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创新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11-22游园丽
游园丽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洋洲小学 浙江杭州 311500)
引言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巧妙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模块特点,将单元整合内容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结合,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逐渐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创新教学的意义
单元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单元教学方式和策略会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小学阶段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前后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瞻前顾后的整体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效创新力不足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之中,应当将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虽然这些年来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活跃在课堂之上,教师依旧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1]。
2.没有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明确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但在一些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为了课堂上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成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然在课堂上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提高,甚至对其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比如,在课堂上讲《猜字谜》这堂课时,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展示几个字谜,让学生进行自由猜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在学生迟疑之际就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也极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没有对文本进行单元整体解读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课程中,一些教师在上课前并没有精心备课,撰写的教案只是为了应对一般领导的检查。解读文本时往往不会基于单元整体对具体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仔细分析,课堂上只会照抄照搬参考书。这样的传统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消极作用[2]。
三、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创新教学的策略研究
1.阅读紧扣单元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时代背景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及时做出转变。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是依托课本进行课程学习的,对于课本上的所学内容也比较了解,教师就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紧扣单元整合内容的主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3]。
例如,在教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展开一次主题阅读活动。本单元的篇目都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为主题,强调科技的进步和探索精神。因此,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整体把握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主题的构建,整合内容之后为学生推荐一些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文本。
比如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主题,让学生围绕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进行阅读活动的自我探究。在开展这一话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阅读内容与篇目。如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纳米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一些浅显易懂的相关阅读内容,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度的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和本节课有关联的优秀儿童文学文章,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同学们进行自由传阅。统编版的语文教材在单元模块的设计方面比较有特色,每一单元都是一个特定的主题,通过对单元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个特定主题进行拓展研究式的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书目的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认知深度,从更高的层次把握本单元的学习知识有益于扩大知识储备,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将单元主题与群文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语文课本的阅读材料本身还是非常丰富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便利条件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就可以将一个特定主题或一个特定的类别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阅读。强化课堂上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4]。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短诗三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冰心的三首短诗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现代短诗的过程中感受诗中蕴含的柔软宁静又不失筋骨的精神,学习如何用寥寥数字就表达一种绝美的诗情画意。然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决定绝大多数同学都不可能做到用短时间就把握现代诗的写作精髓。但通过大量阅读,还是可以轻松培养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敏感性,以及想象现代诗歌中的绝美意境的能力。考虑到课本上的篇幅有限,只为学生介绍了三首冰心的诗作,这样的诗歌储备不足以让学生在普遍中发现特点和规律。在此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冰心的更多诗歌作品,让学生通过对作者的多首作品进行整体把握,去了解冰心的写作特点,熟悉她的写作风格,全面提高学生对冰心这个作家以及其作品的理解水平。
具体的推荐阅读时间应当安排在本节课的教学时间附近,比如在本单元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为更好地让学生整体把握冰心在诗歌中添加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意味,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相关内容。在本节课学习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模仿冰心的写作风格,进行现代短诗的创作。通过开展短时间内的群文阅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阅读的文本强烈贯穿在一条线上,让同学们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大量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特定主题的深度理解。
3.结合单元主题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教材在“阅读与表达均衡推进”的理念引领下打破了原有教材编排思路,加大了习作内容的比重,按照“随文学习中的小练笔”“阅读单元中的大作文”“习作单元专项作文训练”三条路径编排习作内容。其中,“习作单元专项作文训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创新点。因此,可以整合教师团队力量,与其他老师探讨交流,结合各类教育类文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优化教学方式[5]。
例如,以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为例,学生写作以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交流与相互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板报上设立“小作家”专栏,张贴班级中比较优秀的作文,或让学生朗读自己作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或开办班级作文报等。通过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育方式,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也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部编版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交流平台”“小练笔”板块,紧扣本单元或本课的学习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头表达机会。相应地,习作练习就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平台。
例如,以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为例,教材提示了身边有很多的“小事”,每一件事情都影响着大家的生活,课后提示要求学生说出身边的“小事”,还有不文明的行为。教师在此要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思路和五花八门的故事,不必过于追求“完美”。这样教师不仅遵循了教材“平缓起步”原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4.结合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预习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整合时,一定要重视对单元整体预习的这一设计,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进行阅读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认知,为课堂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课中,生字是阻碍学生理解文章的重大难点,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扫清生字词障碍。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单元内容与知识点完全不同,缺乏明显的联系,教师在引导进行学生单元整合预习时,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构、整合,坚持“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设计好预习单,给学生搭建预习支架,帮助学生对单元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6]。
比如,在针对中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当将课文中的生字进行整合,让学生根据不同分类寻找规律进行识记,加深对这些生字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生词生字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在双主题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引导每个学生对单篇课文进行深度的阅读与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具体内容的认知,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单元主题与习作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在不断阅读与习作的过程中理解每堂课中的重点,明确单元中教学的主题所在,从而对小学语文中所有的知识产生深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若干单元进行整合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表明教学的重点,根据习作内容明确每篇单文教学的主题所在,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渗透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5.结合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单元主题下,将单元内的所有课文整合起来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较之单篇教学要丰富一些,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阅读文章产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7]。
例如,二年级第一单元,包含《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几篇课文。三篇课文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在学习这几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小黑鱼,游啊游,圆圆脑袋滑溜溜,长长尾巴慢慢游。”“绿意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这两个小谜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搭建学习支架,给学生播放动画,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了解青蛙是益虫,知道保护青蛙。对于这一单元的其他文章,教师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6.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大单元教学
“双线并进”是统编版教材的特色之一,编者特意把文体、篇幅不同的各类课文统整为一个单元,这些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欣赏的佳作,还是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读写能力的重要载体。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将其单元导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或者“泡泡”中体现的语文要素进行整合,依托小练笔、口语交际、习作等,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夯实语文基本功。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文本进行单元整合解读,有机融合单元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开展主题阅读与写作教学,全面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