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静悄悄的善良我们很陌生

2022-11-22曹林

时代邮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施恩受助者恩人

文 曹林

有一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善良,静悄悄的,却很有力量。

西南民族大学的谢同学,想通过媒体寻找一名资助其上学多年的杭州飞行员“冰哥”。这位热心的“冰哥”每年固定两次汇钱给他作为助学金,平常也会打钱给他,还会贴心地寄点东西,但从不留他个人信息。前段时间“冰哥”给他转了6000元后称:“我资助你上学并不求回报,走出大学校园,你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需要你自己去拼搏。”然后就删除了联系方式,婉拒见面。

特别敬佩这种不事张扬、不求回报的善良,这是一种脱离了需要他者目光去激励才能满足、而完全靠内心道义支持的大善。我们习惯了,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众人表扬,好人就应该得到“好报”,被帮助的人应该感恩并报答恩人,施恩、报恩应该形成对应,而且应该通过张扬而在整个社会弘扬这种美德。但这种静悄悄的善良告诉我们,有一种善良,可以不需要在别人的围观、赞美中获得滋养和满足,只靠个人内心的自我凝视就能实现道德自足。

在这种静悄悄的善良中,之所以“不求回报”,是担心这种“回报”会给受助者制造一种“你要感恩”“你要报恩”的心理压力——需要别人帮助的人,本身就是弱者,“报恩”的压力有时会形成一种道德重负。施恩者未必有什么优越感,但受助者在“恩人”面前有着天然的谦卑和敏感,担心稍有不对,就会被视为“不知道感恩”。受过别人帮助的人,更知道这种无形压力之重。很多匿名的、不事张扬、不留痕迹的行善,就是体贴弱者的尊严,让受助者不必有任何压力地感受到善意。

这种善良也不是“不求回报”,只不过是不把回报当成一种“我施恩,你报恩”的对等互动,不是站在恩主的角度去得到“报恩”,而是希望一种善良能影响更多的善良。不留个人信息,行善后删除联系方式,是寄望于他以后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让善良传递下去,而不是来“报答”恩人。不是传统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是施恩、感恩间的“人际道德结算”,而是成为一种施恩更多人的公共善。

这种静悄悄的善良,我们似乎很陌生,却是生活的常态。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善良,都不是那种会写到新闻里、得到大众赞美的善良,也不是那种能迅速得到“感恩”“回报”的善良,大多是静默的,悄悄地发生着。社交媒体上曾有这样一段视频,成都地铁上一个小男生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当一位行动不便的乘客坐着轮椅进地铁后,旁边的他很自然用手拉住晃动的轮椅,又把一只脚卡在轮子下,固定住轮椅避免滑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几个站过去了,一直低头玩手机的他,也一直没放手。如果不是碰巧有人记录下来,这个悄悄的助人动作根本没人知道。安静地做完,安静地离开,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可能有很多这样不经意的平常之善。

回到开头那条新闻,面对“冰哥”,尊重他静悄悄的善良吧,不要用那种“让好人得到好报”打扰别人、感动我们自己。如果真被感动了,就把这份善良静悄悄地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施恩受助者恩人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沉重的感恩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孤舟渡
孤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