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2-11-22韩洁茹冯燕平淡江华
韩洁茹 冯燕平 淡江华*
(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030032;2,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030032)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以肌肉松弛、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病。这种病一般多发生于高产、高泌乳的母畜,主要是由于母猪生产后钙的吸收减少或排出的钙增加引起的钙代谢急剧失调,如果没有及时调整,母畜很容易出现产后瘫痪。母猪是养殖场的印钞机,母猪好坏决定着猪场的生产效益,也反映了猪场管理的好坏,母猪出现产后瘫痪直接影响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最终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为环境因素、营养因素、母猪自身因素及人为操作不当因素,文章主要针对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对生猪养殖生产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1 母猪产后瘫痪对养殖场的影响
母猪产后瘫痪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是母猪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为突然站立不起或站立不持久,交换踏步,后躯摇摆无力,有的甚至会发生尖叫、不采食。母猪产后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后2~6d,也有些发病比较急,在母猪生产过程中会发生瘫痪。虽然这种病死亡率极低,但这种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成活率,病症比较严重的母猪就会因为失去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给养殖场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
发生这种病主要还是因为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衡引起母猪体内血钙下降,这与养猪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母猪自身的一些原因有关。
2.1 生长环境
母猪是从后备期配种成功后一段时间 (一般妊娠35d左右)就开始进入限位栏生活,基本上终身都被限制在长2.2m,宽0.68m的定位栏内,活动空间非常狭窄,也不能进行自由活动,运动量严重不足,光照时间短,VD合成下降,导致母猪钙磷吸收和转化不全,容易引起产后瘫痪。
2.2 饲料营养
母猪日粮中钙磷不全或钙磷比例失衡,母猪在产仔前不得不动用骨骼中的钙和磷,时间一长会导致母猪体内钙磷缺乏,产后容易引发缺钙型瘫痪,特别是高产母猪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养殖户用自配料饲喂的猪,而饲喂全价哺乳料的猪出现产后瘫痪的概率相对较小。
营养缺乏也有可能是母猪本身患有一些肠道疾病,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致使母猪消化和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营养吸收不足也容易产生钙磷缺乏,进而导致产后瘫痪。
2.3 母猪方面
母猪在分娩后会大量泌乳,血钙和血糖进入乳汁,且随着乳汁会被大量排出,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母猪体内钙、磷会处于一种负平衡状态,当消耗的营养物质超过从肠道吸收和骨骼中动用数量的总和时会发生瘫痪,血糖、血钙骤减引起的这种瘫痪一般多发生于母猪产后2~6d。
后备期配种过早的母猪更容易发生,因为本身还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在骨中钙储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参与配种,分娩后更容易出现从乳中排出的钙超过日粮供给的钙而出现瘫痪。
还有一些胎次较大的经产老母猪,尤其是产仔率高的母猪,由于自身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多次妊娠、分娩,骨盐降解速度比较快,容易发生产后瘫痪现象。
2.4 人为因素
母猪产仔数过多、胎儿过大、有胎位胎势异常现象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助产,在人工助产时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支配后肢肌肉神经和坐骨神经发生一些损伤,从而引发母猪产后瘫痪。生产中如果母猪在产仔过程中或产仔后2h内出现急性症状,一般情况下就是骨盆腔神经或后肢坐骨神经受损引起的瘫痪。
3 母猪发生产后瘫痪的治疗措施
母猪产后瘫痪治疗原则是迅速提高血钙、血糖浓度。
3.1 症状较轻,主要是后肢出现跛行,喜卧
要加强产后护理,提高饲料中钙磷含量,饲喂一些钙制剂,有条件的每天进行1~2h的驱赶运动,促进钙磷吸收。如果病猪还伴有体温升高现象,可能有细菌感染,配合使用一些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很快治愈。
3.2 对于症状严重的,主要是一些瘫痪不起,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的病猪
这类猪多采用糖钙疗法。可以用10%葡萄糖酸钙液50~100ml耳静脉注射,或用5%氯化钙注射液20~50ml静脉注射,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3~5d,也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注射时速度要慢,同时密切注意母猪心脏情况,注射后如果效果不显著,6h后可重复注射。
对食欲废绝的病猪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用药,用5%氯化钙注射液30ml和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2000ml混合静脉滴注,或者直接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200ml进行静脉滴注。为预防继发感染,也可适当选用抗生素药物配合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病猪可适当饲喂蛋壳粉、虾粉等拌料喂服,适当增加日粮中的麦麸、米糠等含磷较多的饲料。
3.3 对病程较长、营养衰竭的病猪
可先用5%葡萄糖溶液500~1500ml灌肠,防止便秘,再用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50~100mL,50%葡萄糖溶液200ml静脉注射。同时对病猪进行四肢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或恢复神经机能,或每天人工帮助其翻身2~3次,预防褥疮的发生。
4 母猪产后瘫痪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后合理搭配营养,保证母猪产前、产后日粮中有足够均衡的钙磷。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钙占比0.6%~0.7%,钙磷比例维持在1.5~1.8:1之间。产前一个月可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钙或人工盐,也可补充蛋壳粉、贝壳粉等,攻胎料和哺乳料可补充鱼粉,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
4.2 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60kg开始使用后备母猪专用料,并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促进骨骼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初配年龄不能过早,建议在后备母猪7.5~8个月、体重达到140~150kg、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配种。
4.3 加强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可以多饲喂青绿饲料或添加肠道营养,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以免影响到钙磷的吸收和转化。特别要注意攻胎期的饲喂,避免初生仔猪过大,同时,可适当添加补气养血安胎的中药产品和抗应激产品来缩短母猪产程,降低分娩应激。
4.4 母猪分娩时要正确助产
防止人工助产引发母猪坐骨神经损伤而发生瘫痪。分娩结束后,一方面要注意母猪保温,防止贼风侵袭,及时清扫粪便,保持产床干燥,
5 结论
母猪产后瘫痪病不是母猪产后的必发病,这种病的发生一般与管理不当有关,所以说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的养殖场要及时进行改善,对于这种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产后瘫痪一般多发生于产仔多、泌乳性能好的经产仔猪和配种过早的初产母猪,在生产上要特别注意这些猪群的产后护理,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