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兰州市西固区林业草原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2-11-22张淑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林草林场草原

张淑娟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元峁山林场,甘肃 兰州 730060)

1 林业和草原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兰州市西固区林业、草原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141”总体发展和“128”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落实“精致兰州·西固计划”,按照“全域绿化、全民绿化”的总要求,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林草生态取得新进展,生态建设和林草资源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林草综治工作扎实有效,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林草产业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林草业和城市园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林草业和城市园林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

1.1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大力倡导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意见》,累计完成“三北”工程 0.02万 hm2,森林植被恢复及生态修复造林项目0.08万hm2,天保工程0.06万 hm2,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 0.82万 hm2,封山禁牧 1.07万 hm2。

1.2 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严格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基本草原保护、封山禁牧,制定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严格实施森林草原监督和林政稽查,组织开展“绿盾”“绿卫”、卫片执法以及违建别墅清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大林业草原行政执法力度,持续强化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和切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区 0.06万 hm2天然林、0.78万 hm2纳入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0.15万hm2湿地、2.01万hm2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34 件,累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材料10.5万份,出动宣传车115次,林区制作防火警示牌230块,森林火灾受损面积控制在0.5‰以内,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种苗花卉产地检疫株树498.2万株,检疫率达到100%,有效杜绝危险性病虫害的入侵和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禁止野生动物和活禽销售,深入摸排辖区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场所12 家,严格落实封控隔离措施。

1.3 林草业发展态势良好

“十三五”期间,西固区积极探索发展种苗花卉产业、林下种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进一步加快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林木种苗产业”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规模化栽培优势品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确保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建设西固区达家台兰州苗木交易中心,促进种苗花卉产业发展。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建设林下经济示范点20多家,年养殖林下散养鸡达3万只以上,吸引社会资金投资45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全区育苗总面积达到147.33 hm2,累计新育68.33 hm2,留床133.67 hm2,累计出圃各类苗木640万株。

1.4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有害生物防治和监测水平不断提高,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和草原保护方针为指导,围绕“四率”指标,积极开展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工作,监测覆盖率保持在89%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种苗产地检疫率保持在9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率100%,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西固区林草安全和发展稳步向前推进。

1.5 体制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西固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创新推行“1+3+N”生态建设管理新模式,区林业和草原局牵头抓总,统一管理辖区城市绿化、公园、南北两山,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作用,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绿化工作,实现区域内绿化工作全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发展。

自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林改中心工作不放松,大力推进林改工作进度,不断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快速推进区属关山护林站、元峁山造林站、西固区林场等3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工作。明确功能定位,创新管理模式,关山国有林场已按照兰州关山省级森林公园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元峁山国有林场已纳入“西固南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按照近郊森林公园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将西固区林场改革为国有林场。按照“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增强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社会保障,按照“平稳过渡、合理衔接”的原则,按国有林场相应类别及标准,将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畴。

1.6 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建成标准化管护用房2 处,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 处,架设输电线路4 km,修建改建林区内外道路10多km,建设森林管护和防火信息化监测平台1处,所有国有林场实现公路贯通、饮水达到安全标准,用电纳入农村电网,切实改善林区交通条件、生产设施,推进林区、林场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发展空间受限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限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和越来越高的拆迁成本,很多建设项目占用林地、草地,大量生态空间被挤占,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持续降低。

2.2 配套资金制约

西固区地形是“两山夹一河”,山大沟深,造林立地条件差,加之林区上水基础设施差,大部分山区基本没有水利设施,交通不便,造林成本高,区级财政配套资金跟不上,投入不足已经影响到造林质量。

2.3 保护形势严峻

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大,防火管护任务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辖区内外人员、物资流动日益频繁,防火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护林意识不浓,防火专业队伍人员短缺,森林火灾、林草有害生物威胁较大。

2.4 技术力量不足

技术力量薄弱,影响林草资源管理水平,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林草生态建设的需求,支撑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调查、监测、评价、预警等能力不足,科学造林还存在差距,林草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专业技术能力及业务素质尚待提高,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2.5 基础设施薄弱

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草执法、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装备手段落后,资源管理、营造林管理较为粗放,森林及草原防火道路及防火预防、扑救、保障设施配备不足。修复的调查、监测、评价、预警等能力不足。

