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曲《剪窗花》的音乐特色及演奏特点

2022-11-22原庄圻

黄河之声 2022年2期
关键词:滑音窗花二胡

原庄圻

《剪窗花》二胡曲是将唐山皮影戏音乐素材的应用作为基础,在创作中系统柔和了冀东民歌元素,展现二胡乐器演奏特点的曲目,并且在二胡曲的创作中还通过不同演奏技巧的应用,将唐山一带特色的风土人情充分的展现出来。《剪窗花》二胡曲音乐旋律的设计融入了冀东小调民歌的音调,在旋律形式方面能体现出唐山方言化的特色,整体上能表现出委婉流畅的特点,并且通过对冀东民歌“中起高抛低落”旋律特色的借鉴对旋律进行优化,使曲目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和乡土特色展示力更强,音乐呈现出浓郁的戏剧性特色。

一、二胡独奏曲《剪窗花》创作背景

二胡独奏曲《剪窗花》是王曙亮先生所创作的,其将唐山皮影戏素材作为核心部分,在交融冀东民歌音调基础上进行创作,整个曲子能表现出浓郁的乡村情结和乡村风土人情。在《剪窗花》的音乐旋律手,对冀东民间音乐小调中的音调进行借鉴和使用,滑音技巧方面则通过对民歌演唱中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模拟,采用委婉华丽的大拖腔进行装饰,将唐山皮影戏的音乐魅力和独特的戏曲韵味充分的散发出来。同时,王曙亮在二胡曲《剪窗花》中模仿主奏乐器铜筒四胡的演奏技巧,采用刚柔并济的方式进行演奏,使《剪窗花》的艺术表现力和喜剧效果明显的提升。在音乐创作层面上,《剪窗花》吸收和借鉴了唐山皮影戏的素材以及冀东民歌音调,创作的民间气息较为浓郁,为《剪窗花》在音乐领域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对现代二胡音乐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将《剪窗花》音乐特色和演奏技巧等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深层次的解析形成对《剪窗花》音乐创作的深刻认识,为现代二胡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二胡独奏曲《剪窗花》的音乐特色

对二胡曲《剪窗花》的音乐特色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王曙亮在创作中融入多种民间音乐元素,并且音乐元素的系统搭配组合表现出“平中见奇”的特点。

(一)旋律形式体现出唱腔化和方言化的交融

在《剪窗花》二胡曲中,吸收和借鉴了冀东昌黎民歌《剪窗花》进行创作,整个曲目以传统五声调式为主,核心旋律动机能表现出徵音到宫音的下五度进行特色,而乐曲核心音调的形成与唐山方言声调联系紧密。在唐山方言中,大部分声调调值方面,去声与普通话调值相同,都为“51”,作曲家将唐山方言声调调值元素融入到二胡曲的创作中,在作品中形成了下五度进行的旋律走向,使二胡曲《剪窗花》旋律体现出方言化的特色。同时,《剪窗花》二胡曲的创作也融入了唐山皮影戏方面的戏曲元素,形成了刚柔并济的音乐特色,既能够表现出姑娘们的细腻也能展现出北方人内心的豪放风,音乐旋律中唱腔化的艺术表现力较为鲜明。其一,旋律线条表现方面“中起高抛低落”的特点,“中起高抛低落”是激动民歌较为重要的旋律特点,而这一特点在在《剪窗花》二胡曲快板部分也有所应用,在快板部分的旋律中,第一小节使用中音“sol”形成了低起的艺术效果,旋律进行到十一小节后使用高音“sol”形成了高抛的效果,最后部分有采用中音“do”表现旋律从高音下行到重音的特色。其二,旋律发展方面能体现出“句句双与递进”的艺术特色。对《剪窗花》二胡曲的谱例进行分析,能看出在旋律进行中,王曙亮频繁的使用了聚聚双结构的旋律表现形式,并且音符递进进行的特色较为鲜明。在快板部分的旋律中,就在1-4 小节使用了句句双的结构形式,并且旋律内部使用递进音型进行表现,让观众能产生良好的听月效果和体验。而在曲式结构层面,《剪窗花》二胡曲的结构与西方创作技法中曲目的结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曲目可以分为快板、慢板以及快板三个主要的部分,但是从调性层面进行三九,三个主要部分并没有出现转调方面的变化,并且所使用的音乐材料也主要能体现出延展性的关系[1]。

