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学三年级游泳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22-11-22王文彬
王文彬
(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上海 201104)
游泳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以其特有的锻炼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并在综合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2012年开始游泳课程已纳入到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而我校引入游泳课程也已有近十几年的时间了,这门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受社会和家长的认同和重视。为此笔者积极与游泳俱乐部合作,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良好的常规,扎实推进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不断提高游泳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规范课堂教学常规,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课堂常规关系到整节课的练习时间、练习速度、练习密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学习进度。一个班级有了良好的课堂常规,就保证有了足够的练习时间、足够的练习速度、足够的练习密度,有了这些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保障。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的常规,那么教练和老师都要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课堂纪律和组织管理上,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效益是无法保证的。
如A班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了良好的课堂常规,先进行游泳课的安全教育,从学校到游泳馆队伍排得整齐,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游泳馆,然后非常有序的进更衣室,迅速的换好衣服,到达泳池后体育委员非常自觉的组织大家做好准备活动,他们在下水之前几乎没有浪费时间。下水之后,他们都安静地听讲,有序地练习,不懂就问,不行就“求救”,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了,那课堂有效性也就有了保障。
所以从一开始就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非常重要,它是保证所有课堂效果的基础,它不单单是班主任一个人责任,而是所有任课老师的事情,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扎实推进教学环节
学任何本领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循序渐进。循序渐进顾名思义就是由易到难、由慢到快。但是有些游泳教练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学习过教育学,他们为了立刻看到教学效果,就会机械教学、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样就违背了教学的原理,毕竟他面对的整个班级没有孙杨、索普等游泳天才,甚至有些学生是零基础,所以一开始千万不能着急,不能按部就搬,要依学生的能力而行,。一切从学生有效的学出发,在游泳课程中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学生往水里扔,不但教不会学生游泳技能,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
蒋教练是个认真负责的教练,就是性子有点急。他上课的班级学生普遍反映教学速度有点快,也有点难。后来我发现,有的学生最启蒙的动作还没有学会掌握,就很快进入下一个新动作新技能的教授,很多学生开始有了厌学和畏惧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与教练一起,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耐心地教,等学生掌握了一个动作后,再加以巩固,然后再教学新的动作。如教好闷水后会,我们给学生一个巩固的时间,等学生漂起来了才教抓固定点腿部动作,等这个动作巩固了又教抓浮板行进间腿部动作……这样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会掌握要点,教学效果自然也不错。其他教练看到后也一一仿照,以点带面,提升了整个年级的教学效果。
三、玩中练、练中学,激发保持学习兴趣
小学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作为老师和教练的我们不要随意抹杀他们的这种天性。如果适当的利用他们这种天性,在游泳教学中多采用一些游戏手段进行教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他们在放松的环境下学习,会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了对水的恐惧,而且也有了同学之间的榜样作用,学习的速度会更快,效果会更好。
C班的学生都是些乖巧、聪明、懂事的孩子,但是很多孩子胆子有点小,绝大多数孩子游泳是零起点。他们一开始接触水的时候绝大多数对水都有恐惧的心里,教练使用了很多办法,进度还是很慢。于是我就让教练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在浅水区娃里进行“戏水”活动,在一个个游戏活动中来完成教学中较难掌握的“闷水”这个教学内容,同时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完成一个个较难掌握的动作要领。在教学中还要学生不断的挑战自己,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制造一些“麻烦”。如在浅水区池里就要求他们往同学和教练身上进行“吐水”大战的游戏,这个游戏要“吐水”就必须要把脸凑到水里“喝水”,如果喝不到水就只有接受教练的“礼物”,教练会在你“喝水”的时候偷偷钩你的左右脚,让你来个“四脚朝天”,但学生又不知道谁在使坏,只能默默地接受,等几乎所有同学都知道了怎么回事,就合力把教练按在水中接受“惩罚“,这个时候的教练当然也是故意假装被按倒了,此时的游泳池全部是学生们的欢笑声。这样的游戏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玩当中学习本领,也可以拉近学生和教练的关系。教练上得省心,学生学得开心。况且学生一旦捅破怕水这层窗户纸,学起来的速度是大家意想不到的。
所以我们教练要想尽办法尽量用童趣化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不要急于求成,肯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关注个性、互助合作,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学生的能力层次、接受程度、胆子大小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学游泳,接受能力、胆子大的孩子学得快,反之则慢。我们教练、老师不要全班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下”,所以必须要分不同的组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1.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进步
袁教练是游泳专业运动员刚刚退役下来做教练的,从小接受的是专业训练,完全是以前教练怎么教他,他就怎么教学生,就是“依葫芦画瓢”,有基础的学生也和没有基础的学生一样从头学起,他一个人同时要面对几十个人,这样就会造成练习密度低下,课堂效率和进度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我建议袁教练,把班级学生分成有基础、基础稍差和无基础三组,按照层次轮流教学。他就按照我说的方法分成三组,先给有基础的那组提出练习要求和任务后,要他们自己去练习,任务完成的质量好,自由活动或者帮助能力弱的同学共同进步,任务完成的质量差,“留级”退到能力稍差一组。谁都不想“留级”,都想尽快高质量完成任务自由活动,当然安排的任务都是满满的。他自己则在能力稍差和无基础的组轮流教学,而且是发现问题一对一的及时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生都要想着进步,只要老师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他们的自信心就自然而然提高了,那么学习效果和进度就提高和加快了。
