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养猪优势、存在问题及前景分析
2022-11-22王振红程宏达周国齐
王振红,程宏达,周国齐
(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0290)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给中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也让行业内的养猪人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楼房养猪、铁桶式养猪、猪场综合体、气楼模式养猪、立体式养猪、猪只酒店等各种形式的楼房养猪成为业界热点话题和新宠。楼房养猪在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升养殖规模方面有比较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当前楼房养猪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楼房养猪存在楼层间防渗漏的问题
1.2 楼房养猪消防难度大的问题
楼房养猪在消防设计方面,采用工业民用建筑消防标准,一次性投入设施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国家在楼房养猪方面也尚未出台相应标准和规定,没有绝对的强制要求必须配备,所以也导致不少猪场在消防设施配备方面没有配备或者配备不齐全,导致在发生火灾时造成严重的损失。
楼房养猪的消防难度相对比较大,猪场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可以利用中央冲洗设备辅助消防,做好如下养猪场消防管理:
(1)猪场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严格落实执行;
(2)猪场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每名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3)猪场应对每位员工普及火灾危险性和相应的防火措施相关知识;
(4)猪场应对每位员工针对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
(5)猪场应利用物联网和智能警报系统,提升消防防控能力。
1.3 楼房养猪猪只转群成本高的问题
楼房养猪在猪只转群运行方面,成本相对较高。楼层数量方面,一般建议楼层控制在6层以内(24 m),正常的猪只最好采用坡道转运,坡度不超过10%为最好,电梯转运不正常猪只或淘汰猪只的运转,病死猪做到单头真空封闭使用滑梯到1楼,利用自动闭合病死猪收集器收集死猪,可以有效防止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二次传播。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A组显效20眼、有效31眼、无效33眼、有效率60.7%(51/84),B组显效36眼、有效41眼、无效11眼、有效率87.5%(77/88),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97,P<0.05)。
配怀分娩猪在设计上最好是平层转运,因为重胎种母猪如果采用垂直转运方式,非常容易造成应激流产。气楼模式配怀舍和分娩舍设计在同一楼层,一边是配怀舍(舍长较长),一边是分娩舍(舍长较短),两边输送新鲜空气,中间为气楼集污井。怀孕母猪要进入分娩舍,要先洗个热水澡,风干后再进入分娩舍;分娩舍母猪断奶后回到配怀舍前,也应先洗个热水澡,风干后回到配怀舍。此种方式转猪距离短、造成应激小、成本较低,被行业多家养猪企业采用。
保育育肥场做好一体化设计,最好采用平层转运方式,也就是按周批次设计配套,育肥舍每层都有保育舍,保育结束后直接同一平层赶猪通道转进育肥舍,可以节省垂直转运成本。
相比较单层猪舍来说,楼房猪场虽然在占地面积上有所节省,但是在楼房建设上的投入会有所上升,里面包括楼房结构、电梯运输、防疫通道、坡道等都会增加建设方面的成本,这就需要从设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从长远来看,能够有效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1.4 楼房养猪基建成本高的问题
楼房养猪与平层养猪两者对比,从投入成本来讲楼房养猪比平层养猪高50%。高投入,就意味着回收周期更长,即便是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各楼房养猪项目仍然以能繁母猪的饲养为主,因为生产仔猪效益比较高,能够快速回本。据业内测算,保持养猪高利润空间时,养殖育肥猪的楼房养猪项目也至少需要3~4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本金,如果遇到猪价低迷期,收回本金的周期会翻倍增长。因此,企业在布局相关项目时,要密切注意市场行情变化,强化研判,及时规避风险。
1.5 楼房养猪存在结构安全的问题
2019—2021年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养猪业出现丰厚的利润回报,许多不是业内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楼房养猪的队伍当中来,并日夜不停地追赶楼房建造进度,但没有相应专业的监理团队监管,只为了快速追赶猪周期,尽快建好楼房猪场,“早建好、早投产、早收益”是多数大型养猪企业追示的目标,但这样会使楼房出现一些结构安全问题。
