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研究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分析

2022-11-22陈树文

关键词:立场现代化中心

陈树文,王 敏,2

(1.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显然,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品格。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探索中得出的经验总结。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2]。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这几份重要的文件都凸显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文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价值诉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和作用,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特质的重要展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命题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现有研究多是围绕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特征、历史渊源、内在逻辑、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展开,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主要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诉求,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落实路径,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历史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则,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得出来的历史遵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这个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总结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归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角上,充分认识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能力,打破了唯心主义史观中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理论束缚,认为人民不但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在历史中的地位,推进了人类历史观的深层次革命。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人民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认识到被“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4]的人民生活的现实世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探讨的对象是进行现实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在《神圣家族》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5]。表明了人既具有个体性,又兼具鲜明的社会属性,而人民是进行社会创造和社会治理的第一主体。社会中的每一个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概念的实体形态。作为社会的人,人民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在社会集群中,人担负着社会治理的责任,即从事实际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全部社会历史是由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只有在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才能成为具体的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民观充分探讨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现了对人民主体性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将人作为现实规定中的社会存在物强调了人的现实性、能动性、自觉性与实践性,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思想的逻辑出发点。恩格斯从人的现实性角度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了“现实的人”的范畴,使人的本质进一步包含了丰富的、客观现实的规定性。恩格斯曾在给格雷培的致信中指出了青年德意志派所主张的国家的观念,国家应“建筑在每个人的天赋人权之上……首先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也就是实行立宪制度”[6]。在这里,恩格斯关注到了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问题,同时,在恩格斯看来,人民“有明确的道德感,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自由,激发他的勇气并唤起他对祖国的热爱”[7]。同时,恩格斯批判抽象的旧哲学“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8],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并具有国家归属感与社会道德感,而这种源自社会集群基础的归属感,是生成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内在动力的本源。

(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思想的理论观点被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毫不犹豫地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的革命需要相结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我国以后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定地践行这一宗旨。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9]1004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好坏的标准,为此,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9]1004。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专门讲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的七大上被正式确立,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家治理开始走上现代化轨道,我国以构建国家根本制度为目标,建立保障各项社会秩序的制度体系,着力为发展生产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一时期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了新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重要内容就是整治那些脱离群众、贪污腐化的领导干部,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关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此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正式确立下来。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地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0]。在党的八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正确地把握了当时的中国国情,从人民的切实利益与发展需要出发考虑一切问题,这一判断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科学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和意义,并在革命和建设考验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克服人亡政息的执政新路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并把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持续向前推进。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党的路线和具体工作发生了偏差,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党的人民立场没有改变,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没有改变,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为后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革开放的评判标准

改革开放初,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变领导终身制,这场改革推进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开创和形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通过思想层面的解放,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彻底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理论枷锁,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国情进一步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把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本质结合起来,并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理顺党群关系,抓住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关键,对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1978年9月,针对当时政治思想界的激烈讨论,邓小平同志提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1]。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邓小平同志在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法,即“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这个判断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人民对物质文化迫切需要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13]212。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判断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372。在当时,面临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面临中国往“左”还是往右走的争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打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教条主义的束缚,理清了党的根本宗旨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解放教条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落脚点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最终价值目标,改革就是让人民群众获得切实利益,这反映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更加走向成熟。

(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国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党和国家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坚持中创新,最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把党的先进性要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党的建设原则和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时代内涵。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需要,“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要求。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着人民的发展需要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2。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发展。江泽民同志还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5]。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4]279。“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关注人民物质利益需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坚持和发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巩固了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对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坚持和发展。

(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标志着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核心目标。这一时期从世界形势看,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而我国也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提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从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具体环节上,具体回答了发展手段上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目标上发展为了谁、发展力量上发展依靠谁等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提升了党对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发展方向性认知。

“以人为本”观点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巨大力量,把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出发点,是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升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16]。“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认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依靠力量,切实把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核心要义。以人为本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内在统一的。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17]。“以人为本”反映了我们党在思想上的新解放、理论上的新发展以及实践上的新创造,深化了党对人民主体性地位的认知。总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内涵,使这一思想体现了时代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和持久的人民本色。

(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社会发展理念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新目标,我国在国家治理上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理论,回答了时代之问,认为人民群众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的发展因此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在政治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做保障;在经济上,着力推行社会公正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发展目标,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文化上,坚定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指引;在社会上,不断提高和改善与人民相关的各种惠民措施,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生态上,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立场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价值立场,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阈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则和思路。习近平同志通过多次讲话,形成了较完整的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阐释,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提供了理论依据。早在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8]4。2015年10月,习近平同志讲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习近平同志在这次讲话中,第一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的需要及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2016年7月,在建党95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讲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又讲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这个讲话为全党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提升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

可以认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开启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形成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的评判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观点,在江泽民同志“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中得到升华,在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更为具体化,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全面形成。据此,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发展过程,完成了这一历史逻辑的精彩解析。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时代诉求

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思想更具时代性、导向更具目标性、需求更具多样性、落实更具艰巨性。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需要把握和认识新的时代特征,从而理清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落实面临的问题,并透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更好地把握趋势和规律。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思想更具时代性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在先后实现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后,又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已不仅仅是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人民的信仰和精神追求、生活环境改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需要不断突出,对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法治等需求愈发强烈,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等精神追求和政治诉求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实际出发,审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引发的时代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要随之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我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出现明显的社会利益和价值利益的分化,对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征和阶段要求,为解决社会实际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时代特征,提出了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回答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系列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经济领域发展中,围绕着怎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结构化改革,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在我国政治领域,紧紧围绕“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旨在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在我国文化领域,围绕着“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的关系进行相关改革,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我国社会领域,紧紧围绕“管治与共治”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我国生态领域,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化改革,推动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当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是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展开,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方向和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思想的时代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导向更具目标性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到我国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大的使命问题亟待解决,即发展的导向问题。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成功解决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样就确立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立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主动回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目标。这个根本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础上的。