(二)音乐结构表现出形散神聚和首尾呼应的特色

在《剪窗花》二胡曲中,节奏部分采用了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多变的节奏和首尾呼应的结构凸显了音乐结构的特色。王曙亮所创作的《剪窗花》虽然在不同的乐段设定了固定的拍号,但是演奏环节的限制性却相对较少,能让听众感受到自由、随性的音乐艺术效果,固定的拍号实际上没有形成对节奏旋律的束缚作用。在《剪窗花》中,在夸小节连线部分,王曙亮频繁使用连串切分音表现音乐效果,并且乐句结构也具有独特性,通过长长短短、错落就结构形式的应用,使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连续性明显的增强,并且在固定的节奏下音乐旋律的艺术形式也粗线了相应的变化。从作品的慢板部分看,主要采用弱起的节奏形式、附点节奏形式,还使用了切分节奏,使音乐旋律的戏曲特色较为鲜明。特别是在一些乐段中,2/4 拍音乐旋律节奏比较规整,越剧结构也没有按照小节进行划分,使旋律形成了类似散板的效果,在演奏环节却能展现出形散神聚的艺术魅力。而音乐结构方面首尾呼应情况看,音乐及节奏对作品旋律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剪窗花》作品中使用了三处带有呼应效果的乐句,形成了一气呵成的旋律表现形式,这三处呼应性乐句主要是因子部分、尾声部分以及慢班之间的衔接部分,通过乐句的首尾呼应,将整首曲子从充满期待的展望转变为高潮结束的艺术效果呈现在听众面前[2]。

三、二胡独奏曲《剪窗花》的演奏特点

二胡曲《剪窗花》的演奏艺术特色较为鲜明,解读《剪窗花》的演奏特点,能对演奏技巧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有助于增强《剪窗花》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一)滑音处理绘声绘色

《剪窗花》演奏环节滑音演奏能体现出音乐与情感交融的艺术特色,对音乐曲目的与艺术表现力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音色视角进行分析,二胡音色本身具有婉转、细腻和优美的特点,而然在《剪窗花》中将二胡音色从皮影戏伴奏中进行剥离,能在音乐演奏环节通过器乐化演奏手法的应用,借鉴铜筒四胡的滑音演奏技巧进行演奏。结合情感表达角度进行研究,滑音的应用基本上是模仿民歌戏曲唱腔,通过滑音可以更好的传递艺术情感,使音乐作品的地方艺术特色更加鲜明,民族韵味也更加凸显。在《剪窗花》演奏中,应注意引子部分作者使用了皮影戏中甩腔的音乐形式,第一小节旋律进行中就使用了从“re 到la”的五度高滑音进行表现,因此演奏者对胡滑音的演奏要注意“高滑实,低滑虚”的演奏要点,对于因子部分的演奏一定要避免拖泥带水,而是要一步到位的进行演奏,主要表现激动人民激动的心情和高亢的精神状态[3]。

《剪窗花》快板部分王曙亮使用了上滑音、下滑音和尾滑音,营造出活泼欢快的艺术氛围。因此演奏者在对《剪窗花》快板部分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彰显滑音短小精湛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要突出演奏的跳动性,手指在胡弦上互动要流畅,手指需要保持放松的状态,让观众能在聆听环节感受到音符的灵活跳动。如在对曲目中四个高音“re”连续下滑部分乐段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就需要分析此乐句所蕴含的唐山皮影戏戏剧特色,因此演奏环节为了表现姑娘剪窗花的俏皮特点,下滑音演奏不应该持续较长时间,而是需要在短小的跳动中凸显姑娘活泼灵动的性格特点,使用演奏实现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表达[4]。

