实际和学校特色,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广西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8%,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广西有6个市进入全国前十,柳州市2021年再度蝉联地表水水质全国冠军。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居全国第三。结合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特色,各地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体现当地环境特点的环保实践活动。南宁市位子渌小学依托学校附近有湿地的地理位置,组织学生探索湿地中存在植物的种类,探索湿地给学校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成功获评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南宁市秀田小学建立保护邕江小卫士队,开展沿江宣传,监测邕江水质,与沿江单位签订《护江公约》,《邕江的小卫士》活动方案获南宁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桂林市第五中学是创建“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多年来持续对猫儿山生态环境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成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共建单位,此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会仙湿地调查》《广西桂林灵川东江环境调查》,在自治区级、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3.加强课程建设,推进环境教育日常化

(1)把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

把环境保护知识、理念、技术的学习和拓展贯穿于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当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智发育水平在学科教学中加入环境教育相关内容。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引导其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引导其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引导其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针对高中年级的学生,引导其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

(2)设立跨学科的环境教育学习主题

具体形式可以是开展环境保护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班级团队活动,开展环境专题调研活动,在学校日常生活管理中加入环境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教育资源,如图书、大众传媒、网络、音像制品、社区资源等。

(3)尽快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尽可能设立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许多学生乃至市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观念还停留在“保持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混淆了环保和环卫的概念。学校可以设置环境教育课程,传授环境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可充分认识到环境知识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核与辐射环境、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概念和环境价值观,养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4.提升学生对环境的兴趣和参与性

通过开展国际生态学校创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提升中小学生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认知度,提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活动充当美好生态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广西生态
广西贵港
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广西戏曲》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