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导向更具目标性。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总量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满足人民需求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供给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自信越来越坚定。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共治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稳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安全形成全方位布局。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改革开放初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向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层次从满足基本温饱到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层次有了大幅度提升,从原来对物质文化的增量需求转为对更多选择、更高质量的增质需求。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范围和广度都不断延伸,从满足生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扩展到对我国政治民主、法治公平、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保障健全等各方面的需要。从人民需要的变化发展特性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发展的各方面平衡性诉求更加突出。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需求更具多样性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人民对发展所需物质文化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并不能说明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消失了。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这种需要的层次和方面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时代性更加鲜明,需要层次和质量更高。“中国社会的气质已经由过去重视‘权力’转向重视‘权利’,这是伴随社会进步而来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目标和价值实现,这对于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每个层面的内部又出现了不同的改变,共同交织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成的各个阶段任务和不同目标。

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反映了个性化的需要,使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在消费方面,我国人民的消费方式从模仿型跟风式消费转向多层次消费,当前,我国高中低消费方式叠加,教育、医疗、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民主法治方面,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断巩固,人民对民主需求不断增长,人民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和治国理政的各种新举措,人民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对司法公正公平问题高度关注;在文化方面,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文化权益保障、文化安全、先进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凸显,对文化产品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在民生保障方面,人民对民生保障的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深刻变化,希望政府切实解决存在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操心事和揪心事,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安全方面,人民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家主权、国民等各领域的安全维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全社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意愿不断提高;在生态环境方面,人民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强,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人民热切期盼加快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实践更具艰巨性

国情决定了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种是“发展起来后”的矛盾,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仍然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基础上产生的,在我国具体表现为从实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快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成长矛盾。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过程中,我国出现的不同利益关系失衡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所造成的,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制约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的特殊性不但揭示了制约我国当前发展的短板和症结,也指明了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问题,使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和敏感,任务更加艰巨和艰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会面临社会结构、阶层和价值理念的重构以及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也必然会带来种种纷繁复杂和激烈尖锐的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2]。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表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社会实际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之间产生的矛盾,这种有效供给不足体现在量和质上的不足,在当前,我国的供给不足主要是我国供给结构的失衡导致的,我国社会经济长期粗放型的高速发展造成了我国整体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这导致了我国供给结构的失衡。当前供给结构的失衡,又导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实现更具艰巨性。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供需不平衡,我国当前主要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存在,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另一方面,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某些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二是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艰巨;三是依法治国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还不充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启示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在把握时代诉求特征基础上,做到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导向上努力增进人民福祉,评价标准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积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让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真正落实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1]9。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书写历史,这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启示,表明国家治理应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要素,充分突出人民的现实性、能动性、自觉性与实践性,并激活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人民始终是把握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一道,共同书写了自己辉煌的百年党史。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时代要求不断调整,但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促进形成了适应于时代需要的发展原则。人民的主体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基本立场。就像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8]27。一个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否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是否得到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维护,人民的合理诉求能否得到呼应等,这些都是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关于这一点,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这表明了我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完善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这些制度更好地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更有利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要求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对发展目标的重要启示。人民福祉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需要把人民福祉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增进人民的共同福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应把人民福祉作为导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属性和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植于人民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中落实和检验,在丰富的实践中充分实现人民福祉。回顾党史,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判断,掀起了我国工业发展的热潮,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了凝聚,并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习近平同志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2]。经过40多年的砥砺奋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有了新的要求和提升,我国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凸显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需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

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表明了增进人民福祉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动机和初衷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上的。基于此,从增进人民福祉角度而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首先要对我国国情和实际保持清醒的认识,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依然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到首位。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为增进人民福祉和满足人民民生诉求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其次,在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过程中,要把人民的切身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解决好人民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再次,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指引。保障人民的权益,顺应人民的期待,通过出实招、补短板、兜底线、强弱项等措施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最后,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的多层次和多方面特点,通过发展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在把“蛋糕”做大基础上“分好蛋糕”,逐渐消除分配不公的现象,让人民从“吃得饱”变为“吃得好”。关心人民的呼声,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要求以人民利益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形成于人的认识实践过程中,但是,评价标准又对人的认识实践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23]。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和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与实践观,表明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需要有科学正确的标准来评价,这就是以人民利益为评价标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我国取得的成就成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党的根本宗旨指引下,我们党选择了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凝聚人民群众磅礴的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干事的积极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所向是由人民的利益需求所决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归根结底解决的是“为了谁”的终极问题,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想凸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需将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以人民的期盼和呼声为重,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检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尺。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4]。“价值取向所要回答的是‘为了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5]。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中心为根本立场,需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评价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的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贯穿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中,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引领和评价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让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要求调动和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主体,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可以激发出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无穷力量,也表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实现自我革新和不断优化。

疫情所致,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充满变数,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涌现出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明显,社会各种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当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使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此时尤其要发扬传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的整体思路,凝聚起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进程中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突出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源于人民,把人民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一方面,要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要生动体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坚持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培育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人民不竭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突出党的人民性特质,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团结的伟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要求,就是要充分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进而汇聚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力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利用人民的首创精神去化解社会矛盾,战胜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困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能战胜千难万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26]。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阈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继续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调动人民的首创精神,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立场现代化中心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扬 善
扬善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