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焦裕禄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
2022-11-22徐永杰
徐永杰
(1.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焦裕禄精神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迄今已经半个多世纪。50多年里,对它的传承、弘扬和研究从未停歇,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历任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196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与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合影,半月后又在国庆大典上接见焦裕禄大儿子焦国庆。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考察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挥毫写下“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题词。三年后,焦裕禄铜像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为铜像揭幕。习近平先后三次考察兰考,特别是2014年两次到兰考调研,就弘扬焦裕禄精神发表讲话,他指出,全体党员干部要特别学习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1)习近平:《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9日。。二是,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报道,焦裕禄形象深入人心。从《开封日报》到《河南日报》,再到《人民日报》,成百上千篇新闻报道;从报纸到广播,再到后来的网络,对焦裕禄的宣传从没停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66年2月7日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万字长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及《人民日报》之后连发的4篇社论,接着,《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向焦裕禄学习,做党的好干部》;《工人日报》发表社论《学习焦裕禄,彻底革命化》,这掀起了全国学习焦裕禄精神的高潮。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重访兰考,又发重磅文章《人民呼唤焦裕禄》,再次掀起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热潮。可以说,在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始终是重要力量。三是,学术层面对焦裕禄精神的研究,促使对焦裕禄精神的价值认知进一步深化。从中国知网的有关数据来看,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焦裕禄精神的研究共有三次相对高峰期,1966年是第一次,侧重对焦裕禄事迹的挖掘整理,约有180篇文章;90代初是第二次高峰,约有300余篇文章;2014年前后为第三次高峰,约有1700多篇文章。后两次高峰对焦裕禄精神的研究和探讨侧重于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价值,如胡为雄《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大意义》(2)胡为雄:《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大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6期,第57-60页。、黄钊《论倡导“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3)黄钊:《论倡导“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第42-47页。、韩振峰《焦裕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韩振峰:《焦裕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9期,第4-7页。、何光《弘扬焦裕禄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永恒课题》(5)何光:《弘扬焦裕禄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永恒课题》《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第183-186页。等一大批论文颇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近年,也有学者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焦裕禄精神的传播史诸问题,如河南大学张群梅的《“焦裕禄在1966”:宣传学习情境的历史解读——以《〈人民日报〉〈开封日报〉为中心的考察》(6)张群梅:《“焦裕禄在1966”:宣传学习情境的历史解读——以《〈人民日报〉〈开封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第100-107页。一文,认为1966年对焦裕禄精神的宣传学习,是个体意愿期待与政府意志表达相结合的结果,颇有新意。
固然,以上三个层面的宣传、学习和研究都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动密不可分,但是,焦裕禄精神传播的50年间,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特征因国家主要任务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变化,如主要任务从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焦裕禄精神始终得以传承和弘扬,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去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7)习近平:《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求是》2009年第10期,第3-6页。。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焦裕禄精神得以长期传承弘扬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或者说,焦裕禄精神的价值特性是什么?什么才是焦裕禄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笔者试图梳理之。
一、焦裕禄精神的时代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独立性。焦裕禄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受时代的影响和决定,具有时代特征。焦裕禄精神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是多灾多难的时代。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施封锁和孤立,阴谋撺掇蒋介石反攻大陆;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恶化,中国国际生存空间狭窄。国内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打击下,国家经济极其困难,人民生活十分贫苦,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讨论了国内外形势和任务。会议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否定了中共八大作出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的科学结论,重新确立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