(二)节奏处理变幻万千

王曙亮在《剪窗花》二胡曲旋律进行中创造性了使用了灵活多变的节奏形式,听起来节奏似乎毫无规律,但是冥冥中却能够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热闹的氛围。这主要是由于《剪窗花》的创作受到冀东民歌曲调的影响以及在创作中王曙亮对唐山皮影戏素材的应用,因此演奏环节对于节奏的处理,要坚持自由随性的原则,并且不丧失地方音乐韵味,体现演奏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剪窗花》的旋律中,弱起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都有所应用,乐曲的旋律节奏连续性相对较强,能反映出一定的歌唱性特色。同时,与传统二胡独奏曲的节奏形式存在差异,《剪窗花》的节奏相对较为规整,主要以2/4 拍和4/4 拍为主,并且使用了跨小节连续的节奏运用方式,在演奏环节能使节奏演绎出现多变化的色彩。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剪窗花》第二乐段的演奏中,演奏节奏出现了变化,不是按照小节划分乐句,而是将气息与旋律节奏融合,通过节奏型的自由变换凸显唱腔的变化。因此在演奏《剪窗花》前,演奏者需要熟悉冀东民歌旋律演唱形式,在演奏环节提高对节奏速度的控制力,提升演奏环节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演奏节奏的表现能体现出变化万千的色彩,能彰显灵活生动的艺术气息,从而让听众产生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5]。

(三)运弓处理刚柔相谐

运弓在二胡演奏环节是基础性的部分,有效的运弓能控制二胡演奏方面音色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在《剪窗花》二胡曲中,旋律具有起着的特点,并且节奏多变形特色较为鲜明,在演奏环节曲目情感的表达和运弓的有效处理存在直接的关系。演奏者在对《剪窗花》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不仅要高效化的对滑音技巧进行控制,并且通过运弓的处理和控制,能够将千变万化的节奏形式展现出来。演奏者右手运弓过程中要尽量使琴弦、琴筒以及弓毛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形成音与音有序衔接的特色,在运动演奏环节,要重视对力度的控制,在保持握弓饱满度的基础上,要尽量体现出刚柔和谐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对《剪窗花》乐曲因子部分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保持运弓饱满、有力,对于因子部分结束音“do”的演奏可以使用颤弓的技巧,并且可以通过运动表现音符力度方面从强到弱的变化,在表现音符力度强的情况下运弓要饱满,在表现音符力度减弱的情况下,手指控制要相对放松,但是要在演奏中体现统一、和谐的音符频率,通过手腕、手臂等的控制形成抖动的演奏频率。在演奏环节通过扎实的运弓和刚柔和谐演奏的体现,不仅能将《剪窗花》独特的精神韵味反应出来,也能让听众在欣赏乐曲过程中感受乐曲所反映出的北方人的豪爽和坚韧[6]。

(四)伴奏处理虚实相生

二胡演奏中意境塑造方面虚实相生艺术效果的凸显是演奏的主要目标主义,通过对伴奏的处理能凸显虚实相生的演奏特色,也能营造出特殊的已经,实现对演奏秦刚的有效传达。对于《剪窗花》演奏而言,扬琴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扬琴的伴奏能从旋律、和声等方面形成对二胡演奏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演奏环节伴奏的处理要注意扬琴伴奏与二胡演奏的和谐,通过“托、帮、带”的处理在演奏中体现出虚实交融的特色,凸显演奏的艺术价值。具体分析,在《剪窗花》演奏中,扬琴伴奏的处理能形成对二胡演奏的帮助作用,可以有效弥补二胡演奏方面的不足,形成扬长避短和虚实相生的效果。在对快板部分进行演奏时,二胡演奏容易出现速度控制不稳定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扬琴伴奏就需要加强对节奏型的控制力度,形成暗示效果,让二胡演奏回归正轨,随后扬琴演奏力度减弱配合二胡乐曲表现进行伴奏[7]。

结 语

综上所述,二胡曲《剪窗花》是二胡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在创作中《剪窗花》实现了对二胡曲优秀传统的延续,并且还通过民间技法的应用保留了最原始的乡土文化气息,因此曲目能反映出较为鲜明的乡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解析《剪窗花》二胡曲的音乐特色,能看出王曙亮在曲目中融入民歌元素、唐山皮影戏元素以及曲艺原色,用独特的创作技法展现二胡曲的独特魅力,具有“平中见奇”的特点,对于现代二胡曲的艺术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滑音窗花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剪一朵窗花
二胡悠悠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剪窗花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一把二胡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
剪窗花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