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2-11-22徐生贵郭海霞
徐生贵 郭海霞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马蹄自然保护站,甘肃 肃南 734400)
0 引言
动植物属于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水体环境、土壤环境恶化及人类过度开发,严重影响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野生动植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1],几乎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生物物种消失,不仅严重破坏了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多样性,而且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防止生态资源持续遭受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进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
祁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光照、降水、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等方面因素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祁连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丰富,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地在日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保护意识淡薄、政策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方法不够科学等各种问题,导致该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效果不佳[3]。基于此,笔者重点分析祁连山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应对策略,以有效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 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1.1 野生动物资源
相关研究统计显示,祁连山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 科294 种,其中兽类69 种、两栖爬行类13 种、鸟类206 种、鱼类6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豹、黑颈鹤、白肩雕、白唇鹿和玉带海雕等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熊、盘羊、藏雪鸡、藏原羚、荒漠猫、岩羊、蓝马鸡、蓑羽鹤、游隼、苍鹰、雀鹰、草原雕、大鵟、高山兀鹫、白尾鹞、黑耳鸢和灰鹤等39 种。
1.2 野生植物资源
祁连山植被地带性分布特征明显,包括山地草原带、温带灌丛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据统计,祁连山分布有95 科451 属1 311 种高等植物,其中6 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很多植物位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当中,其中兰科植物占12 属16 种。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有青海云杉林、青杄林、油松林、山杨林和祁连圆柏林等,人工林主要为杨树林、云杉林。灌木植被主要有金露梅、杜鹃、柽柳、银露梅、白刺、沙棘、高山柳、膜果麻黄和小叶锦鸡儿等。草原植被主要有各种针茅、委陵菜、披碱草、早熟禾、棘豆、嵩草、芨芨草和冰草等。
2 祁连山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
2.1 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祁连山地区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该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多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同时做好严密部署工作。祁连山林业局组建专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小组,并为其配备专门的办公室,严格实施问责制。另外,在祁连山下属几个乡镇建立保护工作站,以确保高效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2.2 持续强化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祁连山林业局使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向其普及相关政策法规[4]。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借助“爱鸟周”等节日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工作,以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
2.3 严厉打击非法猎杀野生动物行为
祁连山林业局加大对猎杀及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公布举报电子邮箱、电话等,确保有报必查。另外,林业局相关工作者还不定期对当地餐馆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进行严厉打击与惩治[5]。
3 祁连山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当地民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意识淡薄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位置,当地民众信息封闭且思想观念较落后。祁连山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本上都分布在交通、经济、通信及教育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当地人教育水平低下,同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会依靠野生动植物来获取经济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民众普遍认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公共资源,谁先抢到就拥有其所有权[6]。民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推进迟缓。
3.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一些稀有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大幅减少,然而人们品尝野生动植物的热度却急剧增长。丰厚的利润使当地民众纷纷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捕杀和采挖,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很多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但是条款过于笼统,不能适应目前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实际。例如,目前大部分的野生动植物破坏行为不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对其处罚力度较小,处罚程度不能达到预想的惩戒效果,因此,许多人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知法犯法[7]。
3.3 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在这方面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资金大部分都用在了建设保护区的办公场所、宣教场地上,对野生动物科研调查、保护繁育等工作没有过多关注,分配资金也较少,无法为其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同时工作人员的薪酬也比较低。这不仅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导致科研调查和检测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3.4 管理方式不科学
当前,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均实施了“抢救式”保护政策,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无法及时跟上,且在立法、投资与政策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依然采取粗放的管理方式,而且存在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理论基础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民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前往保护区旅游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3.4.1 游客超载。旅游人员超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当前,祁连山保护区成为城市居民周末放松、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然而,由于保护区缺少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同时未针对旅游服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之周边配套设施不到位、环境卫生清洁人员数量不足等,导致保护区步行道两边垃圾较多、树木摧毁现象较为严重。
3.4.2 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减少。一些步行道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与调研,与野生动物栖息地距离较近,不仅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对野生动物交配繁殖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从而导致野生动物与种群的数量明显减少。
3.4.3 污水控制与管理不到位。未严格做好污水控制与管理工作,导致生活垃圾、化工废水、污水随意排放,进而严重污染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3.5 保护区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自然保护区一般处于偏远的山区,保护工作强度大,但工作人员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无法长期留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同时,偏远地区因为环境限制,不能培育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以至于当地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保护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4 应对策略
4.1 强化科普宣传,提高民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与参与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民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显著提升。首先,应采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民众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其次,要重视当地民众的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解读,以期能够达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同时,要及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使当地民众意识到伤害野生动植物必将受到一定的惩处,以达到约束自身行为、敬畏法律的目的。最后,应当充分借助“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爱鸟周”等广泛进行宣传,以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
4.2 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条例
祁连山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积极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例如,排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当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对其进行细化与完善。此外,执法部门必须严格做好执法工作,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通过加大处罚金额等措施第一时间进行严厉惩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3 加大资金投入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其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在这一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并将这一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中。同时,祁连山政府部门应做好引导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另外,应尽可能开辟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引进先进技术与社会资本,以确保高效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区配备专业、先进的设施设备,有效改善当地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工作人员的薪酬,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进而确保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高效、有序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强化野生植物科研监测工作,使森林病虫害监测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4 严格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
良好的生存环境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祁连山地区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安全、健康生长。第一,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配备合适数量的管理工作人员及环境卫生清洁人员,完善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制定明确的旅游服务管理制度,以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第二,设置步行道时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与调研,尽可能将步行道设置在距离野生动物栖息地较远的地方,确保游客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交配繁殖。第三,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日常生活中提倡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工业化工厂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加强监管,改善环境质量。从各个方面优化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生存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生态环境恢复。
4.5 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专业培训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是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条件。通常情况下,自然保护区工作具有复杂、烦琐、特殊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区面积与数量的大幅增加,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其工作量均显著增加,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为确保保护工作与需求相适应,祁连山地区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强化现有保护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并构建能力提升奖励机制,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显著提升其业务能力与水平;第二,强化与科研单位、院校的沟通与协作,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举办培训班,安排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科研调查活动,以提升本单位人才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第三,适当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从高校毕业生当中挑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以充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人员队伍,使本单位工作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实现显著提升。
5 结语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促进生态平衡,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祁连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宝藏库,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祁连山野生动植物正遭受着各种威胁,严重影响了其生存与发展。根据目前这种情况,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宜居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