焦裕禄精神诞生地——兰考是多灾多难的地方。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决口和改道,大小废堤和黄河故道交织全境,各种天灾频繁,志书上曾有一岁三灾、三年大旱、四年大涝、麦尽干枯、秋禾无望、田野一空的记载。当地民谣《黄河决口谣》唱道:“春天风沙狂,夏天水汪汪,秋天不见收,冬天去逃荒。”(8)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1962年底,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兰考县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经济凋敝,土地荒芜,人口外流,当年“一冬无雪,三春无雨。风沙打死214339亩麦子。秋天阴雨连绵,淹死203769亩庄稼。又加上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年粮食总产仅有5000万斤,比解放前还低。”(9)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12页。
另一方面,焦裕禄精神诞生的60年代初,距离新中国建立不足15年。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初步探索了在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尽管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依然紧固,党的威望依然深入民心。这是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重要思想土壤。《焦裕禄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焦裕禄曾经去看望生病的梁俊才老人,老人问,你是谁啊?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老人纳闷,儿子?焦裕禄朗声回答到:“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人激动万分,“多谢他老人家操心啦!”“别看我一家没有劳动力,可有了社会主义,我就不做难。要是在旧社会,我这把老骨头早沤烂了。”简单的对话,体现了老人对毛主席的感情,更是对社会主义的无限深情。(10)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40页。旧社会,农民交不上租子,黄世仁们就会封门逼债;新社会,共产党的领袖派县委书记亲自登门嘘寒问暖。人民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认识到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骨肉之情、鱼水之情。
焦裕禄精神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生存空间受到打压;国内政治路线错误,阶级斗争为纲;兰考自然环境恶劣,穷苦异常。但是,新中国刚建立十余年,社会主义尚未深入民心,党群、干群关系还不牢固。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迫切需要焦裕禄精神这样的社会意识形式,来抵御灾难,凝聚民心。
面对多灾多难的时代和多灾多难的兰考,焦裕禄发挥了共产党人极大的睿智和主观能动性,既“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坚决贯彻中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又身先士卒,致力于改变兰考一穷二白的面貌。焦裕禄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突出体现在他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生搬硬套毛泽东思想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比如,有次焦裕禄理发时丢了自行车钥匙,理发师张振祥手忙脚乱,东翻西找,未能找到。当时阶级斗争的弦越拧越紧,全国正在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如果有好事者借此上纲上线,焦书记的车钥匙为何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丢失?是否阶级敌人搞破坏?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半个小时后,焦裕禄派通讯员对韩振祥说,焦书记的车钥匙在袜筒里找到了。(11)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55页。真相到底如何,估计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然而焦裕禄灵活机动、爱民如子的工作方法跃然纸上。诚然,就像很多学者质疑的那样,焦裕禄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作为党派来的县委书记,他在忠实地、真诚地执行党中央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决议,即以阶级斗争为纲,抓农村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刹单干风,巩固集体经济。”(12)任彦芳:《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页。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他又不会上纲上线,把一切都和阶级斗争扯上联系,更何况,兰考的现实也不允许他上纲上线。人民的衣食住行极度匮乏,物质生活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的兰考第一位的是物质生产和民心稳定。马克思说,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第一生产,是人类全部生产的基础。当兰考人民挣扎在饥馑线上时,阶级斗争扩大化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焦裕禄精神属于那个时代,但又呈现出超越那个时代的价值特性和价值追求。焦裕禄精神的时代特征是焦裕禄精神生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二、焦裕禄精神的个性特征
焦裕禄精神因与焦裕禄这一历史主人公和社会意识主人公联系在一起,注定有其鲜明的个性。有学者指出,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13)邓海龙、徐国亮:《论中国共产党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6期,第22-25页。也有学者认为,焦裕禄精神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包含“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公仆精神、“滴水穿石”的坚强意志和灵活包容的为政观念。(14)曹振宇:《焦裕禄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0-12页。但笔者认为,焦裕禄精神的个性特征首先是焦裕禄这个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决定的。在短短的470多天时间里,焦裕禄留给后人那么多,原因何在?换个角度来看,他有什么魅力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让人们记住他?诚然,他为民,一天到晚想着群众;他务实,跑遍了兰考的村村寨寨;他清廉,不贪公家一针一线。但这些是优秀党员干部的共性品质,焦裕禄的个性特征主要集中在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朴实、精当中透着鲜活。群众和他接触时,不知不觉被他的语言所感染,认同他是知心人。人们在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时,分明在与焦裕禄进行真实的精神交流,焦裕禄的形象立体、丰富、鲜活,没有丝毫的标签感和牵强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贫乏的语言通常昭示思维的贫乏,而丰富的语言往往是思维活跃的体现。焦裕禄正是靠着丰富鲜活的语言赢得了群众的爱戴,方便了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业绩。据在焦裕禄身边工作过的多位同志描述,焦裕禄“是一个温柔宽厚的大哥,走路不快不慢,言语不愠不火,行为不急不缓。遇一适宜场合,来几句趣味十足的笑话,来一段顺口溜、小故事,引人入胜,招人喜爱”。(15)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53页。