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张义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

2022-11-22史凤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凉州区安全工程饮水

史凤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1 项目区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张义镇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南部祁连山高寒、半干旱气候带,东邻古浪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面环山,中间凹地平坦,黄羊河纵贯整个张义灌区。项目区涉及凉州区张义镇11 个行政村,88 个自然村,2.697 万人及13 所中小学0.449 1 万人。山区群众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和养殖业为主,兼顾种植部分经济作物,人均纯收入2 300 元左右,人民群众生活相对困难。

张义镇地处凉州区东南部偏远的张义山区,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基本没有专门的人畜饮水供水工程,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张义山区群众吃水十分困难,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因为“水问题”而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相比山外面的乡(镇)来说,差距甚大。夏季,人畜饮水主要是利用从张义大河引取的未经任何处理措施的灌溉用水,给当地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隐患;冬季,河流封冻,无法引水入渠,所以在冬季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更加突出,当地群众只能到数公里外的黄羊河取水,花费了群众大量的人力、物力,生活用水极为不便。部分农户自建了人畜饮用水窖,利用集流雨水或者集蓄河水加以饮用。总之,解决张义山区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人饮安全问题已给张义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工程建设情况

凉州区张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2 期实施,一期以主体工程为主,2014 年5 月由甘肃省发改委、省水利厅以甘发改农经〔2014〕838 号批复为依据,建成水源工程1 处,日处理能力2 983 m3净水厂一座,铺设配套管网226 km 并修建附属阀门井。二期工程以入户工程为主,以精准到村入户通自来水为目标,2015 年12 月由武威市水务局以以武水发〔2015〕403 号文批复为依据,工程利用已建成的张义水厂净化水为供水水源,利用已建成的张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管网供水,入组支管连接配水干管,埋设入户管道供水到户,解决了张义镇堡子村、张庄村、石头坝村、康庄村、大庄村、河湾村、石咀村、澄新村、常水村、灯山村、中路村11 个村5 370 户22 151 农村人口和13 所农村学校4 491 名师生的饮水不稳定问题。

3 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的必要性

3.1 解决张义山区群众实际困难,增强张义山区经济发展后劲的需要

张义山区群众长期因为受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困扰,生活极为不便。首先,没有专门的供水水厂,直接拉运未经处理、卫生不达标的水供人畜饮用,给当地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隐患;其次,因为没有专门的引输水工程,靠人力、畜力到遥远的地方取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劳力,生活极为不便。通过建设以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确保人们正常用水的需要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地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农村供水工程不配套、不完善将极大的影响饮用水源的保证率和农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饮用水,影响着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安全成效的持续巩固,实施张义镇饮水安全工程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必要。

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广大的农民群众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得足量、水质达标、洁净卫生、经济实惠的生活饮用水。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解决当地饮水安全问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是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着力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使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使群众能真正感受到饮水安全工程带来的方便和对地方经济作出的贡献。

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1 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作为保障

灌区通过近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水利技术骨干,有专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使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有了可靠的保障。

4.2 有良好的工程实施条件

项目区内现有多条县、镇公路,各村组有公路相通,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工程用料可在当地市场购买,物质基础条件完全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工程建设占用土地面积小,所需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及工程所需原材料都能解决。

5 项目建设管理

5.1 项目建设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

在整个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工作,按照下达的工程进度计划,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从组织、制度、方案、措施等方面按照设计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凉州区水务局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对资金使用、年度计划进行监督管理,对项目的计划实施、财务管理、工程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2 严格资金管理,搞好工程验收