2.互助合作,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有时候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那些从小就开始学游泳的孩子,到了三年级说不定已经学会了三种泳姿,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这种资源呢?他们中的一些人完全有能力做一个小老师,首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他们潜在的教学能力,也是对他们的肯定,作为一名小老师肯定是无上光荣的;其次,利用好这种资源,教练可以轻松很多,也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再次,教练教和同学教是不一样的,压力和紧张程度明显降低,也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作用这么明显,我们教练和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沈同学从小就开始学习游泳了,四种泳姿都非常擅长,因为能力出众,平时完成教练的任务后其他同学一半都没有完成,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平时和教练、老师的交流少之又少。张同学平时胆子很小,学习游泳的时候因为怕水所以进度很慢,上了好几节课连闷水都没有过关。但是平时话特别多,整天笑嘻嘻的,但是到了学习游泳的时候又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哪怕是不懂也不敢多问。
这时候我们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当沈同学完成练习任务后,就把张同学交给了沈同学,并要求他必须在三节课内学会闷水和漂浮,而且要做到不懂就问。可能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张同学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哪怕不行沈同学也不会批评张同学。沈同学也是手把手教他,张同学不懂就问,沈同学一开始是问一句答一句,到最后不用问就自然而然地说出张同学存在的问题和进步之处,当张同学慢慢地克服了怕水的心里,学习兴趣就增加了,练习速度也就提高了,两节课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了。沈同学通过这件事话也慢慢多了,同学们在游泳上面一碰到就主动问他,他也非常愿意的帮助人家,俨然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了。
五、及时沟通、形成合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孩学习游泳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支持,而学校游泳课离不开俱乐部和学校的合作,所以及时的沟通和反馈非常重要。学校带队老师要做好纽带的作用,一有问题及时沟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带队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要参与整堂课,碰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也是对教练员的一种无形监督。我们进行多方有效的沟通,适时地解决了学生游泳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倍感尊重和关注中,更能专注于学习过程的享受,从而有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郭同学平时怕水,在练习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常常躲在后面不肯练习,被教练发现后,就要惩罚他。我发现后就及时的制止了,对教练说:“他本来就怕水,你再惩罚他,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来和家长联系,在家里督促他练习,你也急不得,慢慢来。”后来家长配合教练,在家督促他练习闷水,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该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一天我发现他能漂在水上,我就知道他离学会游泳不远了,果不其然,学期考核他尽然单独自己游完了25米。
有时候我们也会布置回家作业,如果学生能熟练完成陆上动作,才能下水完成水上动作,我们要陆上的练习时间节约出来,才能保证更多的水上练习时间,如果练习时间保证了,那么学习的效果也就可以提高了。因为小孩子有时候会忘记教练布置的作业,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有时候甚至可以邀请家长一起看上课,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六、合理评价、激发学生,点燃学生运动热情
体育课需要评价,游泳课更需要评价。游泳课中的即时评价,是游泳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也是每个体育教师和游泳教练必须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游泳课堂中,教师和教练准确、及时、恰当的评价,能够鼓舞学生的士气,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老师和教练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学生动作的标准程度,更要做到因人而异、可以用现代科技对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点燃学生的运动热情。
1.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个别性评价与全面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就要包括运动能力、技术掌握程度、身心健康发展、合作意识、态度问题等等多个方面,不能进行单一的评价,全面性评价会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对于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习惯性原则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评价中也要适当显示出习惯性的原则,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学生的运动习惯与运动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阶段性评价,但是无论如何评价,最终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3)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泳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的运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游泳的优美,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内容要涉及到运动兴趣的评价,要帮助学生体验体育的魅力之处,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评价形式
(1)自我评价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难度较大,但是作用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学生通过视频、照片、手环等技术,发现自己游泳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完成效率,教师和教练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发送自我评价的表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目标式评价
通过对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分组,制定不同的要求的课堂内容,设定不同标准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反馈与提交,教师和教练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目标性的达成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制定新内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3)展示性评价
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评价,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次课堂的效果展示,在班中进行游泳比赛,多班一起上课的,可以班与班进行比赛,促进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其他学生对游泳课的重视,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后体育锻炼中。
(4)竞赛式评价
可以利用四校区和区级的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对游泳课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生活,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将会影响教育教学内容,在这种环境下,各种适合教学的软件、设备都应运而生。利用信息技术对体育游泳的指导与评价有着明显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和我们的游泳教练,对游泳课的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