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国学”之 体育休闲篇
2022-11-22
问 2月份的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了,顾名思义,冬奥会的项目都是冰上或雪上的运动竞技项目。那么,我国古代有冰上运动吗?
答:我国北方民族冬季生活在寒冷地区,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展了滑雪、滑冰等体育活动。到了宋代,冰雪游戏更为兴盛。据《宋史·礼志》载:皇帝“幸后苑观花,作冰嬉”。时至明代,冰雪活动在北方少数民族中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1625年的正月初二,努尔哈赤在太子河上主持了中国古代第一次冰上运动会。
清朝建立后,将“冰嬉”活动带入了内地,并且将滑冰运动纳入了军事训练。除此之外,这时的冰上运动更多的是侧重于个人的技巧表演。当时较为普及的滑冰项目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速度滑冰,主要竞赛快慢;第二种是杂技滑冰,和现在所称的花样滑冰差不多;第三种是冰上踢球表演。其花样方式之多、技巧水平之高,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问 中国足球总是让人五味杂陈,但听说踢足球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项运动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让人特别好奇的是,古代女子也踢球吗?
答:我国有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叫“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等。它与足球类似,就是用脚踢球。这项运动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肃清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秦代,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进入汉代又兴盛起来,并被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到了唐宋时期,由于蹴鞠的制作艺术和运动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这项运动繁荣发展,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但是从清代开始,蹴鞠运动慢慢开始冷落,后来随着近代西方足球的传入,蹴鞠作为一种社会流行的体育运动就销迹了。
而古代女子参加该项活动是从唐代开始的,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蹴鞠不射门,而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之为“白打”。唐代不仅有女子踢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问 清明节还有大半个月,家里的老人给我打电话,叫我那天一定要去放风筝。我纳闷了,清明放风筝,端午赛龙舟、斗百草,元宵舞狮子等这些习俗究竟蕴含了什么意义呢?
答:我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这些也是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清明节放风筝是为了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至空中后,剪断引线,让风筝远远飘走,据说可以带走晦气、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还有人将自己的苦恼事写在风筝上,让它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端午赛龙舟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由于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完成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赛龙舟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斗百草相对来说就显得小众了。它是指人们在端午这一天到郊外去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标本,然后进行比赛,方式分武斗和文斗两种。武斗的玩法是双方将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打成结,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而文斗则是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草拿来,然后一人报一种草名,另一人接着拿出草并对答草名称,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谁采集的品种多、品种奇,谁就获得优胜。后来,斗百草游戏还演变出妇女尤其喜好的斗花比赛。
至于元宵节民间喜好狮舞助兴,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现在暂时难断是非。而且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各有特色。
问 在古装剧中我们总是会看到高手下围棋的场景,也看到这项运动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甚至有人在对弈的过程中演示兵法。围棋的规则是不是非常复杂?
答:起源于中国的围棋规则其实十分简单,但下法却比其他棋类复杂深奥,这正是围棋的魅力所在。现代围棋中的开局模式固定为“黑先白后”,如果双方的水平不是一个层次,对局时新手是确定拿黑子。所谓“执黑子为敬”指的就是双方在开始对局时(往往是此前没下过棋的双方或者双方对棋局胜负不是太在意的情况下),一方主动拿黑子先行,表示“我棋力比较低,应该拿黑棋”。
许多学者都认为围棋与《周易》是有紧密关联的。 古人认为自然界是“天圆地方,天动地静”,而围棋的棋盘为方形,象征大地是方的,是静止的;棋子为圆形,象征苍天是圆的,是运动的;棋子下在棋盘上,就象征着天圆地方。而下棋时规定落子之后不能反悔,则是有着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含义。在《棋经》中有围棋“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的记载。这就是说,棋盘上共有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正好符合一年的天数。接下来,再以天元为基点可把棋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寓意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从棋的形状上讲,有“双飞燕”“猴子脸”“金鸡独立”“龟不出头”等,在定式之中有“大雪崩型”和“小雪崩型”,在布局种类中有“宇宙流”等,这些无一不与自然相关联。小小的围棋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