在南方梅雨季节建造的楼房猪舍,结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降雨对于楼房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混凝土骨料含水量的影响。很多的施工单位通常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工作的,并且进行混凝土搅拌的骨料也堆放在搅拌场所的附近,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专门存放骨料的仓库,一旦降雨就会使骨料中的含水量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使用原有的配比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影响,继续进行施工的话,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2)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在降雨的时候,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使得雨水流入混凝土中,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浆随着雨水的冲刷进而流失,很可能会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出现孔洞和麻面的情况。对于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来说,如果降雨的时候不进行排水工作,就会导致低洼地区积水,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露钢筋的情况。在雨天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还可能会因为雨水对工人的视线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的浇筑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的影响。如果降雨出现在模板已经安置完成但是没有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模板内的雨水是很容易排出的,但是施工缝处的雨水并不能很快的排出,并且极易出现积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施工缝大多凹凸不平,对有积水的施工缝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是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的,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非常危险。
楼房猪场“豆腐渣”工程可能对行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有一天楼房式养猪出现一两例“豆腐渣”工程,出现倒塌死人现象,国家及政府肯定出面来全面停止、整理、整顿、整改以及禁止楼房养猪,这样的决定对于养猪行业来讲也将又是一次大的打击。
1.6 楼房养猪存在防疫难的风险
楼房养猪是在传统模式叠加增量的养猪,高产量必定需要高密度,密度过大,最重要的就是对猪只的防疫管控问题,如果疾病防控出现问题,就是做对了99%,那怕有1%没有做好,那也将会造成毁灭性打击,损失将会非常惨重。楼房猪场防疫风险主要表现在:楼层之间渗漏问题,空气交叉污染问题,人员带来交叉传染问题,物料带入的防疫压力(含快递件、菜市场购入的食品及调料等),排泄物交叉污染问题(粪便运输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前的转运污染,社会收猪车辆、运料车辆片区性交叉污染,细小病原体传染媒介对整场的污染(如苍蝇、蚊子、蟑螂、老鼠、鸟类等)。楼房猪场每层都要准备好独立消毒设施,要做好猪场整体的安全防疫规划,坡道做好分级,猪舍布局的合理分配,做好坡道缓冲,生物安全采取相应由低到高的防控措施。
1.7 楼房养猪存在土地属性更改风险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目前是允许楼房养猪的。如果再发展几年,养猪业供需矛盾缓解,养猪利润没那么大红利、各级政府出栏考核压力也小了,这些原用于养猪的楼房装修一下、土地性质变更一下,转成其他用途也很有可能,此类案例以前已经在国内其他省份早就出现过。对于擅自变更土地用途的问题,政府也将会强化对楼房养猪项目动态管理,明确强调土地属性和楼房养猪“只能用于养猪”,当养猪业恢复平衡或过剩时,原来的基本农田被转换为一般基本农田,暂时用于养猪楼房的土地,会不会随着猪肉供需矛盾的缓解而改回原来的土地性质呢?这个问题也值得深思。
1.8 楼房养猪存在政策变动风险可能
在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中国养猪业深受重创,许多地方甚至出现没有猪肉可买的现象,为了稳住“菜篮子”,国家频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生猪养殖、增强猪肉供应能力,允许“高楼养猪”亦是其中之一。国家及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以前曾被明令禁止的条例,现在为了尽快恢复养猪业供需问题,许多政策都开启了绿灯,一切为养猪业提供有利资源,但几年之后,养猪业恢复平衡或过剩时,政策会不会改变呢?这种可能值得考虑。
2 楼房养猪比较有利的优点
2.1 楼房养猪节约土地
楼房猪场是将平层猪舍变成立体叠加的模式,向天上发展空间,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资源,特别是在山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的区域更显得优势明显。
比如建设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总体占地面积需要2 hm2(30亩 ), 建 筑 面 积 需 要12 500多m2,采用楼房建设则仅需要1.07 hm2(16亩),建筑面积8 500 m2,加上猪舍间的隔离空间,最少可以节约10 000多 m2以上,节约比例高达50%以上,楼房养猪最大的优势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猪只集中管理起来也更加环保。尤其是在我国土地紧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的国情下,楼房养猪更契合国家政策。
2.2 楼房养猪比较节约管理成本