焦裕禄语言魅力的特点有二:其一,朴实精当。焦裕禄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这句名言产生于焦裕禄工作过的尉氏县,用来说明干部的重要性。水牛本来是力大无比的牲畜,但是如果失却了领路人,也会掉进枯井里。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焦裕禄的名言语言朴实,但道理很深刻,比喻很恰当,可以说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一次县委扩大会上,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战胜“三害”的信心问题,他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17)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49页。用简练而字字千钧的话语再一次说明干部带头的重要性。群众夸焦裕禄“不笑不说话,不唤大爷大娘不说话”。(18)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52页。焦裕禄用朴素亲切的话语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其二,“智慧哄人”。焦裕禄常常用一些小的智慧,“哄骗”同事或身边工作人员,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目的。焦裕禄纪念馆的老讲解员李国庆讲述了焦裕禄的一段往事:1963年6月的一天,焦裕禄与随行人员李忠修骑车返回县城,途中遇雨,焦裕禄把雨衣递给了李忠修,说:“小雨你穿,下大了你可得还给我!”李遵从了焦的意见。后来,雨大起来,李还雨衣,焦裕禄又说,“你要理解词意才行,我说的是大雨我穿,现在是中雨啊。”再后来,大雨如注,李忠修坚还雨衣,焦裕禄却在雨中大笑,“傻小子,我都淋透了,穿它还有何用?你穿着吧,下一回,我再傻也不会先让你穿了。”(19)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54页。生活中的焦裕禄总是这样,用小小的智慧,耍小小的心眼,找一个哄人的理由,让人有口难言,无奈接受,使人终生难忘。这就是焦裕禄,穿百姓衣,吃百姓饭,说着朴实无华的语言,偶尔还显摆“哄人的智慧”。焦裕禄的语言是其个性魅力的典型代表和无尽源泉,他的朴实,他的“哄人”,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正气、人民“清官”的锐气和与百姓融为一体的和气,体现的是党的优秀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情怀。
三、焦裕禄精神的群体特征
焦裕禄精神是以焦裕禄同志为代表的60年代初兰考党员干部改变一穷二白面貌,治理“风沙、内涝、盐碱”生动实践的理论概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焦裕禄精神不等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更应理解为是兰考精神的集中体现。焦裕禄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善于运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身边一切的力量,投入到伟大的抗灾自救实践中。焦裕禄到兰考后,兰考县委打报告给当时的开封地委,要求调整充实县委领导班子。开封地委先后找4、5位同志谈话,一听说去兰考工作,大家都有推脱之意。最后,焦裕禄指明点将要程世平同志做兰考县长。焦裕禄到兰考不到半月的时间里,先后找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等十几位同志谈话。他对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吓倒,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信心,对少数人不愿留在灾区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教育。(20)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29页。关于工作方法,焦裕禄说:“要尽量减少会议,走出办公室,到下边去巡回检查,调查研究。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布置生产,检查工作,要以生产为出发点和落脚处。”(21)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228页。就是这样,焦裕禄把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工农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汇聚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治沙防洪大军。
有人质疑,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仅470多天,能干成多大的成绩?兰考的面貌能改变多少?的确,焦裕禄在兰考时间很短,但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光辉灿烂,烛照兰考36万人民。他是兰考的带头人,也是兰考的精神坐标。他去世之后,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终于战胜了“三害”,摆脱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穷帽子。“如今在兰考,已经找不到一个沙丘,电影、电视上的沙丘,是跑到内蒙古拍的。”(22)殷云岭、陈新:《焦裕禄传》,第486页。焦裕禄和他的群体是庞大而坚强的,汇成了时代洪流。也正因为如此,人民呼唤焦裕禄,焦裕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67年,根据焦裕禄遗嘱和兰考人民的强烈愿望,河南省委决定,把原葬于郑州烈士陵园的焦裕禄,迁葬回兰考。那一日,自发参加迁葬仪式的百姓沿街塞路,结队而来,人数竟达10万之多!在焦裕禄纪念馆,每天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们知道,焦裕禄和他们心连心,他们和焦裕禄是一个群体。
当前,关于焦裕禄精神的研究,存在一股怀疑风,质疑1966年人民日报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及其他材料中的部分细节的真实性。2006年,凤凰卫视采访张申(原开封地委书记)、周化民(原兰考县委书记)、任彦芳(原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等人,中间有一段周化民的回忆,内容是关于周原1965年采写的关于焦裕禄的事迹。周化民说,“我是县委书记,提意见,别人没说话,我就说我提几条。我说其他情况我不了解。我听了之后,觉得说兰考的面貌改变了,有点过分了。我说还是留有余地好。”认为周原的报道有些夸张成分。(23)任彦芳:《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第13页。任彦芳回忆:“事实是兰考并没有改变什么面貌;有所改变,与根本改变面貌还距离非常远。当时沙荒、盐碱,尤其是盐碱地非常严重。后来大通讯一发表,很多人来参观,才看到原来兰考还是这么贫穷,灾害还是这么重啊。”后来,任彦芳进一步认为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11处不实之处。(24)任彦芳:《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第13页。也有人指出电影《焦裕禄》中“给乞丐发馒头”“雨夜领唱《团结就是力量》”等虚构情节。(25)殷云岭、陈新:《焦裕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需要指出的是,在焦裕禄精神的研究中,探寻历史的真实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对“真实”的理解和界定是有不同层次之分的,焦裕禄作为历史人物,表现的是合乎历史规律的真实;作为艺术人物,展示的是合乎艺术规律的真实;作为社会意识人物,展现的是合乎意识发展规律的真实。所以,笔者认为,在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不能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一定的艺术虚构,一定的扬弃是必要的。今天,我们追寻的是焦裕禄身上三种角色的竞合,这决定了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其竞合度越高,焦裕禄精神的弘扬也就越彻底、越持久、越深远,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