3 林业和草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林草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国家的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林草建设已进入有史以来发展的最佳时期。区位优势显现,领导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加大,政策日趋完善,为西固区“十四五”林草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林草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制约着林草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必须转变一些不适应现代林草发展的传统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建设,防止出现“生态危机”。

3.1 面临的机遇

3.1.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西固处于兰州黄河段上游,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林业、草原、园林、湿地等建设项目,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整合优化黄河两岸生态治理方案,使黄河两岸得到整体改造提升。

3.1.2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西固处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枢纽地带的核心节点,兰州国际港务区建在西固,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经济平台、经贸平台和文化平台,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区位优势,必将对西固的林草和城市园林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1.3 兰西城市群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 “兰州—西宁城市群”是沟通西北西南、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发挥区位优势,推进陆桥通道的功能性调整和结构性补缺,加快建设沟通川渝滇黔桂的综合性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强化兰州、西宁的综合枢纽功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提升内通外联能力。西固区地处兰州和西宁的中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核心节点,要抓住生态结构调整和生态产品需求的重要机遇。

3.1.4 “再造一个关山森林工程”带来的机遇 深入谋划西固生态文明建设,在金沟乡、达川、河口、东川等乡(镇)实施生态修复和提质增效工程,实现“再造一个关山森林”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生态小康村镇建设,坚持全民义务植树,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植树增绿,绿化美化国土空间。

3.1.5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 西固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良性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 面临的挑战

3.2.1 自然条件较差 西固区部分山地区域林地林分质量较差,草地盖度日益萎缩,水利设施老旧损毁普遍,设施修复和林草抚育难度较大。现有宜林荒山多是立地条件差的山地区域,干旱贫瘠,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进一步增加了造林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3.2.2 资源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防火形势日趋严峻,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趋尖锐,存在社会护林意识不强、防火队伍人员短缺等问题。

3.2.3 资金投入不足 西固区生态绿化尤其是山地造林本身难度较大,财政资金配套难,造林绿化投入不足,将持续影响林草和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推进。

4 主要举措

4.1 推进南部森林扩展,加快推进全域绿化

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继续实施“三北”、退耕还林、天保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巩固和提高植被覆盖度。

4.2 提升北部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在北部山区开展林业和草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国家林业草原重点生态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原改良,不断推动北部重点区域低效林改造提升,荒漠化土地和黑土滩型退化草原等治理,有效遏制草原沙化趋势,持续提升林地和草原生态功能。

4.3 加强黄河沿岸生态修复与保护

4.3.1 落实黄河两岸生态改造提升 科学规划黄河两岸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合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打造集生态景观、都市风情、特色黄河之滨的一体黄河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4.3.2 全力发展城市湿地公园品牌 依托省会区位优势和湿地资源优势,重点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高品质打造三江口、河口古镇等湿地观光体验点,积极申报创建省级以上级别的湿地公园,创新开展湿地候鸟投食活动,全力塑造西固区公园品牌。

4.3.3 逐步修复黄河岸线湿地 加强黄河干流沿线湿地公园建设,建设生态绿色河岸,努力让黄河之滨变得更美。

4.4 严格保护绿色生态资源

全面落实0.06万hm2天然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 0.78万 hm2、95.05 hm2城市绿地、0.15万hm2湿地、2.01万hm2草原管护责任,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切实保障各类生态资源安全。

4.4.1 严格落实管护机制 严格执行天然林和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保护机制,执行采伐限额,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古树名木保护制度,有效保护全区森林、草原、湿地、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4.4.2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探索推行区、乡(镇)、行政村三级林长制体系,进一步理顺区主管部门—乡(镇)(林场草场)—管护站三级管理体系,配套实施可分解、可实施、可监测、可考核的指标体系。

4.4.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遥感、远程监控移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建设林业草原资源可视化监管系统、灾害预防可视化监管系统、重点工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加强林地草原防火预防、扑救、保障3 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区域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有害生物检疫体系建设、无公害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全覆盖。

4.4.4 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严格实施森林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草原、湿地、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

4.4.5 做优做强林草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大现有种苗花卉基地建设和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种苗花卉基地和示范带动性强、具有发展潜力的林下经济示范企业,提高产值和效益,提升林产品供给水平,建设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林产业基地。

猜你喜欢

林草林场草原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讲解《草原图》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