楼房养猪更适合采用智能化饲喂设备,方便管理,一名工人可以饲喂5 000头猪,节省人力投入的同时,更提高养殖效率,间接提升了经济效益。投入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猪场做到自动供水、自动供料、自动温控、自动光照、自动排污等,自动化程度高,再加上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自动提取一切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出日报表、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及人工成本。
2.3 楼房养猪比较有利于环保
平层养猪不但猪舍占地面积大,粪污处理区占地面积也广,臭气分散面也广,给周边村民生活也带来极大的影响,而楼房养猪占地面积小,2层以上粪污可以利用楼房高差,无动力自动进行固液分离,使尿液通过密闭管道直接虹吸流到污水处理区,粪便则利用楼房高差和粪便自身重力自动压干发酵成有机肥半成品;猪舍排出的臭气可以集中进行除臭、消杀处理,最后达标排向大气中,对周边村民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2.4 楼房养猪比较容易实现无人猪场
楼房养猪更适合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更容易实现猪只从无人饲喂、无人转运(如RGV和AGV),智能监控人员、车辆、物资、饲料、猪只等实时状态,实现全流程无人接触,降低病原体流入猪场的概率,再利用智能识别和分选设备,完全实施无人猪场,在节省人力投入的同时,有效提高养殖效率。
2.5 楼房养猪比较有利于模块化推广
楼房猪场现阶段建设,多采用砖混结构,从前期的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暖通等设计方面看来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和设计成本。在完成设计后,还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去修建,一切都要在现场实现。人工成本、工人人身安全、物资安全、环保压力、工期、建造质量管控等多重因素,都是影响猪场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的原因。
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国外高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已经实现很多年了,有模块化学校、模块化酒店、模块化方仓医院等。楼房猪场建造也可以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将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在工厂加工好各类建筑构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吊装连接,形成模块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可以实现90%以上的部品化率,工厂化水平高。模块化建筑模块的拼装,更加简单方便,吊装次数少,用时更短,可以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更加经济。模块之间拼装可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拼装步骤简单,且质量更有保证,使整个建筑更加安全可靠。模块化建筑是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升级,是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模块化猪场建设在节约设计成本、建造成本,提高建造速度,降低现场安装成本,绿色环保和资产保值方面,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3 楼房养猪在猪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楼房养猪在今后的猪业发展过程中,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发展楼房养猪,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不是以“赶时髦”的思维去参与楼房养猪,因为楼房养猪对楼房的生产工艺安全、楼房的结构安全、整场防疫安全,设备运行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并不是像平层养猪建设那样简单。楼房养猪对总体防疫设计要求极高,一旦有一丝漏洞,对于猪场生产经营来说,都将带来巨大损失,所以选择楼房养猪需要冷静思考后再慎重决定。企业在决策楼房养猪前,不但要取得合法的土地手续、环保手续,还具备相应的开工建设手续,应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批准,实施过程中必须派驻第三方监理,确保楼房养猪建设质量。最重要的是对污水、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猪舍排出的臭气,都要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达标处理。在规范行业标准方面,制定楼房养猪相关建设规范和建筑标准是未来引导楼房养猪的首要任务,推进楼房猪场落定的合法性、规范性与持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智慧养殖方面,高配置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智慧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智能管控猪舍的恒温环境,从温度、湿度、通风、换气、除尘、除臭等各方面,满足猪只生产的环境需求,提高动物福利,精确地收集楼房猪场的实时生产状态的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对潜在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解决楼房养猪过程中的相关痛点,给未来养猪行业在智慧养猪、高效养猪、无人养猪的发展道路上,提供更加完善的专业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