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的使用本着“厉行节约、合理使用”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工程价款结算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和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并认真接受上级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5.3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黄羊河水管处以“创建一流节水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最终目标,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建设初期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工程质量提供了验收依据。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落实了各级质量管理责任,与凉州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办理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对设计代表、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的质检负责人加强管理约束,明确各自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5.4 为杜绝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项目开工前,黄羊河水管处与各承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及时对各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机构、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进行了核查;各施工单位均按照规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同时,在施工现场悬挂了安全标语,在施工路段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牌,确保了投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5.5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本阶段工程工期短、任务大的特点,对规划设计、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首先,组织技术力量,认真审核各类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通过审查上述各类文件落实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最优方案实施,保证工程质量。其次,采取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法3 种检查方法,随时对分部、分项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邀请各有关主管部门组成专家组进行竣工验收,审查工程是否按设计文件内容和合同规定内容完成施工任务,质量资料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工程是否能按设计标准正常投入运行,是否达到设计效益等,确保工程验收前达到以上标准。

6 建成后的工程效益

6.1 当地饮水质量提高

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结束了当地群众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当地群众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减少了疾病发病率,增强了身体素质,使当地群众的正常饮水和安全饮水得到保障,与卫生条件有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降低,使群众身体健康不再因为水的问题而受到威胁。

6.2 促进当地经济收入

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群众从靠天吃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群众有精力、有时间去发展农业生产,农闲时还可能通过副业来提高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发展进程。

6.3 解决干旱性缺水

极端干旱条件下解决好生产生活最低用水需求对稳定社会大局,解决部分经济作物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保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张义山区的干旱性缺水得到了有效缓解。

6.4 维护社会稳定

工程实施前由于缺乏饮用淡水,村与村之间、村民之间经常性发生抢水、争水等水事纠纷。工程建成后,人们摆脱了缺水的困扰,减少了水事纠纷,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7 人饮工程建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1 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工程建成后,根据《凉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工程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张义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中,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人饮工程管理队伍,熟悉系统设备性能,技术操作熟练,能及时排除各种故障,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有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运行管理办法,专管机构由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张义水管所进行专业管理,现有运行管理人员20 人,主要工作是做好水源工程、净水厂工程、人饮管网及与其配套的附属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水量调配、供给、水费征收等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和日常维修费用由管理单位自行解决。

7.2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项目工程自2016 年10 月15 日完工即投入运行。在工程的试运行阶段,水管处组织人员在当地村组进行了广泛宣传,水管处专业人员耐心细致地向用水户讲解人饮工程使用和保养的基本知识,印发了与饮水安全工程使用有关的各类资料、冬季保温措施和水费征收等各方面的宣传材料,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用水意识。近年来工程供水保持稳定,各方面情况良好,工程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供水能力达到设计用水要求,水压正常,管道输水畅通,无爆裂、脱胶现象,所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确定由供水厂负责对水源地核心区域的保护、周边区域的巡视、原水生产和输水管线维护工作,巡查监督水源地的保护情况,确保了安全生产。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由凉州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定期对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基本状况的常规检测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达标。

7.3 完善服务机制

按照“管理专业化、服务优质化”的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实现农村人饮工程有专门单位监督、有专业人员管理、有专业队伍维修,群策群力把这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建好、管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切实保障当地人畜饮水安全。

7.4 加强对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

工程完工后立即投入试运行,并移交运行单位。运行单位要根据灌区实际加强管理,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设计单位、厂家等方式认真组织运行管理人员了解水厂、闸阀、设备特性,及时掌握工程的设计标准、操作规程、运行管理制度等,并结合人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饮运行制度,严格按设计标准进行制水、供水,确保工程运行安全。

7.5 水费计收及管理

经费是管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管理经费从水费列支,合理的水费收入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本项目各单项工程建成后,供水水价依据《水利工程水费核定办法》及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文颁布的“农村人饮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由水管单位直接入户收取水费,减少收取水费的中间环节,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搭车收费”和截留、挪用水费,使工程在完善管理下,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

8 结束语

项目实施后,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使当地群众疾病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减轻了在饮水方面付出的劳动力,解放了当地劳动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猜你喜欢

凉州区安全工程饮水
简算有妙招
简易饮水鸟
张文作品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防丢干伞饮水杯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